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整合京东方
而疆省番茄年产量已经接近200万吨。
如果国际环境不出现大的改变,疆省去年和前年新上的番茄公司至少要倒闭一半。”
“我们呢”
“我们旗下有欧洲的市场撑着,虽然销量下降了,但勉强还能维持微利。”
丰收旗下的屯河农业,自产和签订收购合同的番茄上百万吨。
除了控制生产环节,丰收还积极收购了不少欧洲番茄酱品牌,比如意大利‘甘多福’,法国‘普罗旺斯’等等。
以及国内的‘屯河’番茄酱。
能直接进入当地的超市。
把生产到加工到销售,所有环节的利润都吃下肚。
远比只是生产的利润更厚。
“徐总,疆省方面希望我们能帮助那些番茄农户,帮他们把番茄卖出去。”
“如果我们能找到市场就帮忙,如果找不到就算了。”
徐良可以帮忙,但不打算当圣人。
“好的。”
“张洪建的表现怎么样”
“从这几年的表现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经理人。
应该说方隆对他的培养还是很有成效的,在双汇各个岗位打磨多年,让他对肉制品行业的各个环节有很深的理解。
从05年到现在,双汇在他的带领下,在生鲜肉和肉制品两个行当里,都走到了全国第一。
年宰杀生猪突破3000万头,直营的双汇线下店突破1700家,加盟店突破6000家。
双汇火腿肠,双汇熟食产销量和市场评价都是全国第一。
下一步他打算开拓牛羊肉领域,以及东南亚市场。”
徐良微微颔首,“既然他有能力,就多给他一点支持。除了资金,待遇上也不要吝啬。”
“我们的计划是给予他双汇公司100万股期权奖励。”
徐良:“期权就算了,公司短时间内不会上市,给干股吧。”
农牧业公司不是科技公司。
而且他也不需要股权变现,真没必要上市。
“是。”
“方隆现在做什么”
“还在经营他新创立的肉制品公司,有过去的老关系,一度发展的还不错。但到了一定规模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注入,就慢下来了。
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肉制品行业的竞争很激烈,他不可能再出头了。”
徐良点了点头。
两人又聊了许久后,邱明成才离开。
——
京城,京东方工厂。
2003年,京东方与韩国现代经过多轮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由京东方费3.8亿美元,收购了韩国现代的液晶面板业务。
通过此次收购,京东方成功获得韩国现代高端的tft-lcd技术,以及其全球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包括ib公司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广泛客户群。
拥有了自己技术的京东方在京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条生产线。
京城tft-lcd5代线,总投资110华夏币。
在08年下半年的现在,5代线无疑已经落后了。
京东方在徐良提供的充足的研发资金支持下,tft-lcd技术,已经开发到了8.5代。
现在正向着tft-lcd10.5代线进发。
oled技术方面,有韩国现代方面的基础,京东方虽然跟日韩方面有差距,但有舍得烧钱的徐良。
这一世的进步也比原本历史上更快。
“我们计划今年11月份,就在鹏城投资440亿华夏币,建设一条a/oled5.5代线。
工期三年,产能9万/月。”
黄东升信心满满。
徐良微笑道:“专业的事交给你这样专业的人去做,我这个行外人只负责提供资本。”
闻言,黄东升心里也很高兴。
徐良这种给钱痛快,支持技术研发,又不乱插手企业管理的老板,简直是他这种理工男ceo的福音。
“夏普、三星还在打压京东方”
徐良问道。
“嗯。我们已经亏了近47亿华夏币了。”黄东升叹道。
自从05年建设的青州青州tft-lcd7代线正式投产,解决了华夏液晶电视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促进了国内电视行业的发展。
不甘心失败的日韩厂商,开始成本价散货,意图让京东方亏损破产倒闭。
原本历史上他们就是这么干的。
现在他们还是路径依赖一样,选择了同样的手段。
可惜原本历史上京东方孤立无援,最后还是京城市政府出手保住了它。
现在不一样了,徐大老板不差钱。
任凭夏普、三星、lg怎么打价格战,京东方巍然不动。
而且技术进步越发强势,渐渐弥补了双方在lcd技术标准上的差距。
现在夏普、三星和lg也就8.5代。他们比京东方先进的地方是oled技术。
拍了拍黄东升的肩膀。
