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霸道总裁胖总

第128章 得踩一脚油门了

第128章 得踩一脚油门了

争气鸡蒸汽机。

聂宇出图纸,工匠们负责按图索骥去学习仿造,相比前面的加农炮和燧发枪制造,这蒸汽机的技术难度无疑更高。

火器坊的工匠又主要被调去量产火铳和大炮了,能调过来仿造蒸汽机的工匠实在不多,总共也才五人,算上十多人的学徒工和两个负责帮忙记录书写的读书人(工匠识字不多),汉军的蒸汽机研发团队就这么出炉了。

即便有图纸作对照,这支颇为低配的研发制造团队,也还是前后耗费了三个多月时间,才把初号机给造了出来。

聂宇带着麾下官员来到时,工匠正在对这台初号机做运转测试。

学徒工卖力的往锅炉里添加煤炭,蒸汽机咆哮着喷吐浓烟,伴随发出剧烈轰鸣声响。

聂宇虽是穿越者,但此时看到这台咆哮的蒸汽怪兽,也还是感到了心灵上的悸动。

这可是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啊!

历史的车轮终于被他撬动,此时的欧洲西方,瓦特刚把他的蒸汽机改良的差不多,正式投入到了工业生产,并掀起了英国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来,满清也有这个机会,因为蒸汽机很早就在满清出现,甚至乾隆的国库里头,现在都还有他爷爷康熙留下来的蒸汽机车。

对,就是蒸汽机车,由当年的传教士南怀仁为康熙打造,比瓦特蒸汽机都早了一百多年,被公认为汽车始祖。

可惜了,这台汽车始祖,也是中国实质上的第一台蒸汽机,就这么成了康麻子的收藏品,被放在了仓库里吃灰不用。

“咚咚咚!”

蒸汽机轰隆运转了一个多小时,聂宇就蹲在不远处,硬是看了一个多小时,连带边上的官员全都有些懵。

这就是大将军说的“争气鸡”

跟鸡完全搭不上边不说,甚至都看不出有什么用。

几个轮子不停转动,带动皮带拉杆反复运动,似乎还要靠有人给他填充煤炭去烧,否则就会停下,据那些工匠们说,这玩意儿似乎还是烧开水的

烧开水

大将军总不至于专门让工匠,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为了造一台烧开水的器械出来吧

“嘭咚!”

一声巨响,蒸汽机忽然停转,卡死了。

工匠一脸疑惑,连忙说道:“大将军,许是这蒸汽机出了什么毛病,我们立刻就把它修好。”

聂宇按捺住心中激动,说道:“这台机器你们做的非常好,凡是参与制造的,每人都有赏赐。现在优先把问题排查出来,再着手全力改进,等后续改良出了成品,全都重重有赏!”

聂宇没有怪罪工匠,反而还大力给予赏赐,又许诺改良完成,后续还有重赏。

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加上聂宇后续,接着给他们又调来几名经验丰富的工匠老手,以及更多人的学徒工,还有几名会算术绘画的读书人作辅助。

负责研发改良蒸汽机的工匠们,立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只有了半天时间,就把毛病问题排查出来。

原因没那么复杂,就是单纯的技术工艺不成熟,这些工匠虽然有图纸作为对照,可以规避掉不少弯路,甚至单论图纸的设计上,比英国人工业革命使用的瓦特蒸汽机走的还要靠前。

但图纸不是万能,配套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也是汉军无法避免的硬伤。

就比如开弹,聂宇知道怎么造,手里还有设计图纸,但制造工艺做不到啊!

