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应对之策

甚至那个时候,金嬷嬷觉得自己都比黎棠月地位高一点,即便她不过是衙门的一个奴婢,她也觉得自己的身份比黎棠月要高不少。

可如今呢,人家一个被他们看不起的商户,把他们所有人拿捏了,进了大牢不仅没有受罪,反倒红光满面,离开的时候,也是风风光光,还有这么多人接她出去。

瞧瞧那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恐怕就连当今公主也没有这种风光待遇吧?

也难怪夫人会心中生出怨怼……

邱夫人咬咬牙,转头说道:“算了,不看了,眼不见为净,人都已经走了,我们可以稍微放心一些,进去吧。”

金嬷嬷跟在夫人身边,二人进了大门。

不过走在路上,邱夫人心绪依旧不怎么平静,一直在琢磨方才大牢里黎棠月说的那些话。

黎棠月说的对,她和夫君其实早就已经决定站在黎棠月那一边。

如今他们夫妻算是把盛安宝和盛大人得罪死了,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站在黎棠月那一边。

但如今黎棠月离开了衙门,他们又不能再做什么,得罪不起黎棠月,也得罪不起盛安宝。

最重要的是,若黎棠月最终赢了,她和夫君下场,也不一定会多好,完全看黎棠月的心情。

若黎棠月是个讲道理的,并且遵守承诺,可能不会对他们一家子下手,可万一……黎棠月是个心胸狭窄的,现在跟他们说的好,谈好了条件让他们不要插手,就不会再找他们麻烦。

可万一黎棠月临时变卦了呢?

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黎棠月的良心之上,邱夫人得为自己和家里人铺好后路。

想了想,邱夫人便直接调转方向,朝着邱大人的书房走去,得和夫君好好谈谈。

金嬷嬷见夫人突然转变方向,疑惑的问道:“夫人,您不是累了要回去歇着吗?这是去书房的路。”

邱夫人点了点头:“没错,我有事儿要跟大人商量,也该好好劝劝大人了,如今事情闹成这样,恐怕他正心烦着呢。”

金嬷嬷也听出来夫人语气的凝重,没有再说什么,沉默的搀扶着夫人朝着大人的书房走去。

绿水村。

夕阳西下,黑狗从县城打听完消息之后,便匆匆的往村里赶,不过到了黄月娥的住处,却没有见到人,又满村子找人,最后在山上找到了。

看了一眼四周,确定没人之后,才说道:“黄老大,咱们失算了,那黎棠月果然不老实,她从衙门出去了。”

黄月娥听见这消息,有些惊讶。

她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装满了猪草,要做好伪装,那就必须把该做到的都做到。

黄月娥如今不过就是绿水村的一个小小村妇,一手农活肯定是要干的,下地不能偷懒,但上山打猪草是可以的。

不过听见黑狗的话,她也顾不得什么伪装了,反正如今路上没什么人,她便对着黑狗说道。

“赶紧回去,回去再说。”

进了农家小院,黄月娥将背篓往地上一放,便带着黑狗进了屋,倒了一杯冷茶喝下才问。

“怎么回事儿,讲清楚。”

黑狗把自己打听到的情况说的明明白白,着重强调了黎棠月离开时有多得瑟,多张扬,以及当时的情况有多荒谬。

一个无罪释放的犯人,简直比那新科举人还要风光张扬,黄月娥听完之后,却突然笑了,看的黑狗一愣。

黄老大这是气疯了吗?怎么还笑得出来啊?黎棠月被邱大人抓进去,没有吃苦就罢了,居然风光万千的被无罪释放了,还有这么多人去接,简直荒谬……

黄老大不应该扼腕叹息,他们错过了一个绝佳出手的机会吗?

黄月娥知道黑狗在不忿什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就别惦记着了,我当初就说过,黎棠月这女人不简单,狡猾的很。”

“你瞧瞧,这不就说中了,还好我之前拦住了你,没让你对黎棠月动手,不然的话,咱们如今怕是该哭了。”

黑狗就不喜欢听见黄老大说这种话,他们做这种大生意的人,居然还要怕一个小小的黎棠月。

黑狗不悦的说道:“黄老大,你是不是把黎棠月捧的太高了?你但凡当时听我一句劝,赶紧对黎棠月出手,咱们如今就彻底松快了。”

“可是现在倒好,黎棠月从大牢里出来了,我们就没有机会再出手了,当然了,也有机会出手,但不能把这个责任甩到邱大人的身上,苏世子来了,肯定会调查清楚。”

“一旦我们留下痕迹,就会被追查出来,所以现在动手已经不是什么绝佳的好机会了,非要行动,就得冒险,要么,就眼睁睁的看着黎棠月平安无事。”

黄月娥看着有些执迷不悟的黑狗,没忍住教训起来。

“我说的话,你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去是不是?我现在是在庆幸我们没有对黎棠月动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你想想你当时说对付黎棠月有多决绝,可是咱们才刚计划,还没有开始实行呢,黎棠月就从大牢里出来了。”

“那女人肯定是有所察觉,猜到了我们心里想干什么,人家完全不给我们这个机会,可以看出,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得手,真要出了手,反倒引起对方的不悦。”

黑狗跟黄月娥却是两个想法。

“黄老大,我倒是觉得,黎棠月知道我们动手肯定会成功,所以她才匆忙的从大牢里出来了,我们要是早点下手多好。”

“这黎棠月确实挺邪乎的,但她只是个人,又不是神,只要我们抓住机会把她给废了,便不足为虑,可是现在已经错失了机会,继续说这个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黑狗语气有些失落,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我还打听到,黎棠月准备搞个什么养殖联盟,说是要把整个骊县大大小小的商人,甚至一些家境殷实的农户都联合起来,看样子是要搞一个大事儿,如此,那不就更加不受控制了,我们真的什么都不做吗?你瞧瞧她身陷囹圄的时候,都能鼓动这么多人替她出头,更何况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