“不用担心亏钱,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公司的技术标准,以及合格率。
如果能达到90%以上的成品合格率,就算夏普、lg、三星打价格战,咱们依旧赚钱。”
黄东升点了点头,“徐总,我想投资23亿华夏币对京城b1工厂进行触控一体化改造,增加触控产能40k/。”
徐良:“我还是那句话,管理上的事你负责,我只负责投资。”
“话虽如此,但该汇报还是要汇报一下,您也要了解京东方的具体发展。”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看着前面繁忙的工厂。
“美国的次债对你们有影响吗”
“当然有,不过我们有昆仑工业集团的支持,并不缺少订单。
但海外的订单减少了。
尤其是冠捷科技,海外订单几乎减少了一半。”
京东方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代工大厂冠捷的第一大股东,占据后者26.36%的股份。
冠捷也是京东方显示屏最大的采购方。
不过随着昆仑工业集团的成立和壮大,来自昆仑的采购渐渐超越了冠捷。
“幸好有昆仑,不然京东方就更难了。”黄东升感慨道。
需求不足,又碰上日韩厂商的打压,内外交困的京东方肯定活不下去。
徐良看了他一眼后笑道。
“老黄,你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之一,所以我打算让你担任昆仑工业集团联席总裁。”
黄东升愣了一下。
因为经常合作的关系,他对昆仑工业集团的管理架构很了解。
在昆仑内部,徐良是董事长,雷俊是ceo,也称为执行总裁。
联席总裁目前只有两位,智能家居事业群总裁董明株,消费电子事业群总裁卢伟冰。
而智能家居和消费电子也是整个昆仑的营收支柱,前者更是年总收入近千亿华夏币。
后者智能手机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跟美国老牌科技公司苹果一争短长。
回过神后,黄东升心情变得复杂。
“您打算把京东方并入昆仑工业集团”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京东方并入昆仑后,将成为昆仑旗下第七大事业群,还是由你负责。
相信你也了解昆仑工业集团的管理制度。
我们不搞大锅饭,也不搞从上而下的金字塔集权管理制度。
而是鼓励创新和发展的平台制度。
集团总部不会对旗下事业群过多干涉,除非你们的运营出了大问题。
而且,除了不干涉,集团还会投资帮助发展,兄弟公司也会优先采购。”
黄东升看着笑眯眯的男人,他很想问问能不能拒绝。
话到嘴边,就再也问不出了。
认识这几年,他渐渐也明白了对方的风格。
没决定的事从来不说,一旦公开说了就不会再给你反驳的机会。
关键是,对方完全控制了京东方的命门,一旦抽资,现在蓬勃发展的京东方会瞬间因为资金短缺而倒闭。
微微吸了口气。
“我很乐意加盟昆仑工业这个大家庭。”
徐良微笑着伸出手,“我代表昆仑欢迎你的加入。”
黄东升略带几分苦涩的握住了伸到自己面前的右手。
“老黄,加入昆仑,不是为了京东方这匹骏马加上笼头,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看你的样子,不跟你说点真话,你也不相信。
昆仑工业集团正打算拿出全集团30%的b类股【只有分红权,无表决权】,交由集团内部所有中高层管理人员,h6以上的研发人员,以估值一半的价格认购。”
黄东升心中巨震,脱口而出。
“真的”
“当然。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这句话对科技企业更加重要,说是金科玉律也不为怪。昆仑工业将拿出最优秀的条件吸引全世界的顶尖人才。
30%的股权不是终点,未来我还会继续把昆仑的股权投入进去。”
黄东升紧盯着男人的眼神,他从中看到了坦荡和自信。
显然,对方并不是开玩笑。
“昆仑工业未来还会上市吗”
徐良笑着摇了摇头。
“上市是为了募资,昆仑不需要。我对昆仑的愿景是希望它能够成为华为那样的企业,通过更高的薪水,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由优秀员工的群体智慧,带领企业走向更好的未来。”
“徐总,现在我很庆幸能加入昆仑工业。”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他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他打算把昆仑工业集团留给他跟姜晓阳的孩子。
他们的孩子,有姜家做背景,将来进军政界算不上什么难事。
太多的资产反而并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