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兵事再起
大将军府。
聂宇招来麾下各司主官,一起开会议事。
聂宇把常德府发来的紧急电报,递给刘骏说道:“湘西清军出事了,主帅和琳攻打平陇苗寨,被苗人一箭射杀,现在的湘西清军已然群龙无首。”
刘骏看着手里电报,越看越觉心惊不已,因为里面的内容消息太详细了。不光说明了和琳轻敌冒进,战死在平陇,又顺带指出了福康安不是病逝,而是也被苗人一箭射杀。
电报里又说,苗人已经答应,要跟汉军打配合,共同对抗湘西清军。
电报甚至还讲到,包括湘西清军的兵力分布,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又有多少是民夫,有几门大炮,多少辎重,乃至几省来的军队,主将大多都来自哪里。连平陇苗寨这支敌后友军的兵力,寨子的分布,以及平陇山谷地势的具体描述都写的详细。
刘骏轻吐口气,说道:“士农工商,读书人皆道商人低贱,觉得商人都是奸滑之辈,但如今看来,却是我辈读书人眼光狭隘,不识人才了!”
王若愚说道:“人不人才的且先不谈,当务之急,而是该如何决策清军主帅已死,湘西清军看似兵多将广,但没了主帅大将弹压,必定人心不齐,军心涣散。所以,是现在立刻出兵,还是等明年再出兵,是主动进攻,还是等清军不战自溃”
没有错,这才是当务之急,已经接连“病死”两个主帅,前后相差时间甚至不到半年。
湘西清军看似兵多将广,但也正是因为兵多将广,镇压苗民义军的主力,都是来自于两广、两湖和云贵川的军队。
也就是说,真正来自本省的本地兵,实际不到五分之一,大部分都是外省来的客兵。
客兵有什么特点
不是喜欢劫掠,而是语言不通啊!
这才是大问题,两湖之间还好,好歹几十年前是一家,语言语系都能听得懂,可云贵川、两广就麻烦了。
就这么说吧!湘西清军有十多万兵马,但这里头有起码过半的军队,说的方言都互相听不懂。
这可是满清时期,虽有朝廷钦定的官话京片子,但京片子一般人可说不来,包括许多读书人在内,这些百姓、士卒以及糙汉子的武夫丘八,都是更愿意说家乡话方言,带的也是家乡的子弟兵。
福康安、和琳在的时候,还能弹压的住各省军将,语言不通也不至于发生太大骚乱,打仗的话也能通过帅旗大纛以及战鼓敲锣进行发号施令。
可现在,主帅连续“病死”了俩,帅旗大纛已经完全失效,湘西清军不说失了方寸,那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嘛
军中不乏有着八旗宿将额勒登保,但他资历背景都不如福康安、和琳,也没有朝廷的旨意任命,压根指挥不动各省军将,光是跟他们沟通,都得找个会说两广、云贵川、两湖方言的翻译。
现在,湘西清军内部已经分裂成了好几派,两湖是一家,两广是一家,云贵算半家,川渝自己玩。
没法子,湖广填四川,川渝方言跟云贵方言,彼时的差别还是挺大,两边语言不通,玩不到一块去,语系比较相近的湖广,也不带川兵远亲戚玩。
十多万清军,有丝分裂成好几个分支,互相抱团取暖,就连勉强抱团的,也各自提防。
说是一家,但终究还是两家,方言一样管屁用,广东清军可比广西清军过得好!
度支司林文昌皱眉说道:“如果现在出兵,我们的粮草囤积怕是不太够。”
刘骏摇头说:“可若是等到明年出兵,恐怕会再生变数,清廷不是傻子,湘西不可能久无大将坐镇,清廷不会放心这十万大军,在湘西没有管束。”
王若愚也点头赞同:“迟则生变啊!”