开弹最大的问题,不是引信火药,而是炮弹的铁制弹壳,扛不住炮膛里巨大的膛压,要是强行打炮,很容易还没射出去,就炸在了炮管里。

不光是开弹百分百炸膛,就连当前时代的常规火炮,不管清军的大炮,还是外国列强用的大炮,用久了都有炸膛风险。

聂宇的不会炸膛,那是因为他的炮管用的都是现代钢管,工艺上已经领先这个世界两百多年。

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在着手解决,聂宇那天去看蒸汽机的时候,也顺便看了新型钢炉的成品。新型钢炉作为汉军目前的刚需,配备的工匠制造团队,肯定比蒸汽机的工匠团队要豪华。

新钢炉与当前时代的钢炉,在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也确实区别不算太大。不是聂宇不想搞更牛逼的,而是更牛逼的需要用电。

电不麻烦,但麻烦的是,他上哪去弄量产化的持续供电设施。

总不能全靠商城去采购吧!

就算大型发电机,那也撑不住日夜不停的发电炼钢啊!必须得弄出真正的电厂,以及电网系统来供电,目前来说基本不可能了。

只能退而求次,先弄改良版的炼钢炉,顺带把改进后的炼钢法也传授了下去。

当前的民间炼钢,依旧还是土法炼钢,纯看运气来锤炼成钢,就算是大名鼎鼎的灌钢法,也是需要进行锤炼的。

没有锤炼的灌钢也是钢,但被习惯称作伪钢,可以拿来用,但质量太差。

汉军与清军的几次打战中,都有汉军的唐刀,一刀砍断了清军腰刀的战绩。就是在于清军不仅用的土包钢,还是没怎么锤炼过的伪钢,跟铁刀对砍都有些够呛扛得住,何况高猛合金钢刀。

有了新钢炉,暂时不打算推广量产,只在汉军的火器坊内部使用,专门为汉军打造火炮、火铳的零部件,主体的炮管、枪管肯定还得用商城买来的无缝钢管。

“所以,一把全钢刀的造价能达到400到500文钱”聂宇问道。

负责新钢炉的工匠点头:“这造价已经很低,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矿山,不用买矿银子,要是其它矿场供应铁矿,造价可能还得变高。”

“……先造开弹吧!图纸我回头给你们,你们试试看能不能做的出来。”

聂宇想要自给自足,靠自己炼钢做兵器,但听完了工匠汇报的造价成本,瞬间就没那个想法了。

400文一把刀的造价,还是去掉了矿的成本,太贵了,比他开挂买的都贵。

有这钱,不如直接买,还是让他们先去造炮弹吧!

倒是蒸汽机那边发展还挺快,因为完全没有什么瓶颈,任何设计上的瓶颈,都有图纸帮他们规避掉了,也不用跟欧洲人那样去走弯路试错。

最多就是受限于时代的工艺水平,许多核心部件都无法解决,只能寻求平替产物,比如行星式齿轮,工匠们压根不可能靠手搓出来。

聂宇可以买来齿轮,但总归是要投入量产的,而且买来的齿轮也得跟机器相匹配才能用。

工匠们日以继夜改进下来,接连解决了调速器、活塞、密封隔热在内好几个问题,将蒸汽机的动力提升数倍,已经很接近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蒸汽机的动能功率。

与同时期的英国蒸汽机,更是甩出好几天街。

缺点是,蒸汽机的体型也庞大到完全用不了,内部塞了太多零部件,还隔三差五出点小毛病。

必须着手改进缩小,要不然不能投产使用,而且耗损的煤炭也太多了,得想办法优化减低。

聂宇后面半月,收到火器坊的进展报告,先是给出褒奖赞扬,接着又勉励工匠继续改进,同时也开始照书本绘制起了蒸汽纺纱机联动的图纸,还有更进一步的蒸汽铸币机与蒸汽拉膛线。

既然蒸汽机已经问世,那配套的东西也得走上日程,比如线膛枪、线膛炮都得出来了。

别看满清才刚过乾隆,但真的没多少时间了,不出意外,聂宇甚至能活到鸦片战争爆发,得适当性的给中国科技树踩一脚油门,不然就赶不上超车了。

“大将军,秘书阁、陆军司求见,有紧急军情!”

“让他们进来!”

什么紧急军情很简单,和琳死了呗!

王若愚进来就激动道:“大将军,大喜事啊!经过多方查证,湘西十万清军,其统帅和琳已然战死苗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