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全球震惊来袭

《震惊:未来科技集团研发出超级锂电池,传统能源将被淘汰!》

《未来科技集团黑科技展会,全球能源洗牌》

《超级能源来袭,全球原油期货应声暴跌5!》

《1500wh/kg!第四次能源革命真正到来!》

《电动机续航三四千公里,恐怖金属锂电池》

……

多家国际媒体对未来科技集团的金属锂电池进行了隆重报道。

传统原油期货应声暴跌5,锂矿板块逆势狂飙。

真的恐慌了!

换作是马丁,他也会恐慌。

只要确认未来科技集团的金属锂电池研发成功,不管是否真正量产成功,若他持有原油期货,先卖掉保本再说。

只要有一部分人恐慌了,其他人就会跟。

大势,是拦不住的。

想要阻止的代价,那太大了。

那些拿到第一手信息的多头会立即转空头,也想捞一把。

当然,也有一些多头坚持,觉得未来科技集团只是概念产品,对传统能源没什么本质性影响。

最不愿意看到的,比如中东的石油大亨。

其实,就算未来科技集团研发出金属锂电池,并不是石油就被淘汰了。

石油的用处非常大,除去占比70的能源燃料之外,还有塑料与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医药和农药、润滑油与沥青等都依赖石油,石油就是原材料。

它仍然是化工行业的核心材料!

只不过,汽油占比45,柴油20,如果金属锂电池普及的话,汽油依赖性大大降低。

砂特阿美市值蒸发上百亿美元,白宫紧急召集能源安全会议……

他们不得不相信,桦国郭嘉队同样在做空原油期货,在前段时间,大量抛售。

说明,他们已经得到了真实消息。

一周前,国际媒体还报道桦国减持原油期货的原因,还以为是哪里发现超级大油田了呢。

有些人已经意识到,能源世纪的权力更迭就在此刻拉开了帷幕。

马丁翻了下,发现相关未来科技集团技术展会的报道非常多,智能机器人、机器狗、飞行汽车……

其中飞行汽车和金属锂电池相关报道最多。

马丁看完国际新闻直播,内心的震撼久久未能平息。

想不到,未来科技集团的金属锂电池对传统能源影响这么大。

幸好,跟他没什么关系。

接下来,他打算去看一下报道中的飞行汽车。

一行人快步穿过拥挤的展馆通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躁动——好像所有人的脚步都不约而同地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

当他们终于来到飞行汽车的展区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是一个占据上千平方米的巨型展台,通体采用未来感十足的银灰色调。

在精心设计的灯光矩阵照射下,三台造型前卫的汽车呈三角形排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台已经启动的样车——它静静地悬浮在离地约半米的空中,就像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托举着。

马丁敏锐地注意到,与传统燃油车震耳欲聋的轰鸣不同,这台飞行汽车仅发出轻微的嗡嗡声,跟电动车启动比较响。

真正产生噪音的,是从车身上的蜂窝状气孔中喷出的高速气流,这些气流在展台周围形成了一圈肉眼可见的透明波纹。

展台四周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但被保安人员挡在外围。

踮着脚尖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惊叹声,有人举着手机疯狂拍摄,还有人激动地和同伴争论着技术原理。

马丁和团队费力地挤到前排,终于看清了全貌:

驾驶舱内,身着未来科技集团工作报的演示员坐在里面。

静静地,什么都没操作。

为了现场安全,正常是不能行驶的。

“飞行汽车真的实现了?”

马丁盯着中间那辆汽车,低声喃喃。

这时,他才注意到展位有两个大屏幕,屏幕上播放着飞行汽车的实验视频。

同时,在一个海报上,写着“10月5日,飞行汽车ef1将在鹏城湾海区进行飞行演示。”

看来,情况属实了。

马丁压抑下心中的震惊,认真观看眼前的飞行汽车。

它没有外螺旋桨,这完全颠覆了马丁对飞行器设计的认知。

他的视线转向一旁的海报,上面详细罗列着“ef1型飞行汽车”的技术参数。

车身材质:航空级7075铝合金、无机翼设计

车身结构:无机翼设计,采用平衡系统平衡车身,气动外形优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强关键结构。

车重:1200kg

载客:2-4人,最大起飞重量为1800kg;

车长尺寸(毫米):479020501499

0-100km/h地面加速(秒):25秒

地面最高速度:280km/h

空中最高速度:400km/h

电池容量:450度电(金属锂电池)

地面续航:约4000公里

空中续航:约1000公里

飞行高度:不超过1000米,设定离地面10米

巡航系统:全速自适应巡航+空中智能导航

驾驶系统:lv3自动驾驶、垂直起降(vtol)能力

安全系统:应急降落和平衡系统+自动返航功能+防碰撞系统。

动力系统:4个电动马达、无叶风扇

……

马丁看完介绍,非常震撼。

同时,他的目光如扫描仪般仔细检视着每一个细节,试图在震惊之余找出其中的技术奥秘。

就在这时,演示员演示降落飞行汽车,轻轻按下中控台上的水晶按键。

令人惊叹的是,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工操控——飞行汽车立即响应指令,开始执行自动降落程序。

降落过程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

四个无叶推进器默契配合,调整着各自的输出功率,让重达18吨的车身如同羽毛般轻盈下落。

当轮胎接触地面的瞬间,电机运转声戛然而止,整个过程安静得不可思议。

电子大屏幕也实时播放着驾驶舱内的操作画面。

演示员到桌子上拿起一瓶矿泉水,然后重新坐回驾驶座后,再次启动车辆。

只见他轻触触摸屏界面,飞行汽车立即响应。

车载ai系统自动完成自检……

环境感知系统扫描周围障碍物……

动力系统预热准备就绪……

随着一阵柔和的气流声,飞行汽车开始垂直上升。

操作方式很简单,方向盘保留了传统汽车的设计,只是在两侧新增了升降控制杆。

根据介绍,当车辆转弯时,车身会智能地调整倾斜角度,这种仿生学设计既保证了飞行稳定性,又确保了乘员的舒适性。

安全方面,虽然底部气流会产生较强风压,但只要不站在正下方,就不会有危险。

“太不可思议了!”

“这简直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展台四周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有人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帅哥,这样一辆车要多少钱?”

“对呀,多少钱吗?让我们死心不要幻想就行了。”

“肯定不便宜!”

听到观众提问的工作人员微笑着回答:“目前还处于工程验证阶段,具体售价和上市时间尚未确定。”

但这个回答显然无法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此突破性的技术产品,初期必定是顶级富豪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当晚,这场科技盛宴迅速席卷各大媒体:

y视新闻用长达11分钟的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这项突破

财经频道深入分析了未来科技集团的产业链布局

科技频道则聚焦金属锂电池和无叶推进系统的技术细节

社交媒体上,飞行汽车时代来临的话题瞬间引爆网络。

汽车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表评论,有人认为这将彻底改变城市交通格局,也有人担忧空域管理带来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