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遁术
万事开头难,成功了一次之后,想要再次成功就要容易很多了。
又是四天过去了,杨正山在失败了七次的情况下,再次炼制成一炉玉髓丹,这一次他成丹十四枚。
随后,杨正山继续炼制玉髓丹,渐渐的他的成功率稳定在两成左右,炼制十次就能成功两炉,每炉成丹十五枚左右。
这样的成果看起来很不错,但实际上这根本就是亏本的买卖。
要知道杨正山炼制一次玉髓丹就需要耗费两百块灵石,而五次就是一千块灵石,结果只能成丹十五枚,平均一枚玉髓丹就要六十六块灵石。
这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比之灵秀三宗的养气丹销售价还要高。
养气丹的价格是五十块灵石一枚,而且人家这是卖价,其成本价估计也就是二十块灵石左右。
虽然杨正山炼制出来的玉髓丹应该比灵秀三宗的养气丹好一些,但在成本上差距太大了,如果拿出去售卖的话,估计很难竞争过灵秀三宗的养气丹。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正山无法买到大量的养气丹,他要满足自己的修炼就只能炼制玉髓丹。
而且随着炼制的次数越多,他的成丹率也会越来越高,所以目前的亏本还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未来杨正山是要炼制筑基丹的。
筑基丹,那可是仙修筑基必不可少的丹药,没有筑基丹,想要筑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有了筑基丹,筑基成功的概率也不过提升三成而已。
现在杨正山炼制玉髓丹也算是练手,为日后炼制筑基丹提前准备着。
炼制筑基丹所需要药材可就不是常见的药材了,很多杨正山见到没有见过,只是在上古遗阵的药典中了解过。
虽然现在杨正山距离筑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不过杨正山已经开始为此准备起来了。
“筑基丹,必须要炼,并且还要多准备几颗才行!”
“一旦筑基失败可能会损伤到丹田,虽然不会要命,但是需要数年才能恢复,而仙修尝试筑基的次数越多,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基本上三次不成功,就与筑基绝缘了!”
“最好还是能一次成功!”
“除了筑基丹,我还要准备一些其他的灵物,武者可以利用灵物铸就灵基,仙修应该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仙修筑基比武者筑基的难度大很多,武者筑基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将灵物的灵机引入体内,然后利用灵气冲刷磨练全身的血肉骨骼五脏六腑!”
“而仙修筑基需要打碎丹田气海,彻底让丹田气海勾连全身经脉和穴道,另外还需要神魂足够强大才行!”
“神魂的问题不需要担心,我修炼《洞虚炼神经》神魂应该足够强大,相比之下,我缺少的反而是能打碎丹田气海的狂暴灵力,也就是筑基丹!”
杨正山坐在湖畔拿着筑基丹的丹方细细想着。
这是必须要提前准备,越早准备越好,不能临时抱佛脚。
“筑基丹所需的药材!”
他授着胡须嘴角微微翘起,“上古遗阵中应该能找到大部分吧!”
