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张老先生!

这几天,龙文章可是忙得飞起,他的忙碌并非源于繁重的军务,而是与孟大记者的频繁约会。两人见面的次数日益增多,彼此凝视的目光充满了爱意,仿佛那眼神都能拉出丝来。这让一众炮灰兄弟们看得心痒痒,但也只能眼巴巴地羡慕着。

然而,羡慕归羡慕,他们也都明白,自古美女爱英雄,龙文章这家伙虽然看着有一丝猥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绝对称得上是个英雄。至少在这帮兄弟们眼中,他就是如此。

随着重建工作的持续推进,腾冲城逐渐恢复了往昔七八成的风貌。越来越多的百姓陆续归来,其中就有张崇仁老先生。

得知这个消息后,祁天正亲自前往城外迎接。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张老先生虽然是前朝的举人,但绝非那些迂腐的儒生可比。

想当年,腾冲沦陷之际,62 岁高龄的张老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前往瓦甸组织起八县抗日联合政府,并迁至界头,为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此以后,张老先生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县政的办理和军事的协助工作当中。

在行政方面,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当地的治理情况。首先,他对安全区内的乡保长铨选方法进行了改革,以确保基层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接着,他举办了乡镇人员训练班,为基层行政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此外,他还积极推行户口清查工作,以防范奸谍活动的发生;加强保安措施,防止奸细和土匪的侵扰;整理积谷,救济难民,并坚决实行禁烟政策。

在军事方面,张老先生同样不遗余力。他组织成立了便衣队和自卫队,负责搜索情报、充当向导以及清除奸细和土匪等任务。同时,他设立了担架输送队,专门负责输送和收容伤员;设立递步哨,确保公文和情报的及时传递;建立情报网,以便及时掌握敌军动态;组织游击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设立军民合作站,加强军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积极开展拥军劳军活动。

张老先生率领抗日县政府跟随军队辗转作战,流动办公。他不畏艰难险阻,六渡怒江,十越高黎贡山。然而,在一次行军过程中,他不幸坠马受伤,手臂骨折,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坚持工作。

当然,张老先生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他那封着名的《答田岛书》。1943年8月,日军驻腾冲行政班本部长田岛致函张老先生,企图通过软磨硬泡的方式对他进行诱降。

同年9月,张老先生复函田岛。此函便是抗战时期誉满大后方的《答田岛书》。书中历数日军侵略罪行,并指出其必然失败之命运,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民族正气,光彩照人,实为滇西抗战史上光辉之一页

没过多久,腾冲城外的道路上就扬起了一阵尘土,一支马队由远及近,缓缓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祁天正见状,立刻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

当他走到马队面前时,目光径直落在了那名精神矍铄的老者身上。只见这位老者虽然年纪不小,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沉稳和睿智。祁天正对着老者一个标准的敬礼,然后开口自我介绍道:

“张老先生,在下是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83 步兵旅旅长祁天正,特在此恭候张老先生还乡!”

张老先生见状,连忙从马背上下来,快步走到祁天正面前,拱手回应道:

“有劳祁长官了!”

他的语气谦逊而客气,完全没有因为自己的年纪和地位而有丝毫的傲慢。

这倒也并非是纯粹的客套,从身份地位上来看,祁天正作为正规军少将旅长,其身份确实要比张老先生这个县长高出许多。然而,对方却能如此屈尊亲自前来迎接,这让张老先生深感对方的诚意和尊重。

不过,祁天正之所以会亲自前来迎接张老先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更重要的是对老先生本人的敬重。在他眼中,张老先生身上真正彰显了文人的风骨和傲气。尽管张老先生在本地有着极高的威望,无论谁来执政,他都可以过得很好,但他并没有选择置身事外,而是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决然地临危受命。

两人并肩而行,边走边聊,相谈甚欢。张老先生对这位谦逊有礼的年轻人印象极佳,他身居高位却毫无张狂之气,举止优雅,风度翩翩,在他身上,张老先生仿佛看到了古代儒将的风采。

张老先生对祁天正的欣赏溢于言表,他热情地邀请祁天正到家中做客,并表示要亲自下厨,为他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祁天正欣然应允,随着张老先生一同回到了家中。

进入客厅后,张老先生特意从窖中取出了珍藏了二十多年的老酒,来招待这位贵客。

酒过三巡,张老先生的脸上渐渐泛起了一丝醉意,他的话也多了起来。他拍了拍祁天正的肩膀,感慨地说道:

“祁长官啊,如今腾冲虽然已经初步安定下来,但仍然存在许多潜在的隐患。城内恐怕还有敌特潜伏,这可是个麻烦啊!还望长官您多加留意,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祁天正闻言,神色一凛,他放下手中的酒杯,表情严肃地说道:

“老先生所言极是,我军一定会加强对城内的排查工作,争取早日将这些隐患清除,让腾冲真正恢复安宁!”

两人继续畅谈,话题涉及到了许多政务方面的处理以及对腾冲未来的规划。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们的观点竟然不谋而合,这让张老先生对祁天正更加刮目相看。

要知道,他们二人可都是腾冲未来的军政要员,他们之间能够达成一致,对于未来腾冲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很快便曲终人散了,祁天正带人离开时,张老先生更是亲自相送,看着祁天正离开的背影,张老先生似有感慨的说道:

“江山代有人才出,后生可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