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谣言四起
黎棠月嘴角的笑容渐渐消散,眼底的情绪晦暗不明。
“那是大壮的叔叔误会了,大壮早上吃了不少狗肉,随后又喝了绿豆汤,吃过绿豆糕,这狗肉和绿豆一起食用会引起中毒,才导致腹痛不止。”
说着她观察着陈大娘的神色,语气缓缓压低。
“还好昨日我过去的及时,发现中毒原因后尽快治疗,昨日大壮便没有危险,想必今日下午就能下床了。”
陈大娘嘴巴微张,眼底满是复杂情绪,她动了动唇却没发出声音!
就在这时,一道苍老又底气十足的声音突然传来。
“陈大家的,老婆子我有点腰疼,来贴膏药。”
陈大娘在这声音中回过神,连忙避开黎棠月的眼神回到自己的摊位前。
“阿婆,您来了。”
老婆婆满头银发,右手攥着竹节拐杖,个子虽然不高却站的很直溜,精神头十足。
黎棠月一眼就认出这位老婆婆,正是之前卖布鞋的那位,当时她给谢尘延买过。
搓着手拿起一些膏药又放下,陈大娘抬头看过去。
“阿婆,您说哪里不舒服?”
老婆婆有些疑惑,注视着她几息低声道。
“腰疼的厉害!”
稍微停顿后,她带着几分关切。
“陈大家的,你怎么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出啥事了?”
陈大娘连连摇头,快速拿几贴膏药装起来。
“没事儿,来,您拿好了。”
沉默几息又轻声解释。
“就是起早了,待会儿我早点收摊回家歇歇就好了。”
听她的话陈阿婆微微点头没在多说,付了钱便离开,始终没注意到不远处的黎棠月。
与此同时,身后传来董二的喊声,听起来气喘吁吁。
“陈大娘您忙着,我回去看看。”她打招呼。
“好,好,快去吧!”
目送她离开的背影,陈大娘双手紧攥在一起神色复杂。
药膳铺内,董二刚进门便忍不住开口。
“掌柜的,大壮家没人,我敲门半天都没人开,倒是附近的邻居听到声响出来查看,说是大壮母子俩昨晚出门了。”
黎棠月心底涌出一阵不好的预感。
“昨晚出门到现在一直没回家?”
董二先是点头很快又摇头。
“掌柜的,这,我没进去也不清楚,邻居只是那么一说。”
看来,事情要比她想象中的复杂。
目前各种不好的负面消息愈演愈烈,如果大壮一家人不能出面解释的话情况会更加严重。
她没记错大壮爹出海做生意很少在家,平日是母子俩相依为命。
再就是昨日那个壮汉时不时帮趁着,陈大娘说他叫蒋涛。
正常情况下不会突然离家,尤其是大壮身子虚弱还没恢复好。
无数思绪一闪而过,黎棠月深呼吸。
“你在店里守着,把情绪调整好,来客人正常接待,若是没客人你就好好休息,对外不要多说什么,等我回来,听清没?”
董二一怔,见她严肃认真立刻点头答应。
黎棠月出了门直奔街里而去,一路上还能听到关于药膳铺的风言风语。
那些不堪入耳的话深深刺激着她耳膜,只感到一阵心塞发堵。
三天两头出状况,就不能让她过几天安生日子吗?
片刻后,所有负面情绪被她压制下去,生活还要继续。
黎棠月大步来到陈阿婆的摊位前驻足,心中稍微放松几分,之前还怕她因为腰疼回家了。
“呦!丫头啊!你又来了。”
让黎棠月意外的是,陈阿婆竟记得她。
对方一把年纪了,每天见到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想不到记忆力还这么好。
“阿婆,您记性真好。”
陈阿婆咧嘴笑,很有渲染力。
“大部分也记不住,就是合眼缘的能记住。”
说了几句话就让黎棠月心情好转,索性在一处不碍事的地方蹲下身。
“阿婆,我夫君说鞋子特别舒服,这不我再买一双。”
陈阿婆很开心,让她自己挑选。
黎棠月选好鞋子也不着急走,刚好有其他人询问鞋子,原本坐着的陈阿婆不得不站起身,给别人拿着介绍。
并不是每一个询问的人都能成交,黎棠月见询价的人离开后,陈阿婆也不抱怨,揉着后腰重新坐回软垫上。
“阿婆,你的腰不舒服吗?”
“是腰疼,早上不小心扭了一下,没啥事儿,我买了膏药,晚点贴上就好了。”
听她这样说,黎棠月靠近些。
“阿婆,我可以帮你按按,说不定疼痛会减轻一点。”
陈阿婆自然乐意,选择合适的姿势让她帮忙按摩。
黎棠月双手落在陈阿婆腰间先试探着按了几下,逐渐移动到了偏左的位置,稍微用力就听到她哎呦一声!
陈阿婆疼的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位置轻点,就是这里疼。”
“阿婆,若是不用力发挥不了作用,也就疼一会儿,你稍微忍着点。”
说话间,黎棠月手中的力度已经加重,从点到面一气呵成。
半刻钟不到,二人都是满头大汗。
按摩是体力活,黎棠月一直没锻炼出好身体,脸色有些难看。
陈阿婆倒是逐渐精神起来,尝试着起身轻微活动腰部,脸上洋溢出喜悦之情。
“不疼了,真不疼了,你这丫头可真厉害。”
黎棠月虽然疲惫也很开心。
“阿婆,以后多加注意就好,至于那膏药也不用贴了。”
陈阿婆用力点头。
“太好了,回头我把药膏退还给陈大家的。”
终于到了关键时刻,黎棠月故作疑惑。
“阿婆,您说的是街口附近卖药膏那位大娘吗?”
陈阿婆表示没错,就是她。
“那是我们陈家的媳妇儿,她的药膏很好用,平日我哪里不舒服告诉她,按照要求贴在固定的部位都有效果,她的药膏都是她家男人从医馆里弄出来的,货真价实。”
“医馆!”
黎棠月低喃着,突然回想起一段往事。
那时她刚醒过来不久,大宝头部撞伤,她和谢尘延急匆匆带着大宝到镇上医馆医治。
老馆长没在是其儿子陈大夫接诊,态度和人品都不好,医术也不行。
还是她亲自给大宝消毒包扎,也是那一次救了镇长的儿子。
又给其他病人看过诊,不久开始在街上出摊。
不过那之后,她与医馆,陈大夫再无其他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