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说动村民

有认同的,也有不认同的,双方各执一词吵的不相上下。

小胖娘在这时候主动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话可不能这么说,当时咱们村有谁想到卖药膳?还不是她第一个卖出去?这是人家努力应得的,反正我小胖娘支持她!”

尽管如此,还是有村民没敢轻易答应,毕竟是拿银子的大事。

“这么重要的事,我们哪能这么快拿定主意?怎么也得商量结果,还有要让村长知道才行。”

黎棠月点头,她早就猜到这一点,所以来之前就通知了村长,只要有空就会立即过来。

“村长那边我已经让人去通知了,很快就会过来。”

黎棠月再次开口。

“各位乡亲可以考虑,若是愿意参加,咱们集资构成,按照投入银子的比例拿取分红,我们自己也是要做的,绝不会坑害大家。”

其实她已经说的那些村民心动了,但是答应的人不多,剩下的也打算观望。

人群角落,一只手默默举起。

“我,你看我行吗?”

有人寻着动静看去,发现是宋小墨家的,不免冷笑。

“宋家娘子,你之前怎么跟她吵架,莫不是忘了?怎么现在还有脸说这话?”

宋小墨娘理直气壮的跟他争论。

“我觉得这个门路挣钱不错,她还没发话呢,你们为何不许我参加?”

黎棠月眼皮掀起,有人愿意加入自然是好事,但宋小墨娘向来多事,自己接纳她恐怕也会带来麻烦。

“她们没说不允许,但是我不想找你,是什么原因你应当心里清楚,不用我再重复吧?”

宋小墨娘见她这样说,一时也气到了。

“嗯,不要就不要,你以为谁稀罕?我看你们要赔个底朝天才好!”

有些村民原本都动摇了,被她这么一说又退缩,小胖娘立马大声吆喝。

“你们别听她的,药膳铺在镇上多挣钱,大家伙还不清楚吗?”

小胖娘率先拿出银子交到黎棠月手里,开了这么一个好头,剩下的人也开始陆陆续续掏银子。

“早加入早拿分红,我家先出十两银子!”

“我出二十两!”

“五十两!”

不多时村长就来了,他在路上听过黎棠月对这事的规划以及看法,觉得这是个可实行的法子。

“她这个主意提的很好,咱们村以前都没人想到,这次或许可以试试,这样咱们跟隔壁村的差距就能拉开。”

目光扫至在场村民,村长站在黎棠月旁边,语气不容置喙。

“今日这事只限咱们村里人知道,不许传出去,若是被我知晓,直接除民族谱。”

底下当即有人不爽反抗,说的是针对黎棠月。

“黎棠月娘家就是隔壁村的,她这么一提,隔壁村不用我们说就知道。”

黎棠月朝那人看过去,不知她是有心还是无意,但既然问起来了,那自己就有必要解释。

“我没同黎家说过半分,这事以后由谢尘延负责,他有力气能干活,绝对不会辜负大家期望。”

村民还以为是她带头,没想到是谢尘延,想到这谢尘延原先也是个猎户,哪懂这些?

“谢尘延能行吗?他有几分的把握,我可不愿意拿银子打水漂。”

黎棠月清楚村民想法,自然也愿意站出来说。

“我虽不会直接管理,但也会教他,帮助乡亲们解决问题,至于参不参加纯属个人意愿。”

“原本也是想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路都是人一点一点走出来的,不去尝试,怎么会知晓不会成功?”

这些都是她心里的真实想法,原本想帮乡亲们也是做好事,倘若有人不愿接受,那也没办法。

谢尘延在一旁始终未说话,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表明态度,总不可能让黎棠月一味的替自己说话。

“乡亲们,我以前是没做过养殖种植,但是我相信棠月,有她教我,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乡亲们!”

“我谢家人向来说话算话,没有出尔反尔的时候,若是以后生了什么变故,你们也可以来找我,我给乡亲们负责到底!”

于是有人激动的再掏银子,心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兴奋,“谢家媳妇儿这话说的在理,那我再加三十两。”

“我再出六十两。”

黎棠月跟谢尘延相互配合,收到的银子放到村长那里,他们先将村民名单记下来。

“各位乡亲拿出的银子我都会记下来,确认无误然后储存,银子就先放在村长家里,咱们共同监督!”

村民中不知是谁陡然说了一句。

“咱们家早就穷怕了,若是这次能翻身,那黎棠月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再生父母。”

黎棠月瞧过去,发现是村里最穷的莫大娘家。

当初她儿子生病,还是自己帮着拖去镇上。

她勾着唇瓣,谦虚谨慎道,“乡亲们比我年长的大有人在,我实在不敢承担如此重誉,而且既然开口,就不会辜负在座各位的期望。”

一群村民将谢尘延黎棠月围的水泄不通,争先恐后的表示。

“那我也报名,还有我二叔家的,他们肯定也同意,我先替他们垫付银子!”

“村长都加入了,那这肯定是好门路,我也赌一把。”

几个时辰后,他们将征集到的银子从放到村长家里,然后细数核对村民名单。

谢尘延核对过好几遍,对这个数目欣喜又骄傲,语气难掩激动。

“棠月,咱们竟然征集到了这么多银子,比预想中的还要高!”

黎棠月睇了眼,从他手里接过名单。

“名单呢?拿我瞧瞧,五千五百多两,这个数目确实超乎我意料之外。”

她顿时也笑了出来,本来害怕有些村民会不赞同,没想到现在看来,支持的是大有人在。

只要大多数村民愿意加入,那么这件事就好办了,毕竟人多力量大,万一在种植养殖的时候遭遇什么事情,大家伙互帮互助也好有个伴儿谢尘延掩着眼底的笑意,询问黎棠月。

“那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黎棠月思索一番,然后说道,“秋收在即,等乡亲们将地里的小麦割起来,然后便可以准备种植高粱棉花,养殖主要靠树,后山的桑树大把的是……”

谢尘延一听她说,便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

“我明白了,那我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