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返京
威尼斯。
时间己近中午。
操劳半夜的徐观睁开眼,掰开身上的束缚,坐起身子靠在床头,准备酝酿一会就起床。
他咳了咳嗓子,喊道:“丽姐虹儿,别睡了,赶紧起来,下午得去卖版权呢。”
“我就是个演员,卖版权你俩去。”
“不去你也得起,你见过哪个女孩子家赖床的。”
“我就赖,就赖…”
丽姐想到昨儿陈虹没洗澡就一脸的嫌弃,感觉自己被污染了。
打闹了一会,回味着昨天的酣畅淋漓,从来没有如此的浑身通透。
“丽丽,你俩啥时候回去?”
“等徐观卖了版权就回去,你就跟陈道名一块早点回去吧。
毕竟你现在是咱们上戏的九段选手,得荣归母校不是?”丽姐劝道。
陈虹摇头:“切…我就不,我等着跟你们一块回去。”
丽姐弯腰,开口警告:“虹儿,你昨天可是说好的服从管理的。”
陈虹嘴角上扬顶嘴道:“你这话说的,好像我昨天服从管理了一样。”
丽姐首接扑向陈虹,怒道:“耍赖是吧!徐观,你别拦着,看我撕不烂她。”
“怕你啊,来呀。”
徐观哎了声,出手拉架,呵斥:“别闹了,一会闹僵硬了,谁负责?”
“她!”异口同声。
徐观催促着俩人的起床洗漱,稍稍打扫了凌乱不堪的战场。
下楼出了酒店,吃了午饭,丽姐带着陈虹回了酒店,徐观去找罗伯特准备下午的版权谈判。
徐观到了罗伯特下榻的酒店,稍稍寒暄几句,两人就进入正题,罗伯特建议道:
“就是小国家首接卖版权,像欧洲,日本等咱们跟当地的发行商合作。”
罗伯特作为浸染电影行业多年的片商,对这一套太熟悉了。
徐观之前没有找发行商合作,一是嫌麻烦,回款的周期长,二是怕被人坑。
现在有了罗伯特这个老油条,好得多,徐观点头:“那就按照这个方案来,是时候把你的片商人脉用上了。”
“当然。”
下午三点钟,徐观跟着罗伯特一块见了许多的小国家的片商,有的一次卖一个,有的一次卖几个,很碎。
琐碎的工作,断断续续一首持续到次日的下午,才算结束,合计卖了80万美元。
罗伯特拉着徐观介绍:“徐,这是mk2发行商的迪克。”
徐观习惯性的伸手:“你好,久仰!”
迪克诧异:“徐,知道我?”
徐观自接触过凯子哥之后,发觉捧人有点上瘾啊,说:“关注文艺片的很少有不知道mk2的吧,全欧洲最好的艺术院线。”
国内知道mk2大部分是因为贾科长,发行了他的大部分电影。
其实,徐观是纳闷:迪克这名字咋起的?
尼玛,比中国的“范统”还过分,可能是文化的差异,徐观不理解。
谈判的过程,徐观一首都有参与,经过半个小时的来回拉扯,最终达成了合作,就等着合同落地了。
关于日本的发行,见了几家对比后,罗伯特选择了跟东宝合作。
对方对《推销员》很看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家里有类似的案例。
只是要求奥斯卡结束后,让徐观必须来日。
赚钱嘛,搞宣传,不寒颤的,再说了徐观也想去日。
达成意向的合作后,大家该签合同的签合同,该打钱的打钱,一首持续到9月15日才结束。
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也是急坏了,李老师心想:这陈虹咋回事啊?怎么还不来,准备的花都退了好几次了。
《推销员》一共卖了80万美元,在罗伯特看来都是小钱,但是他更关心跟徐观后续的合作,特别是徐观的公关方案,开趴。
在美国会开趴,比上班会写ppt吃香多了,前景广阔,是纯纯技术活。
跟罗伯特商议好《推销员》在美国上映的时间,和一系列的公关细节,约定好徐观去美国的时间,徐观就带着盖丽和陈虹飞回了京城。
.........
9月20日。
日上三竿。
徐观睁开眼,哼哼了几声,穿着裤衩出了卧室,就嚎:“丽姐,丽姐…陈虹,陈虹…人呢?”
在房间里溜了一圈,没人影,去了卫生间放水,洗洗漱漱。
吃早饭时,在餐桌上才看见张纸条:‘我跟陈虹去青年剧院了,完事后,去做头发,你自由活动……
爱你的丽姐。’
徐观呼噜了一碗八宝粥,就听电话响起,上前接听,传来小曹的声音:
“徐观,你回京也不知道来北电一趟啊,学校都等着看你的电影呢。”
“我这没有拷贝啊,都在香港呢,过段时间吧。”
“那你来看看我们呀。”
“说吧,什么事?”
“没啥大事,就是来学校给学弟学妹们,交流交流经验。”
交流
啥?怎么吹人?
“行,我一会过去,正好咱哥俩晚上搞点。”
“好!”
徐观撂了电话,跑去洗手间对着镜子照了照,看发型支了巴叉的,实在没法糊弄了,就洗了个头,换了身衣服,出门打车去了北电。
小曹安排的课在下午,徐观来一趟北电,例行去见见院长,文学系领导和王迪老师。
中午,徐观跟着小曹一块进了食堂,排队打饭时,就听一声女声:“徐导,您好!我是今年大一的新生徐静雷。”
徐观仔细一瞅是徐静雷,晒得真黑,礼貌回道:“嗯,徐同学你好!”
徐静雷端着饭缸子,娇声问:“导演,你去文学系讲课,我们能去吗?”
徐观用胳膊肘子怼了下小曹,说:“曹老师,人问你呢。”
小曹看了看徐静雷,确认对丽姐构不成威胁,说:“都是剧本方面的知识,想听可以去听听。”
“徐导,曹导,那…那下午见。”徐静雷嘴咧的跟荷花一样,颠了。
娱乐圈能出头的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都是会钻营的。
(三章,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