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卖蚕丝定价

春花破涕为笑,激动的干活儿也越发卖力:“我都明白,谢谢棠月姐!”

而另一边,谢尘延到隔壁镇上找到一位姓苏的大户人家,说是要按照一百两一斤的价格大量收购蚕丝。

谢尘延高兴的上前打听,“你家收蚕丝这事儿可是真的?”

对方哈哈大笑,“真的不能再真,你可是有蚕丝卖?我姓苏,你叫我一声苏老板就好。”

“苏老板,我是隔壁镇上的,村里今年养蚕大有收成,故而前来寻找买家,你若是诚心想买,那我带你过去。”

谢尘延客客气气,为人说话堂正,苏老板见状便决定跟他走一遭。

于是谢尘延便将他带到了河头村,苏老板到后山见到了养蚕基地。

苏老板左瞧右瞧,见蚕丝养的果真极好,只是周围这环境与他所想的有些偏颇,他故作深沉着脸。

“这就是你们村养蚕的地方?倒是跟我想的有些不同,说不上来哪里不同,隐约感觉挺奇怪。”

谢尘延丝毫没发觉什么,细致入微的替他介绍起来,并且说道:

“我们是按照书上的法子养蚕桑丝,苏老板看要多少,我让他们准备出来,按咱们说好的一百两银子换一斤蚕丝交易。”

谁知这话一出,苏老板一改先前的态度,表现的极为冷漠。

“你们这养蚕的环境并不符合我的预期,而且这蚕丝质量也不好,如何值一百两两银子?”

这蚕丝虽然好,可是看这些村里没见过什么世面,想来他随便说个数字,这些人都会答应。

苏老板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才临时变卦。

谢尘延没慌张,那些个村民倒是先举措不安起来,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解释。

“苏老板,我们也是头一次呀,没什么经验有错误也是难免,不过以后会更加谨慎,你一定要收我们的蚕丝啊!”

有村民着急的欲哭无泪,果真被苏老板那番话唬住了,愁的不行。

“对,我们辛辛苦苦养了这么久,如果卖不出去,岂不是白费了?”

谢尘延朝众人眼神示意,然后询问苏老板。

“苏老板打算出多少银子收购?”

苏老板伸出五根手指说道,“五十两银子。”

谢尘延想也没想就坚定拒绝,虽然他也是头一次卖蚕,可是在此之前对蚕丝市场早就打听过。

千金难得的蚕丝,绝对不止这个价格。

“不可能,这比咱们先前说好的价钱足足压低了一半,哪怕我们的蚕丝再不好,市场价也不止这么些。”

苏老板看他这个反应也是一愣,然后便朝那些村民说道。

“我能给的就这么多,你们不要,那我就不买了。这周围几个镇子收蚕丝的可不多,你要想清楚。”

村民们刚刚开始劝说起谢尘延,丝毫不避讳着苏老板在场。

“谢家的,五十两就五十两吧,有总比没有好,大家忙活一场,你不能叫大家辛苦白费啊!”

“对,咱们这次蚕丝有几斤,按照五十两的价也能换几百两银子。”

劝说谢尘延的村民不在少数,一时间他还真感到一些压力,苏老板看在眼里,暗中窃喜。

谢尘延找到村长,脸色沉闷的拎着烟袋,他扯着村长到一处角落沟通。

“村长你们先不要说话,这些我都明白,难道你们看不出苏老板是在压价吗?”

村长顿时也回过味儿,看了眼苏老板的方向,有些犹豫,“压价?这……”

谢尘延是带领他们种植养蚕的人,按理说自然应该听他的,可是苏老板一走,若是没有人买他们的蚕丝,该如何是好?

过了一会儿,苏老板走过来问。

“你们商量的如何了?”

谢尘延跟村长对视一眼,那几个村民立马不说话了,苦恼着一张脸。

他跟苏老板开口交涉。

“苏老板,你刚才说的我也了解,这周围几个镇子收蚕丝的不多,那我就去其他镇上寻找,总有收购蚕丝的人家愿意给价。”

苏老板见他不上当,语气有些惊讶,同时也懊恼自己临时改变主意,这上好的蚕丝卖不成了,还得白跑一趟。

“那你的意思,这买卖是不做了?”

谢尘延点了点头,显然是这个意思。

“苏大人可另请高明,希望你能找到心仪的蚕丝。”

苏老板情急之下做出挽留,面色总算有了一丝慌张,也不似刚才那般坦然自若。

“哎别走,五十两不成,那六十两行吗?”

谢尘延回头看着他默不作声,苏老板一狠心,一咬牙继续道。

“八十两?一百两就一百两,但是我们要做一个合约,从此以后你的蚕丝只能按这个价钱供给我们,不能再卖给其他人。”

他方才确实看这个蚕丝质量好,别说是一百两,一百二十两都卖的出去,再加上他也不愿失去这么好的合作伙伴,只好妥协。

谢尘延闻言,脸上总算有了笑容。

“可以,那苏老板我们合作愉快。”

方才还犹豫的村民,现在烦恼一扫而空窃喜又感激的望着谢尘延。

苏老板从袖子里拿出三张银票交出去。

“这三百两是定金,我先留下,改日我会将剩余的银子送来。”

谢尘延收到手,嘴上道:“多谢苏老板,客气。”

村长安排村民送苏老板回去,一村民兴奋的找到谢尘延。

“谢家的,这真能卖到一百两啊?这么珍贵的东西比黄金还值钱?”

刚才多亏了他啊,要不然就上了苏老板的当!

谢尘延也一脸喜色,勾着嘴角缓缓说道。

“你们刚才不是瞧见了吗?以后咱们专门供给苏老板,按照一百两的价钱无疑是最合适的。”

旁边的村民激动出声。

“好,那咱们以后就更加要努力干,谁也别偷懒,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在场的村民纷纷接话。

“是啊!我也没见过,以后咱们日子越来越好,多亏了谢家的,还有棠月。”

“那可不是?谁要再跟谢家的过不去,那就是跟我过不去!”

谈及至此,不知是谁提到了张玉,毕竟是一个村儿的,总要关心两句。

“唉,许久没见张玉,也不知道他人去哪儿了,以前虽然浑吧,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不见人,快十多天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