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尔晴(6)

当时宫女们都知道娴妃是一个挺好的人,不争不抢,人淡如菊。

尤其是尔晴掌管长春宫数年,其中娴妃算是很省心的一个了。“皇上的意思还有点摇摆不定,但是太后的意思是,皇后娘娘的父亲,看顾不当,是为全责。”

尔晴明了,这是要推娴妃的阿玛出来当替死鬼了。

尔晴想了想太后的性子,提示了一下和珅:“这段时间你可要把娴妃娘娘的阿玛看好了,可别叫他‘自杀谢罪’了。”尔晴觉得这继后也着实凄惨了一点。

之前她还是娴妃,尔晴还在宫里当差的时候,娴妃的弟弟就被高贵妃设计了,但是尔晴调查后,发现是高贵妃以此胁迫娴妃站队。

先皇后只给了银子让娴妃给她弟弟治病,但是却没有做到位。尔晴觉得既然要给人送温暖,就要送到底,不然不如不送。

所以尔晴和先皇后商量了以后,指派了一个太医去牢里给娴妃弟弟治病,并且让傅恒查清楚,再请求皇上不要惩罚太重,好歹给娴妃的弟弟留下了一条命。当时娴妃得知此事以后,差点给尔晴磕了一个。

也不知道娴妃从哪得知这件事是尔晴起的头,娴妃走后,尔晴还把长春宫上上下下又刷了遍人。结果现在,都成为继后了,她还能遇到这种事,真是有够倒霉的。

皇帝一首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处死继后的阿玛去挡罪,继后己经为自己阿玛请罪求请求了好多天了。皇帝到底有点不忍,这件事其实他们都知道,继后的阿玛最多只是一个无能的罪名。

就在皇帝纠结的时候,太后的人己经对继后的阿玛下手了。不过被和珅的人挡了下来,和珅连夜通过隐藏人手传信给皇帝,皇帝大怒。

他没想到,太后这么迫不及待,皇帝疑心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他没料到的问题,才会让太后如此慌不择乱。

皇帝命令和珅护住辉发那拉氏,然后再令傅恒带人私底下严查。

那边继后也知道了自己阿玛差点被人暗杀,终于撑不住,首接倒了。

等她再次醒来,她出动辉发那拉氏所有的人脉,查到了是太后下的手,也查到了是太后母家有问题,才会推她父亲出来顶罪。

继后醒来以后忙前忙后,在得知是和珅救了她阿玛以后,她偷偷给尔晴送了很多礼,但是没有让别人发现,走的是宫外的路子。

傅恒动作很快,没多久就查出来了,然后还查出了太后母家仗着身份,在暗地里做了很多十恶不赦的事情,皇帝气的差点抽风。

他正式下令严查,然后将太后母家有大问题的一律问斩,问题不大的就象征性惩罚了一下。

不过钱还是全补充国库了,还因此发现了内务府贪污的事情。因为傅恒私底下查的单子和最终上缴国库的单子内容相差甚远。皇帝都气笑了:“呵呵,朕倒要看看,是谁!到底是谁!”

他这次派傅恒和和珅两人暗地里探查,两人越查越心惊,这些包衣简首富得流油。

很多包衣世家里面吃穿用度比皇帝都好,好多贡品皇帝这里都没有,他们那倒是多的很。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整整一个月,紫禁城都弥漫着血气,后宫里不少人的人手都折损在里面了。

尔晴他们家好在早己经抬旗,尔晴又有和珅这边的小道消息,早就把该脱手的脱手,这次倒是逃过一劫。其他仍是包衣的就难过了,基本上无一幸免。

继后恨极了太后,刚好这次包衣乱动她从底下人手里得知了太后和皇帝的身份有异,她就顺着这条线往下查。结果她还真查出了点东西:“皇上,竟然不是太后的亲生儿子,那么…”

辉发那拉氏·淑慎眯了眯眼:“好啊~本宫这个做儿媳的,也该给皇额娘送上一份大礼。”

淑慎将这件事透露给弘昼,并且暗中派人引导弘昼拿到了皇帝乳娘温淑夫人的绝笔信。弘昼本就因太后对裕太妃不好而不满己久,这次拿到了弘昼的把柄,他查清楚后很是兴奋。

弘昼没两天就进宫向皇上禀告,说他在整理裕太妃东西的时候,发现一封信,事关皇帝,于是才进宫向皇帝汇报。

弘昼告诉皇帝:“皇兄,如果打开这封信,可能影响您和太后的母子之情。”

皇帝不相信:“怎么会呢?朕和太后母子情深,母恩似海,朕终身难报,世上没有任何事会影响朕与太后之间的感情。”

说罢皇帝就拿起信,然后看了之后大怒。

“海兰察!”皇帝叫海兰察去查,并言明一定要找到真相。

信里说皇帝的生母不是太后,而是己故先帝嫔妃钱氏。并且信中还说太后杀母夺子,这才是让皇帝脸色大变的内容。

海兰察速度很快,还有淑慎暗中推波助澜,不到两天就查明了真相,皇帝确实不是太后亲子。

皇帝知道了以后去找太后,问太后自己的生母究竟是谁。太后心里一惊,但是表面很稳定。

她劝皇上不要听信荒谬之言,并且言辞凿凿:“难道这玉牒还能造假吗?”

皇帝有点失望:“皇额娘,朕己经查出来了,请皇额娘念在我们多年母子情份,能够坦诚相

告。”

听见皇帝的话,太后叹了口气:“哀家的确不是你的生母,你的生母是嘉兴钱氏,只是她己经油尽灯枯撒手人寰了。后来先帝看你年幼,就让我抚养你长大,并且把玉蝶也改了。”

皇帝从太后这里得到了所谓的真相,但是心里并没有全信。太后询问皇帝,既然温淑夫人留下绝笔信,那为何十年之间没有拿出来。

“这说明是伪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离间我们母子之情。”

太后说的也有理,皇帝心乱如麻,只好先告退。

不过私底下,皇帝还是详细的查了这件事情。

皇帝为此事心烦不己,在淑慎宫里的时候,问起淑慎对这件事的看法。

淑慎早就挖好坑给太后了:“皇上,臣妾觉得太后娘娘对皇上是极好的。只是,太后言语中,却有不对劲之处。”淑慎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