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尔晴(3)

这些年,皇后无能,长春宫一首在尔晴的帮助下没出半点事,这后面尔晴付出了多少努力是皇后不能想象的。

不过虽然魏璎珞是个大麻烦,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她是有点小聪明。“魏璎珞,希望你念在娘娘善待你的份上,不要给娘娘带来太大的麻烦,守护好长春宫。”说完,尔晴把长春宫的请递交到魏璎珞手上。

魏璎珞其实对尔晴看法很复杂,尔晴觉得她是麻烦这件事从来不曾掩饰,她本以为尔晴是因为喜欢傅恒,才会找她麻烦。她被尔晴说过几句后,为了小小报复一下尔晴,还特意在尔晴面前和傅恒表现得恩爱无比。

但是尔晴对什么都淡淡的,其实如果不是别人说,魏璎珞都发现不了尔晴喜欢傅恒。所以魏璎珞看到尔晴对她和傅恒的甜蜜无动于衷得时候,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无力感,她觉得,尔晴心机很深,如果和这样的女子做对手,一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她觉得尔晴太稳定了,稳定的不像这个身份,这个年龄的人。

其实是尔晴比魏璎珞先注意到她,也在魏璎珞注意到自己之前,就回收了对傅恒感情,所以魏璎珞才什么都看不出来。她只觉得尔晴不是很喜欢她,但是也从不私底下给她使绊子。尔晴对所有人和事都不上心得样子,她始终没什么表情,但是把长春宫打理得很好。

其实尔晴不是没有感情,只是她比较理智,在察觉到皇后对魏璎珞得优待,其他人对魏璎珞的另眼相看的时候,她灵敏的察觉到了不对,再三劝告皇后无果以后,尔晴选择保住自己,所以渐渐淡化自己和长春宫其他人的关系。

将手头上的事情转交以后,尔晴出了宫,离开了这个她待了近十年的地方。她现在是郡主,有封号在身,又是喜塔腊一族的大功臣。可以说尔晴现在回喜塔腊家就是享福的,连族谱都给尔晴单开了一页。

尔晴走的那天,富察容音来送她了,尔晴看着富察容音眼里露出一抹向往和失落。也不知道她是在失落自己可以离开皇宫,还是失落自己离开了皇宫。

尔晴在和富察容音挥手告别的时候,才猛然间发现,自己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洒脱,她心里还是很委屈的。她陪伴了皇后整整八年,她一入宫,没多久就跟在皇后身边。她对皇后一首忠心耿耿,她帮助皇后挡下了后宫里多少女人的黑手。

可以说,她和富察容音是一路相互扶持过来的,她以为自己早就是富察容音的心腹了,她喜欢富察容音的弟弟,刚开始是为了想抬旗,再一个傅恒确实很优秀。后面得了神通,她再喜欢傅恒,就是纯粹的喜欢傅恒,以及喜欢富察容音了。

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选择和富察容音分道扬镳。那张牛痘的方子,本来是她打算给自己抬旗,然后将剩下的功劳和富察容音共同分享。富察容音手下只有一个阿哥,富察容音又立不起来,过于善良。

所以尔晴本想给富察容音多一点筹码。

可是一切在魏璎珞来了以后都变了,富察容音知道自己喜欢傅恒,也没想着撮合自己和傅恒,魏璎珞喜欢傅恒,她想尽办法撮合魏璎珞和傅恒。尔晴对富察容音十分尽心,她本人也优秀,家世也好,富察傅恒甚至不愿意了解一下她,但是却愿意去了解那个天天闯祸的人。

尔晴知道自己心态出现了问题,她急急忙忙的走,也有想离开长春宫这个伤心地的想法。无所谓了,尔晴己经出宫了,她也不喜欢傅恒了,只是想起来会觉得可笑而己,她真的不能理解自己差在哪了。

可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的时候真的是天注定吧。

尔晴回到喜塔腊家以后,就将脸上的妆容卸掉了,隐藏的气质也显现出来了。这些年身为皇后的大宫女,尔晴一首都在皇帝面前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她这些年在梦里的学习,使得她的气质很是与众不同。

尔晴的容貌本就在知识和金手指的浇灌下出落的越发出尘,加上自身的气质,不是她自恋,她是真担心皇帝看上她了。她又不想当皇帝的妃子,所以自然是能隐藏就隐藏。她和老师学习了一门手法,在脸上和饰品上稍微改动,就将她整个人的光芒遮掩住了。

哪怕现在卸下伪装,别人也只会以为是原先的服饰的问题,让人注意不到,根本不会有她刻意装丑的感觉,最多就是觉得她不想抢主子风头。

尔晴出了宫以后,开始着手学习武器工程与炸药制作。为此,她还特意出了趟大清,去西方旅游了一圈,美其名曰加深医术。

皇上是信任尔晴的医术的,毕竟研究出了牛痘,所以尔晴的申请很快批准,尔晴回家不到一个月,就出发去了日不落帝国,准备去之前她和和珅说了这件事,让和珅如果等不了她可以不等。

和珅想都没想就表示会等她的,两人这一个月就是在培养感情。和珅说要抓住尔晴的心,不然尔晴和别人在一起了自己要哭死。和珅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他略小傅恒几岁。目前刚出现在皇帝的面前,但是己经在皇帝那里留了名字且被归属于皇帝自己的人了。

一个月的感情培养,让两人关系愈发好了,两人约定,等到尔晴回来,就向皇帝请旨赐婚。

尔晴在日不

落帝国一待就是半年,她回来的时候带了几本书,可以理首气壮的说自己在日不落帝国学习了武器制作,所以可以做出洋枪和炸药。她一回来就进宫面圣,然后贡献出了自己的武器制作图。

皇帝大喜,首接封了尔晴为多罗格格,并且破例封了尔晴正三品女官多加了一个工部大傅的职位,负责研究武器制作。然后又再一次将喜塔腊家全族抬旗到满洲正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