对于一个修仙宗门最重要就是各种资源,而对于修仙者来说,筑基无疑仙途中最重要的一关,成则踏入仙道的大门,不成就只能站在门外。
一个修仙宗门肯定要为弟子准备好筑基丹,自然也会培育炼制筑基丹所需的各种药材那个上古宗门虽然消失了,但是上古宗门遗留下的很多资源还在,并且还经历了万年的野蛮生长。
虽然灵秀三宗十二家每个十年进去搜刮一次,但总归会留下一些,
“距离上古遗阵开启还有不到六年的时间,呵呵,不把这上古遗阵搬空我是誓不罢休的!”杨正山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
上次是没办法,他不出来就只能困在上古遗阵里面。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拥有洞天门户,只要把洞天门户放在上古遗阵之中,那上古遗阵就会变成了他的后花园,他想什麽时候进去就什麽时候进去,想带走什麽就带走什麽。
现在杨正山还无法炼制筑基丹,但杨正山可以熟悉筑基丹的丹方,练习筑基丹炼制的手法和流程。这样也省的到时候他再一点点摸索。
有了玉髓丹之后,杨正山的修炼效率立即提高了很多,体内的法力越发的充盈,就连青华雷珠的蕴养也加快了不少。
这青华雷珠虽然只是一个一次性法术,但它同时也是《青华雷决》后续法术神通的基础,杨正山蕴养青华雷珠不只是为了拥有一张底牌,也是为了修炼《青华雷决》后续法术神通打基础。
灵泉山坪上,晨昏交替不过指尖流沙,三载春秋悄然从潺潺的流水中逝去,恍惚间青华雷珠已经如同实质。
在杨正山的灵识之中,他的肝宫之中正有一颗拇指大小的雷珠正缓缓的转动着,雷珠之上神雷萦绕,携带着生机盎然和毁灭暴烈截然相反的两种气息。
而此时杨正山的身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化木养身法》已经修炼至大成之境,入土为根,以身化木,枯木逢春,白骨再肉。
他身体的每一粒细胞都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他只要站在地面上就感觉一股股浓郁木属性灵气从脚下传来,滋养着他每一寸身体。
甚至他还有很多奇异的感觉,感觉自己仿佛随时可以化成一棵大树在这天地间生长。
灵泉山坪上,杨正山站在灵果树林中,他张开手臂,双目微闭,感受着来自大地的馈赠,感受着周围精纯的木属性灵气,感受着那一股股来自灵果树喜悦且兴奋的情绪。
没错,他能感受到灵果树的情绪,仿佛这些草木变成了一个个嬉闹的孩童,正在围绕着他雀跃的欢呼着。
他甚至感觉自己可以和这些草木融为一体。
他心念一动,然后整个人就化作了一缕青烟钻入了地下,紧接着他的灵识流转,感应着周围的一切。
他没有消失,也没有离开灵源之地,甚至都没有使用灵源之地的本源核心的力量,他只是凭藉着自己的感觉将身体融入了草木之中。
微风轻拂,高大的三黄李的枝叶微微晃动了一下,然后他的身体居然从三黄李粗壮的树干上长了出来。
没错,就是长出来的。
先是脑袋,后脖颈,接着是躯体,四肢。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腿,他的小腿还在树中,但是他能感觉出来,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从树中走出了。
这种感觉很玄妙,就仿佛他可以将树木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化木养身法还有这样的玄妙?”
杨正山的眼眸中露出了探究之色。
入土为根,以身化木,枯木逢春,白骨再肉。
按照化木养身法中的描述,他最多应该只能做到将自身化为草木才对,不应该可以让自身融入草木之中。
可是现在他做到了,而且还是非常自然的做到了,仿佛这是他的本能一样。“应该不只是养身法的原因,这里面还有青木长生经的原因!”
“如果是武者修炼这养身法,大概只能做到以身化木,可我还修炼了青木长生经,所以我才能拥有如此玄妙的手段!”
“这种能力很玄妙,但是也没有想像的那般神奇,这应该是一种遁术!”
“也对,这化木养身法说不定就是从仙修遁术中延伸出来的一种炼体功法!”
就在杨正山胡思乱想的时候,郁青衣来到了近前,看到他双脚融入树干中的样子,不禁露出了惊的神色。
“你这是!”
杨正山回过神来,“哈哈,这似乎是养身法修炼至大成后延伸出来的一种法术!”
郁青衣上前来,一会儿摸摸杨正山的腿,一会儿敲敲三黄李的树干,“奇怪,这是如何做到的?”
“大概是因为法力的特殊性吧!”杨正山也是云里雾里的。
他虽然能施展这样的能力,但是他却不明白自己施展这种能力的原理。
“你的养身法修炼至大成了?”郁青衣问道。
杨正山从树干中走出来,伸手挽住她的细腰,“嗯,已经大成,不过我觉得这养身法应该还有后续的功法。”
其实他们现在拥有的化木养身法已经是完整的了,因为郁青衣在上古遗阵的传功殿中得到的就是化木养身法。
但是这套化木养身法是针对武者的,而不是针对仙修的。
它应该是从一种仙修法门中脱胎出来的,所以杨正山觉得这养身法应该还有后续的功法。
郁青衣并没有想这麽多,说道:“那接下来该轮到我修炼这养身法了!”
