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赤壁短片

自从那晚,老谋子说了想转型的想法,奥斯卡也结束了公关。*顽,夲?神¢颤~ ′首.发+

老谋子每天就窝在酒店的房间里,和韩山平讨论武侠项目。

至于说剧本,老谋子混那多年,认识的编剧忒多,一个电话招呼到国内,说了大概的要求,编剧就开始动笔写剧本。

老谋子对待编剧,是圈子里出了名的阔绰。

老谋子和韩山平也开始预设的阵容,就是准备把华语电影里的大腕都请一遍。

什么李莲杰,林清霞,张蔓玉,陈虹,刘得华等等,全部请一遍!

俩人除了吃饭和散步,根本不出门,一天平均下来得吸三包烟。

经过几天的核算,最终得到了约2000万美元的预算。

韩山平天生就是喜欢大制作的人,这项目简首掉到了他的心缝里,他哪肯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叼着烟站在窗前,满脑子的都是搞钱,一会是自己的西川乡党,一会是香港两地的合拍,一会是能不能从好莱坞弄点,再不济从徐观手里薅点也行!

为毛说徐观?还不是最近俩人在美国交流电影,每每遇到电影学院的老师和教授,他们张嘴闭嘴的就是徐观。

徐观在好莱坞拍摄楚门的世界,拉广告的丰功伟绩他们多多少少是知道点的。

广告商中有盖茨,百事,丰田,随便拉出来一个就不是韩山平这个小厂长能够首接对话的。!g+u+g+e\y/u_e!d?u·.?c.o?m·

别的不说,这时候的盖茨如去访华,接见他的人,韩山平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几次。

更何况,徐观在美国还不止认识一个比尔,还有更吓人的呢。

韩山平有时候都在想:自己以前对徐观,是不是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徐观要是知道韩山平这么憋着坏,肯定大骂:“大男人回了酒店,就各回各的房间,没事不要促膝长谈,容易出事,出了事自己摆平!”

......

佛州。

楚门的拍摄现场,徐观正在拍摄楚门的经典镜头,就是楚门出门给邻居打招呼的镜头,对方是一家三口的黑人精英家庭。

“各单位注意,各就各位,艾克神...”

楚门出了门,很机械的对着镜头,咧嘴一笑:“早上好啊!假如再也碰不到你们,那就祝你们早上好,中午好,还有晚上好!”

楚门的台词说完了,邻居家的回应却出了卡顿,大人是没有问题的,都是找的专业的龙套,问题出在小女孩的身上。

“咔,歇息片刻,再来一遍!”

徐观让扎克过去协调,等了片刻,准备妥当,又开始开拍。

轮到小女孩的又出问题了,她是被女演员抱在怀里的,一到小女孩就卡壳。

黑人女演员急的捏了一下小演员,小演员就哭闹着撂挑子不干了。~x!t¨x′x-s′.~c^o,m*

徐观虽然有两个孩子,但他也不会哄啊,最后还是金凯瑞有耐心。

他抱着女孩在片场溜达了好几圈,往嘴里塞了几颗糖,才有惊无险的拍摄完这个镜头。

稍作休息,徐观接到了老罗的电话,说是让徐观最近安排好拍摄,请好假,25号要到洛杉矶参加奥斯卡的颁奖典礼。

徐观挂了电话后,看看拍摄计划,就开始了连轴转模式,争取在去洛杉矶前,多拍摄几个镜头。

徐观在佛州连轴转的时候,老王在河南也开始了自己的赤壁大业。

赤壁的短片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也是请的赤壁专家组论证过的。

新乡市,河南的new york。

地处晋豫交界处,赤壁短片的第一个镜头选在这拍摄。

这天。

阳光正好,晴空万里。

老王带着摄影组和几个专家,登上了上午峪的观景台。

站在巍峨的太行山上,看向河南,一望无际的是沃野千里的大平原,满眼皆是绿油油的小麦。

自幼长在南方的老王,哪见过这样的场景,手搭凉棚,看向远方,满嘴都是卧槽牛逼!

专家们对自家的地大物博的那种特殊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笑问:“王导,在香港见过这般奇景吗?”

“嗨…别说见,就是做梦想都想不到世上还有这种地方啊!”

老王对眼前的景色喜欢极了,嘴里不停的喃喃道:“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皆要逐鹿中原,恐怕就是看了此景,压抑不住自己啊!”

“哈哈哈,那王导可得好好的拍,让更多的香港人看到眼前的奇景!”

“对对,那咱们也别闲着了,来来,咱们合计下怎么拍!”

“好!”

老王从来都不是个省油的灯,看见自己喜欢的,那就是往死里的烧胶片。

当天,老王把带的胶片拍的一干二净,只得下山重新取胶片。

次日,老王更过分,拍完了带来的胶片,首接不回去了,在山上驻扎了下来,让助理下山取胶片。

一个逐鹿中原动机的镜头,老王硬是拍了一个星期。

下了上午峪,开车来到了许昌,也就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

在许昌主要的镜头就是校场点兵,是整个短片难得的大场面,也是八一厂的拿手好戏。

拍摄这样的大场面,组织很重要,排练也很重要,前面的准备工作做足了,后面的拍摄就水到渠成了。

老王带着墨镜登上了搭建的点将台,放眼望去,旌旗蔽日,数万曹军身披铠甲,手举兵器,列阵如林,看的老王肾上腺素爆棚啊!

他心想:这才是男人该拍的电影,以前拍的都是啥玩意啊!

一个幽暗的房间,打上暧昧的黄光,一张凌乱的小床,一个男人侧躺着身子,怀里搂着另一个男人!

我呸…

点将台下的士兵,都是从附近的村庄和乡镇请来的村民。

这年头出门打工的人,还不像后来那么多,也正值农闲,村民们就当赶会凑热闹,顺便还能蹭顿吃的,领十五块片酬。

有组织就得有纪律,站在队列排头的都是附近村上的退伍老兵,维持着纪律,按照要求操练着村民。

前段时间,八一厂的老导演肩扛着军衔征召他们,他们没有不允的道理,反正也不吃亏。

一老兵,因为有着常人没有大嗓门,被破格提拔为曹魏的将军。

此时他正站在排头,对着队列喊:“注意了,来来,跟我我喊!”

“好!”

“踏平江东!”

“踏平江东…”

“丞相必胜!”

“丞相必胜…”

山呼海啸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站在点将台的老王,情不自禁的拔出腰间的倚天剑,挥舞着,跟着吼道:“踏平江东…丞相必胜…”

等吃饭的时候,一专家问老王:“王导,你是上海人吧?”

“是呀!”

老王这才反应过来,笑骂道:“特么的,喊了一上午要踏平的江东鼠辈,竟然是我自己,真槽蛋!”

(五一可有没放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