第643章麻烦你们媒体记者专业一些

所以,林星也不再矫情了。

正像韦璐给林星打电话说的那般一样,这电影不管是从话题度还是宣传度,甚至是其它方面,要是没有林星,那还真不行。

一开始首映礼林星都没有打算参加,在他看来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配角,这要是参加恐怕会喧宾夺主的。

不过现在不参加不行了。

是,林星要不参加确实不喧宾夺主了,但特么首映礼热度可也就没有了。

所以林星也没有必要矫情啥了,因为《红海行动》这部电影还是局里的任务,一切还是为了电影。

关于《红海行动》的最终预告片今天也是直接发布了出来。

这一次的终支预告片不再是写实的风格,相反是聚焦在群像之上。

比如周战在废墟中背起受伤战友。

冯燕咬着绷带给自己包扎。

叶寒满脸是血的怒吼。

……

总之每一个人物都是亮相了,而且虽然是一秒而逝,但却是让人知道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最后十秒则是黑屏白字:【根据真实事件改编】【12月31日】【见证奇迹】。

……

“说实话我现在越来越期待这部电影了,真的好久没有看到精品的军事大片了。”

“没错,主要这部电影是韦璐执导的,说实话我倒并不在乎林星演不演的,我只想看韦璐爆破的。”

“你们看到韦璐最新采访的吗?她之前拍爆破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只能用三分力,因为爆破全是钱啊,可是这一次她拍摄林星说的是不设限,所以她炸的太爽了。”

……

“没错,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啊,林星确实不差钱啊,那《夏洛特烦恼》百亿票房,那得挣老多钱了。”

“前一段不是还报导林星还买了一栋楼吗?那是真牛逼啊。”

“说实话我是真觉得林星工作室在逐渐的变成资本了,这真的太强了。”

……

本来呢,一些人在讨论着《红海行动》,然后比较有意思的是昨天韦璐聊起拍《红海行动》的时候,也表示拍摄的非常爽。‘

爆破的爽。

很多时候就是如此,任何时候电影的投资制作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韦璐拍摄爆破那成本是蹭蹭的飙。

在《红海行动》之前,韦璐拍摄《爆火街头》其实一直在控制着成本,毕竟差一点就拍不成了,这后边是林星来补齐成本的。

这一次呢,林星属于财大气粗了,基本上就是你说怎么拍就怎么拍。

不用担心成本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韦璐是真的感谢林星了,她拍电影这么多年了,但从来没有拍这么爽过。

“大家到时候可以看看这部电影里的爆破场面,而且不仅仅是爆破,就是关于巷战那个大家也可以看看……”

韦璐的这段采访其实意思就一个。

那就是到时候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了。

要知道很多电影呢说是投资1个亿,但是你能够看得出来那简直就跟洗钱一样。

小场景,甚至都能看了来仿佛都是在棚里拍摄的,然后你说这特么的制作成本一个亿?

那钱花哪了?

肯定全是在演员片酬上边了。

虽然从2016年就开始限制演员的天价片酬,但这十几年过去了,片酬是真的一点都没降,有的说是降了,但其实加到演员担当制片人的份额里了。

为此,韦璐之前就讲过了,我拍片其实不想用大牌的原因就是因为大牌片酬太贵了,这影响制作成本。

“是的,我们这一次演员其实片酬都不贵,甚至全部加起来都没有一千万,林星更不用说了,他客串的根本没要片酬……”

韦璐笑道:“所以我不知道《红海行动》的票房会达到多少,但我相信观众只要看过了绝对不会失望。”

就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红海行动》的讨论热度其实是非常之大的。

热搜之上,关于《红海行动》的话题也有好几个,其中大部分人聊的都还是关于内容。

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最终预告片太专业了。

这最终预告片确实也出现了林星,不过呢,林星也同样是几秒一闪而逝。

除此之外呢,大家真正讨论的都是拍摄的专业,正如好多网友讲的那般,大家觉得拍的是真的好,尤其是爆破场面更是仿佛完全还原了真实战场环境一般。

有一些军事迷们在各大论坛都在分析截至到目前为止各种预告片中的战术细节。

有一说一,大家觉得只通过预告片来说,目前的战术细节还是比较不错的。

次日,《红海行动》在帝都举办了首映礼,而首映礼的地点正是帝都电影博物馆影院的imaxgt巨幕厅。

这一次首映礼依旧是按照林星之前的习惯来办的,也就是说用了一个大的观影厅,然后邀请了近200位网友来看《红海行动》。

毕竟《红海行动》是全程用imax拍摄,而且之前林星在采访的时候也说过了,就是大家如果有条件还是看imax。

因为这个厅一共可容纳403人,基本上除了差不多200位网友之外,剩下的就是媒体记者、亲友团等等了。

总之偌大的一个imaxgt厅今天可以说坐满了人。

不少的人都是过来捧场的,当然,谁还没有亲友团啊不是,叶寒、周战等人在电视剧圈还是挺有名气的。这一次《消失的新娘》剧组属于一起来打call了,不仅仅如此,《士兵突击》剧组也都来了。

