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霸道总裁胖总

第180章 准备包饺子

第180章准备包饺子

明亮是被抬回的襄阳,清军从襄阳大举南下荆门容易,可现在却是要仓皇狼狈的逃窜回去。

而且,还是从远安县逃回襄阳,不能直接往北走,要先向东渡过漳江,绕过了西北的临漳山后,才能继续沿着汉江北逃。

如此长途跋涉,还是狼狈逃窜,船是没有的,马也是没有的,连勉强逃散的数百骑兵,为了活命也被迫弃马渡江。

汉军攻打荆门路上,就在漳江沿岸发现了数百匹被野兽啃食的马尸。

就这么一路跑下来,连休息都不敢休息,几百里的路程愣是走了两天两夜就走完了。

明亮一把老骨头,本来就因为大军战败受到刺激,现在又这么劳累折腾,终于是在回襄阳前病倒了。

明亮病倒的太过突然,再加上大军败的也实在太惨,两万人的大军,回来了不到三千人,骑兵更是近乎全军覆灭,反正战马是一匹都不剩了。

这样一场惨烈大败,就是想瞒都瞒不住,明亮被抬回襄阳第二天,城内便是流言四起。

流言说的还煞有介事,不光道出了当天的详情战报,就连清军具体伤亡了多少人,被俘虏了多少人,又被缴获了多少战马、火炮等,全都在流言里描述的清清楚楚。

与其说是流言,倒不如说是份清军惨败远安县的战报。

反正明亮得知消息后大为惊骇,连清军的具体伤亡和当天的作战详细都知道,这已经明显不是什么一般的流言了。

要么是参战逃回的将领故意泄密,要么就是汉贼在襄阳扎了内应。内应不好说,明亮更倾向于是将领在泄露军情。

因为消息的传递速度太快了,他们是昼夜奔逃才回来的这么快,汉贼还要先统计战果,时间上完全来不及。

明亮还不知道,汉军可是有着电台的神器,自觉就是襄阳军将想要搞什么小动作。

明亮强拖着病体,以宁可错杀的前提,凡是当天参战逃回的军将,律全部解职,又重新任命了自己的亲信前往接替军务。

这么一波大动作搞出来,本来没啥大问题的襄阳将官,全都心生不满。他们好不容易活着逃回来,没有向反贼投降,也没有丢下明亮这位湖广提督。

现在反而被明亮用莫须有的罪名给解了兵权,这特么不是卸磨杀驴嘛!

明亮太老了,还病重缠身,脑子已经有些不清醒,居然做出如此不顾后果的冲动决定。

几乎是明亮前脚刚“换防”这些军将,后脚已经在襄阳潜伏数月的陈兴业,通过姚煜、方振中几人的关系,把请帖挨个送到了这些军将手上。

武将、文官一起在襄阳最大的酒楼聚会宴饮,已经不能用显眼来说明了。

偏偏明亮这位湖广提督也是目前襄阳城中官扶品阶最高的满洲八旗大员,居然完全没有收到任何的风声消息。

襄阳已经被汉军渗透的如同筛子!

明亮此刻还在拖着病体,重新筹措钱粮准备募兵,同时也不断派出人员打探鄂辉的消息。

他已经大败逃回,军队丧失大半,连主力的三千骑兵,也是近乎全军覆没。

鄂辉手上的三千八旗护军骑兵,就是襄阳、也是湖北清军最后的底牌手段。

要是这三千骑兵也没了,湖北基本可以拱手让给反贼,而他跟鄂辉两人,保底也得有一个回京问罪。

“咳咳……鄂辉啊鄂辉,你可千万别再败在武昌,便是小败一场,主力未损……咳咳……咳咳咳!”

明亮捂着丝帕咳嗽不止,嘴角隐有擦过的血痕。

这位满洲老将已经命不久矣,都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还要上阵打仗,又遭遇大败,连续逃跑几天几夜,年轻人都受不住,更何况是老年人。……

汉川县。

明亮惦记的鄂辉,正在率军包围这东进第一战的县城。

鄂辉面无表情说道:“我以为我已经出兵很快,可没想到汉贼却是比我们更快,汉川县都被夺了,后面的汉阳、武昌怕是也凶多吉少了!”

