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接再厉
很快,赵王和越王之间就选择了停战,两人一同约定,先将赵寒干掉。
在经过一番商议后,两人达成了合作,两人的谋士一同筹谋划策,最终选择了火攻。
由于之前损失惨重,赵王便让越王出人出船,自己这边出火油,对赵寒发起了进攻。
越王原本以为,对付两艘货船还不是手到擒来,却没有想到,不仅没能烧死赵寒,自己这边反而是损失惨重。
那些渔船,是他好不容易搜刮而来,组建水师之用,一下去烧了个七七八八,这让越王有着吐血的冲动。
在战斗结束后,赵王便提议继续围剿赵寒,但这一次,越王却是不理会这茬了。
在越王看来,赵寒反正是在赵王的地盘,要头疼也该是赵王去头疼,自己只需坐山观虎斗就是。
赵王如何会不明白越王的想法,气的他直骂娘,扬言越王若是不配合,就放赵寒去越王的地盘。
他确实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甚至通知了手下,若是赵寒离开,不再进行追击。
然而,他怎么都想不到,赵寒居然来到了下游的河湾那里,待着不走了。
这个消息让赵王气的差点脑溢血,而越王却是高兴的直拍手,甚至已经准备好看好戏了。
然而,接下来传来的消息,就让越王笑不出来了。
越王的上游是秦王的地盘,双方近来也是冲突不断。
而据他渗透到秦王地盘的密探来报,说是小云村的船只已经从泗水郡出发,一路上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很快就会进入越王的地界。
得知这个消息后,越王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这些船只自然是来救援赵寒的,一旦让他们和赵寒汇合,在这些援兵的护送下,赵寒便可以成功的回到小云村。
没了赵寒的云寒商会,便相当于没了爪牙的老虎,是以天下大乱以后,一众势力都没有特意去针对小云村,仿佛将其忘了一般,便是这个缘故。
一旦赵寒回到了村里,那情况立刻不同了,到时候,他们这些参与了针对云寒商会的权贵,怕是一个都跑不掉。
所以,越王立刻召集了手下的大臣,商议此事。
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越王和手下一致认为,必须尽快联合赵王和秦王,让秦王派人挡住援兵,而赵王和越王则是尽快的将赵寒杀掉,以免夜长梦多。
原本,对于云寒商会的商船,秦王是没打算阻拦的,在他看来,在这乱世之中,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云寒商会,并不是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谁爱对付谁去对付。
不过,当知道这些人是去支援赵寒时,他的态度离开转变了,当即按照越王之前使用的办法,在岸边准备了大量的火油坛子。
当赵风带领船队经过时,秦王的手下开始倾倒火油。
当时赵风并没有在意,后来发动情况不对,连忙命令船队停下,这才避免了被烧死的命运。待到火势熄灭后,赵风命令船只启航,而这时,岸上的那些人又要故技重施。
赵风又岂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他当即升空了两个热气球,想要飞到岸上去。
然而,热气球出现了这么久,众多势力都已经找到了克制的办法,秦王专门找了一处上风口倾倒火油。
这让热气球根本飞不过去。
无奈之下,赵风只能让船只停了下来。
另一边,赵王和越王又重新开始了合作,双方将手上的船只全都聚拢在一起,还四处征用了大量的船只,都停靠在岸边。
与此同时,他们将部署在两地交界处的军队,全都拉了过来。
而在大军集结的时候,三位王爷都没有闲着,他们向各自交好的权贵写信,告知对方赵寒还活着的消息。
三人告知对方的意图也很简单,在他们看来,当初针对赵寒,可是人人都参与了,而现在,他们在这里不惜耗费实力围剿赵寒,而其他人却连任何的支援都没有,这太不公平。
很快,赵寒还活着的消息,传到了所有权贵的耳中,他们都摈弃了前嫌,开始联合了起来。
这些权贵之所以如此针对赵寒,不只是怕赵寒报复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寒所代表的是那些百姓的利益,和他们这些权贵有着天然的冲突。
赵寒上位以后,所推行的新政,便验证了这一点。
所以,双方是没有办法共存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另一边,王奎那边也知道了赵寒的消息。
这段时间,王奎可谓是春风得意。
他利用定王急迫的心理,令其签署了条件屈辱的条约,反手就将对方卖了,从而引发了天下大乱,开启了乱世的序幕。
对此,西夷皇帝亲自下旨表示了赞许,并勉励王奎再接再厉,等西夷吞并了大周之后,将对他进行重重的封赏。
能得到西夷皇帝的重用,这让王奎激动的无以复加,是以这段时间来,他更卖力的挑拨各方势力的矛盾,引得这些势力大打出手,每天都有战斗在发生,整个国家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与此同时,西夷派出了大军集结在边境,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而这时,赵寒回来的消息传了过来。
人的名,树的影,赵寒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王奎可是深有体会,他当即就要建议西夷方面将大军撤走。
但犹豫了一下,王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来是他筹划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么个机会,若是让大军撤走,他之前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费了。
再者,为了这一次的计划,西夷将能动用的军队,全都动用了,也征集了大量的粮草,准备这灭国之战,自己轻飘飘一句话,就让西夷退兵,怕是西夷皇帝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先将自己给宰了。
就这样考虑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第二天一早,王奎顶着两个黑眼圈,来到了三皇子的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