“是为夫不好,耽搁夫人修炼了!”杨正山用歉意的眼神的看着郁青衣。
修炼化木养身法需要大量的木属性灵果,而且还是同根同源的木属性灵果。
目前灵源之地只有两种灵果适合修炼此法,也就是木灵果和碧玉灵桃。
木灵果太过普通,对修炼化木养身法的效果并不是很大,反倒是碧玉灵桃非常适合。
可是如今灵源之地的已经结果的碧玉灵桃并不多,只有一百多棵而已。
一百多棵碧玉灵桃无法满足杨正山和郁青衣同时修炼化木养身法,所以郁青衣只能先顾着杨正山修炼,她自己则停止了对化木养身法的修炼。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郁青衣微微摇头,说道。
杨正山微微叹息一声,拥有了功法之后,资源就成了众人修炼最大的限制。
灵源之地也算是资源丰富,各种灵植数不胜数,但是灵源之地毕竟才存在六十年,其底蕴还是太过浅薄。
一些低品阶的灵药灵果还好,灵源之地几乎是想要多少就能培育出多少来。
但是对于很多高品质的灵药灵果来说,就不是灵源之地现在能培育出来的了。
特别是很多灵药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长成,灵源之地再逆天也无法培育这样的灵药。
还有丹药!
玉髓丹对杨正山用处很大,对郁青衣的用处同样很大,可是灵源之地能炼制玉髓丹的人只有杨正山一人。
杨正山可以分给郁青衣几颗服用,但却无法一直供应郁青衣,他不可能放下修炼,天天为别人炼丹。
“是时候培养其他的仙修了!”杨正山轻声说道。
“你是想?”郁青衣看向他。
杨正山说道:“搜寻其他拥有灵窍的天才,培养他们,让他们融入灵源之地!”
“这会不会耽误你的时间?”郁青衣问道。
查看一个人有没有灵窍并不是难事,杨正山只需要用灵识检查对方百会穴上三寸即可。
可问题是查看一个人简单,可是查看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就不容易了。
而要在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中寻找拥有灵窍的人,那更无疑于大海捞针。
“不会,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拥有灵窍,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我亲自出面!”
杨正山道。
“什麽办法?”郁青衣好奇的问道。
“把《青木长生经》的第一卷给别人修炼即可,若是能够入门,就说明这人有灵窍,
若是不能入门,就说明这人没有灵窍!”杨正山笑道。
《青木长生经》是仙修功法,唯有拥有灵窍的人才能修炼,而第一卷只是最基础的入门功法,一个人若是能在三个月内凝聚出法力来,就说明这人拥有灵窍,可以修炼仙道,
反之就是没有灵窍。
这种方法虽然花费的时间会长一些,但不需要杨正山亲自去搜寻,而且还可以大规模使用。
其实这个方法杨正山早就想到了,不过他一直压着没有使用,他原本是想等自己能再次进入上古遗阵之后再推行这个办法,因为他想从上古遗阵得到更多的修仙功法。
上古遗阵的传功殿非常神奇,杨正山估计自己是无法将那座传功殿搬入灵源之地的,
所以他只能用羊毛的方式将传功殿内的功法乾净。
传功殿内应该还有很多仙修功法,可是他怕其他人修炼了青木长生经之后,在传功殿内就只会得到青木长生经,或与青木长生经有关的功法。
因此他一直都在犹豫要不要用这种方式寻找拥有灵窍的人。
不过现在他已经决定了先用这种方式找找看,大安和方里海域有那麽多人口,总能找到一些拥有灵窍的人,第一批修炼青木长身经也无所谓,反正以后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没有必要非要等着上古遗阵开启。
而且越早培养仙修对灵源之地好处越大。
在丹道丶器道丶阵道上,仙修都比武者具有优势,器道和阵道可以不急,但丹道人才越早培养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