副将闻言连忙回道:“制台大人,汉贼虽然凶悍,但汉阳、武昌二府,也是我湖北的重镇。汉贼再是如何凶悍,要攻下汉阳、武昌二府之地,也绝不会这么快,更别提还要拿下汉川县,堵住我军东进的道路。”

“末将以为,应当是汉贼早便攻下了汉川县,主力应当是还在围攻汉阳、武昌二府。只要我军快速出兵,定能配合两府守兵,大破汉军贼众!”

这说的明显也有道理,鄂辉这次出兵合围汉阳、武昌的反贼,可是提前计划了很久,确保消息不会走漏,走漏了也不会走漏到汉阳这么远的地方。

所以,反贼绝对不可能是事先得到的消息,还已经提前做好了防备,一切应该都只是巧合而已。

反贼可能第一战就拿下了汉川县,并把这里变成了防备自己的第座县城,重兵主力应该还是在包围汉阳、武昌两府。

甚至大概率反贼主力就在武昌,武昌守备力量充足,不出重兵很难快速攻下来,而且武昌还都是湖北的地方要员,官职没几个是真正小的,投降也不太可能投降。

汉军成了气候,但没完全成了气候,至少还不到”省布政使纳头就拜的地步。所以武昌、汉阳也不太可能降了,不降的话就只能拼死抵抗,两府的守军力量和存粮储备,起码也能守大半年了。

“传令下去,拆屋准备攻城!”鄂辉左思右想,决定先快速拔掉汉川这座县城再说。

鄂辉带过来的清兵,都是汉阳、武昌的本地兵,所以还算比较克制,说拆屋就只是拆屋搜刮,没有乱砍滥杀。

眼看清军拆屋了,汉川县代理县令刘之虞,连忙找到了驻县协防的汉军把总林虎:“林千总,清军果然到了,现在正在拆屋,准备攻城了。”

林虎点头:“那就按计划行事,你先召集城中青壮民兵准备守城,我带过来的兵也会帮忙,顺便看好城里的这些大户。大将军说了,这些大户惯会反复无常,可不要让他们趁乱生事。”

刘之虞一拱手:“在下明白。”

他本来就是当初带领县城起义,杀了县令投奔汉军的书生读书人,这些事情干起来自然没什么大问题。

这家伙先是回去征名民夫青壮,准备守城御敌。同时又张贴告示,搞了一套战时保甲制,让百姓大户们相互监督举报。

谁要是有什么异常,周围邻里知情不报,一律按通敌罪名连坐。

这么一搞,虽然还是不知道哪些大户心思不纯,但也没人敢再明显去搞什么小动作,不是潜藏找机会,就是准备再看看局势。

翌日,天刚放亮。

鄂辉对汉川县城发动猛攻,用于攻城的民夫很少。因为都提前得到了消息,不是进城了,就是进山了,粮草倒是没带多少,搞得鄂辉差点怀疑,自己这边是不是有什么内鬼。

乡下百姓全不见了,这明显不太对劲,用汉军提前防备也说不通。

鄂辉没法临时揪什么内鬼,都已经箭在弦上,再揪也来不及了,还是先快速攻下汉川县,把这里变成大军的落脚据点再说。

两万清军发动猛攻,无数清兵顶着门板制作的简陋循车,充当民夫的清兵一个个背负沙石土包,冒着伤亡去填平护城河。

第一天的强攻下来,护城河的数段都被填平出路,城头守军的守城材料,也都消耗的厉害。

林虎看着城下被丢弃的清兵尸体,默默回到城楼,掏出了对讲机:“报告杨指挥使,清军攻势极为猛烈,应该是真的中计上当了。”

“很好,继续守城,让清军以为汉川县兵力空虚,我们还不知道消息。”

“明白!”

汉军已经准备给清军包饺子了,清军却是还浑然不知,以为汉军还在围攻汉阳、武昌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