要知道《士兵突击》大火之后,基本上很多人都是非常忙碌的,不过这个时候他们自然也都过来了。

今天《红海行动》首映礼可以说众星云集了。

林星并没有让大家搞什么红毯之类的,就是大家依次的签到进场,然后14点钟准时看电影。

其实今天来的还有一些大佬,但是这些大佬都是低调来的,至于局里并没有来人,因为他们已经提前看成片了。

13点30分,观众依次签到进场。

14点,电影准时开始。

14点整,放映准时开始。

403个座位座无虚席。

灯光暗下的瞬间,整个影厅安静得能听见针落的声音。

开场十分钟,第一个爆破场面就震撼了所有人。不同于一般商业片的花哨特效,韦璐设计的爆炸带着令人窒息的真实感。

前排几位军事迷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这种专业级别的战术呈现,他们只在国外大片里见过。

尤其是接下来海军的装备一一现身的时候,军迷们只感觉到刺激。

至于当冯燕饰演的佟莉扛着机枪在巷道中横扫时,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个满脸血污、眼神凌厉的女兵彻底颠覆了传统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刻板形象。

后排几位女观众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不仅仅如此,大家终于明白为什么林星说不适合孩子看了。

因为太血腥了。

断肢残骸的特写镜头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不仅仅平民被迫驾驶汽车炸弹、儿童目睹父亲被杀等等。

甚至情节真实无比,大家仿佛身临其境,蛟龙小队队员的断指、断臂、甚至嘴都炸开了等等。

这些让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感觉到有些反胃了。

林星的客串戏份出现在影片三分之二处。他饰演的外交官站在燃烧的汽车前,面对武装分子的枪口,只是平静地整了整领带。

这个没有一句台词的镜头,却让整个影厅鸦雀无声。

……

16点20分,字幕升起。长达三分钟的掌声响彻影厅,不少观众的眼眶还是红的。

随后,现场则是掌声雷动。

好多人真的感觉到无比的震撼,这电影大家看完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首映礼后的媒体群访环节,记者们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最尖锐的问题来自《电影周刊》:“林老师,您之前说40亿是小目标,现在看完成片,您还坚持这个预测吗?”

林星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主创都紧张地盯着他。他微微一笑:“我改主意了。”

说到这里,林星停顿了一下,然后就在其它人觉得林星怂了的时候,林星却笑道:“我觉得50亿更合适。”

好家伙,现场无数的人都是感觉到无比的呆滞。

韦璐在一旁则是摇头苦笑。

林星这是一次比一次敢啊。

“我认为我这并不是膨胀,我觉得好电影就会有市场,《红海行动》这部电影我觉得不仅仅有军事片的硬核,而且特效更是值得大家一看,我们一直在做工业化,之前《死在地球上》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我们特效已经不弱于好莱坞了……”

林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道:“但在爆破方面,我认为好莱坞不如我们。”

“林星,这部电影有些爱国情怀感觉太浓重了,你会不会担心别人说你吃爱国饭?”

紧接着有媒体记者则是突然犀利的问道。

“爱国情怀浓重吗??”

林星这个时候却是摇头说道:“我认为我们这部电影已经很克制了,再说了如果说我们拍摄主旋律的电影就是吃爱国饭,那么米国好莱坞大片算不算吃爱国饭?”

“我希望你们不要双标,下一次米国或者其它国家也拍摄主旋律电影你们也去问问他们这句话,你看他们会不会觉得你们是傻子?”

林星直接怼了过去:“麻烦你们媒体记者专业一些行不行?”

媒体记者则是显然不服:“难道这么真实的拍一部电影不是为了吃爱国饭吗??”

一旁的韦璐则是直接说道:“我们拍爆破戏时,阿星坚持用实景搭建的贫民窟,光这一项就多花3000万。他说观众的眼睛不揉沙子,怎么电影难道不真实拍摄还要在棚里拍这种大场面不成??”

“你是哪家媒体??”

林星有些好笑:“你这个不专业程度我真心建议你下次去问一下米国,问问他们为什么老是拍主旋律?在我看来我们国家的主旋律电影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而且好多主旋律电影只是披着主旋律的外衣坑观众……”

好家伙。

现场的好多人也都有些错愕。

林星这是不仅仅怼记者,这是又要怼业内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