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阖家团圆
大年三十这天,黎棠月软磨硬泡地将张大娘接到了自己家。
年夜饭就是人越多越好,越喜庆越好。
自从穿越以来,黎棠月能感受得到,张大娘是真心为她们好。
因此她也不介意将张大娘当做自家长辈一般敬着。
这天一大早,算上张大娘,一家五口全都换上了新衣裳,围坐在一起。
桌上放着一大块面团和一大盆黎棠月秘方调制的肉馅。
小宝一手举着一根筷子,一手举着面皮。
“娘亲,快教小宝包饺子。”
黎棠月看着小宝天真活泼的样子。
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每逢逢年过节,家中或是包饺子或是包粽子一类的。
她总会自己凑上去,要求帮忙。
这时候大人总会说:小孩子家家的一边玩去,别在这里添乱。
她也是从小宝她们这个年纪走过来的。
因此心里十分清楚,有时候孩子的本意并不是给你添乱,而是真的想帮忙。
孩子的童年不应该充斥着来自父母的否定。
这样想着,黎棠月对小宝温柔道:“好啊!娘亲家小宝包一个小元宝好不好?”
张大娘笑呵呵的看着她们互动,也拿起了面皮和筷子,对大宝说道:“那奶奶就教大宝包大元宝好不好?”
大宝小宝这时齐声问道:“那爹爹做什么呢?”
黎棠月哈哈一笑,将那一大块面团,放到谢尘延面前。
“爹爹力气大,就专门帮我们擀面皮好了。”
……
晌午过后,谢尘延在院子里放了两挂爆竹。
爆竹声响,辞旧迎新。
大年初一到初三。
所有人家里都是不允许扫地的。
到了大年初三这天,屋里整个环境仿佛龙卷风过境。
好不容易熬过初三,黎棠月第一时间抓了谢尘延和大宝小宝当壮丁。
全家一起搞大扫除。
“砰!砰!砰!”
这时外面突然响起敲门声。
大宝抢先一步跑出去开门。
来人还是黎棠月的熟人,正是之前在铺子里跟她提议与酒楼合作的青年男子。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体态发福的中年男人。
两人手中皆提着一份薄礼。
“女神医新年好呀!我来给你拜年了。”
黎棠月当时还专门嘱咐了董二,告诉他,若是有人找自己,就让他们到村里来。
结果到了过年还没有人来。
她还以为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谁知道过年后竟然来了?
“正式介绍一下,鄙人姓唐女神医叫我老唐就好了,这是县城品和轩的廖掌柜。廖掌柜,这便是咱们甸头镇的女神医。”
青年男子向她们互相郑重介绍道。
黎棠月与廖掌柜相互见了礼后,她说道:“都是大家抬举,不必女神医女神医的称呼,小女子姓黎。”
再过不到半个月就是元宵节。
届时县里会举办盛大的灯会。
各大酒楼一定会在这之前就开业。
廖掌柜他们这次来就是想要与黎棠月协商合作的事情。
“黎姑娘,鄙人是真心想与姑娘合作,咱们品和居您想必也是听说过,在县里那可是数一数二的酒楼。这次来了咱们也是带着诚意来的,协议已经拟好,你请过目。”
县城里有哪些酒楼黎棠月并不知道,从品和轩这个名字大致可以听出来。
档次一定不会低了去。
廖掌柜从怀里掏出协议递给她。
黎棠月仔细看了一遍协议,确实算是很有诚意了。
协议上写明了,她只需要出方子,其余食材药材各种成本,皆由品和轩承担。
并且,给出的条件是分红制。
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大多数酒楼购买别人的方子都是一次性买卖。
品和轩能够主动提出分红制,可见其是真心想合作。
但是协议上所写的二八分成这个比例,黎棠月并不是很满意,她将协议放到桌上。
只淡淡说了句,“二位稍等。”
随后便走进厨房忙活了起来。
为了等待他们的到来,黎棠月早在空间里备好了几样用于制作糕点的材料。
约莫两刻钟后,她从厨房端出了两盘糕点。
一道后世常见于闽南地区的茯苓膏。
一道黄芪枣茸膏。
“时间有限,今日做出来的糕点没有太讲究美观,二位可以先尝尝看味道如何。”
老唐是知道黎棠月的手艺的,尽管眼前的糕点卖相不是很好。
他还是迫不及待的拿一块尝了起来。
廖掌柜却没有急着下手,而是看着老唐。
只见老唐一块糕点入口,眼睛微闭,露出一副享受至极的模样。
良久才睁开眼睛,却是双眼放空,回味良久。
“今日吃到这一块点心,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老唐叹道。
廖掌柜斜吊着眼睛看他,似有不信,“有这么夸张吗?”
说着也对其貌不扬的另外一盘点心下了手,随意嚼了两口之后,顿时瞪大了双眼。
黎棠月看着他们的反应,十分满意。
这才坐下来,好整以暇道:“廖掌柜,实不相瞒,我对这个分红比例不是太满意。”
一说起这个,立马将沉浸于美食的廖掌柜的心神拉了回来。
他有些为难道:“这……黎姑娘你也看到了,你只需要出一个方子,其余的所有成本,你一概都不用管。给你两成利已经算是十分不错了。”
黎棠月看向他,眼神中透着自信,“我相信廖掌柜也是对小女子女神医的名号有所耳闻,那你想必也应该知道,只要是我提供的方子做出来的东西,其作用必定不止满足于人的口腹之欲。”
黎棠月没有给廖掌柜说话的机会,继续说着,“我自己研发出来的方子我有信心,只要你让客人尝到了甜头,后面就算是走高端路线,也必定多的是人对其趋之若鹜。”
“假若你一份药膳糕点,作价一百文出售,除去成本,我最多分得十五文。可我若是将这些糕点放到我自己的铺子里售卖,其中利润可远远不止这点,关于这一点,老唐是我铺子里的常客,廖掌柜可以问问他。”
她药膳铺子里,一小碗普通的药膳汤。
价格最低的都是十几文。
要知道一份食材煮出来的可不止一小碗。
汤卖到这个价格都这么受大众欢迎了。
更别说糕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