林文昌说:“若要现在出兵,那就须得早做准备,各州府的存粮,应当还能够勉强支撑大军作战,但若拖得久了,就有粮草告罄的风险。”
刘骏问道:“粮草能用多久”
林文昌回答:“若五万汉军齐出,最多打不了两个月,我们必须留出赈济灾荒和治民抚恤的钱粮,不能全砸在湘西战场上。”
两个月的钱粮,这着实有些太少了。
刘骏有些失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可是五万大军的粮草军需。
清军能撑得住,那是因为当初的清军,有湖广、黔贵川省在手,可以提供充足的粮草军需,而今的汉军连湖南一省都不满,湖北也只有荆州一府,肯定比不了清军当初的后勤给力。
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现在的清军、汉军,已经站在同一起跑线。
清军的粮道被断,川省也被白莲教拖住,黔贵更是完全打成稀烂,湖广也被汉军阻隔。
汉军缺粮,清军更缺粮。
汉军还好些,因为汉军没有基层官吏吃拿卡要,军粮给出来多少,到士卒手里就能剩多少,但凡敢贪污一两就抄家抓人。
聂宇想了想说道:“确定能有两个月的粮草,那这仗也不是不能打。我知道林执掌要说什么,都先听我说完,缺粮的问题,我能解决。正好本将军这里新弄到一样压缩干粮,倒是能够拿来先用一用。”
王若愚有些疑惑:“何为压缩干粮”
聂宇也不说话,就从袖口取出一个方正的包裹,撕开以后,露出一个形似面饼的块物,还带着浓郁的麦香。
“还挺香的,都尝尝吧!”
聂宇把干粮面饼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分给了几位来开会的执掌官,就连旁听的知府李琛也分了小块。
众人彼此对视几眼,看到大将军都一口咬下吃了,虽然心中觉得怪异,但也还是跟着放入口中咀嚼起来。
别说,这面饼块看着怪,吃起来,也挺怪的!
不怎么好吃,但也没那么难吃,难嚼是难嚼了点,但好歹也能下咽,尝着味道似乎还添加了霜、牛乳,有点像大将军府私厨制作的小点心。
可这点心未免也太不好吃了,也可能是大将军的口味如此。
“都渴了吧!来喝口水。”
众人吃了干饼,确实有些口渴,也不客气,就把茶杯里的水干了。
不喝还好,一喝了水,没过多久,忽然感到肚子有些不对劲。
不是,怎么饱了
林文昌有些不可思议:“大将军,这压缩干粮……”
压缩干粮,这可是现代工艺制品,标准的行军干粮。
再加上这些人,来之前就有吃过早餐,肚子里还没完全消化,这一加水泡干粮,撑倒不至于,但饱了是真饱了。
聂宇说道:“此压缩干粮还有很多,若用这些压缩干粮,能不能作为军粮供给,支撑大军作战”
林文昌这下没有二话了。
刘骏干脆说道:“大将军,有这压缩干粮在手,此战尚未开打,而我军已然必胜!”
这话既是在拍马屁,也是变相阐述事实。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真正的大军团作战,往往都是比拼粮草后勤,谁的粮草后勤能力更强,谁就能打胜仗了。
王若愚说道:“有了压缩干粮,粮草已经不成问题,此战完全能打了。我认为,可先行调令常德军出战,尝试夺取辰龙关。”
刘骏也献策道:“辰龙关可以夺,还可以让我们的细作,甚至是湘西的苗人,去大肆的散播谣言,说什么都行,就说我们汉军也是两湖的子弟兵,自家人不应该打自家人。”
林文昌抚掌赞叹:“此为离间计也。不论有用没用,清军内部必生间隙,若是清军主帅还在,这点间隙怕是难有效果,可是如今清军已经没有主帅,这间隙用的好,就是制胜关键。”
“刘执掌说的对啊!我看那电报里不是说,清军内部也分派系吗那就让他们互相猜忌。”
“呵呵,何止是互相猜忌,我当年进京赶考的时候,身边的那些北方同窗,也都因为我是南方人,便刻意与我疏远,连他们的方言交流,我都听不太懂,难插上嘴。”
“你说的有道理,这些清军多来自外省,咱们还能用方言去挑拨他们。”
“……”
一群汉军文官,在那里叽叽喳喳,相互献言献策,很快就把刘骏的离间计划给完善差不多。
让这些读书人打仗,他们外行,可让他们挑拨离间……不对,是用头脑阴人,那可是他们吃饭的本事。
“好,就这么办,给常德军发电报,再让庞文才那家伙再努力一下,也让我们的人才动起来。”聂宇对这些读书人的计策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