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出头鸟轮着当

官家并不是太后亲生的,是先帝嫔妃生下后,太后将其抱过来抚养的。

先帝宠爱当时身为皇后的太后,对于她抚养的皇子也爱屋及乌,册封为太子。

然天不假面,四十有五而驾崩,太后临朝称制,执掌朝政,今已有十年。

官家已经成年,太后仍然把持朝政,且朝中泰半大臣是支持太后的,各部都有太后的党羽。

官家要想亲政,唯有太后在各部的势力一一拔出。

剪除掉殿前司都指挥使,这是第一步。

姚厺琯任殿帅,执掌禁军多年,但是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但他为人骄恣,仗势欺人,这就成了拉他下马的弱点。

御史台、谏阁执掌朝廷的讽谏,只要谋划一场,借台谏上书弹劾姚厺琯,官家便可趁势撸了姚厺琯的职位,从而换上自己的人。

御史台的第一、第二把手是太后重用的大臣,谏院的左右谏议大夫也是太后提拔起来。

官家想要在谏院培植自己的人,年轻且直性的韩淙是最好的人选。

韩家是世家,背靠崇王府,朝中有不少的门生故吏,又不曾与人为朋党。

要拉拢韩家,韩淙是最好的突破口。

官家语声平和,“韩淙是把利刃,卿觉得他可否为朕所用?”

李持安平声回复:“官家,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他用他,朝臣自然就会知道他是谁的人。”

官家赞许地轻笑:“卿若为文官,三司两府亦可坐得。”

李持安微笑道:“臣心思纯净,只会武人至诚,若官家送臣去当文官,三司两府那些老狐狸不知道会如何把臣片成肉片。”

“朕以前说过,隆之以虚礼,不若推之以至诚。”

李持安欠身恭敬道:“所以臣甘愿为官家驱使。”

官家嘴角微微一扬,“卿待朕赤忱,朕有一事犹豫不决,还望卿给个建议。”

李持安拱手,敛眉垂目,十分恭敬,“但请官家分付。”

官家取出一份剳子,递与李持安。

李持安看着官家要给他看的厚厚的剳子,犹豫要不要接。

“卿但看无妨。”

“臣冒犯了。”

说着这一句,李持安接过官家手中的剳子,才展开,长长的扉页掉下,碰到他的红色袍裾。

那个臣子写的,写得这么真诚。

写的又是什么事,值得耗费诸多笔墨。

李持安重新叠好,只见首封上写着“论三馆用人疏”六个字。

这字铁画银钩,颇有几分颜筋柳骨的风范。

这字迹很眼熟,倒像韩淙的字。

李持安展开一看,只见剳子上写着:

臣淙言:闻国家之治,以人才为先;人才之选,以公平为先。窃见太祖自立国以来,建三馆以纳天下之才,此乃朝廷选贤任能之盛举也。

然,臣近日闻有臣工上奏,言三馆用人之弊,臣深以为然,故不避浅陋,冒死上陈,望陛下明察。

……

果然是韩淙写的!

整本剳子看下,李持安只觉得脑袋有点发昏。

洋洋洒洒四千多字,论述三馆用人之状、危害、解决办法,为了能是自己的文书更具有说服力,还旁征博引。

就只是为了说清三馆不宜选用恩荫子弟。

三馆是指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

韩淙这篇奏疏,是要绝了世家大族、皇亲贵戚后代考恩荫入仕的机会。

果然是文人,狠起来,连自己后代求官的机会都给灭了。

朝廷冗官问题越发严重,很多光拿俸禄不办差,这就造成冗费问题。朝廷支出多,赋税就得增加,赋税加重,百姓就得苦,百姓受苦,天下就得动荡。

官家早就想要废除恩荫,韩淙这篇奏疏正中他下怀。

朝廷选拔人才,除了科举、武举、制举等途径,便是恩荫为官。

高位官员致仕后,会在圣节上奏荫补子弟位官。

他并不是通过正常的科举或者武举进入仕途,而是恩荫为官。

李家是公爵之家,父亲又是朝廷重臣,祖父在几年前上书请求官家,准许他恩荫入仕。

受恩荫做官后,他只是一介食俸禄的清闲自在小官,跟着巡街司处理城中各种微末小事,如某个商贩抬价,某家酒肆兑水卖假酒等。

而巡街司主司看他能干,还懂刀枪拳脚,就把他推荐给巡防营,之后官家下令挑选精壮入皇城司。

他从中脱颖而出,没几年就从一个小小的刺探员升到探事司主司,官位正六品,现在是正五品的副使。

他是靠恩荫入仕的,官家拿这篇奏疏问他,其意不言而喻。

他若赞同恩荫入仕,官家怕是马上卸了他的官职。

他若否决恩荫入仕,话一传出宫外,整个汴京的达官显贵比引他为仇敌。

官家用了韩淙这个出头鸟,现在到他当出头鸟了。

给官家办事,出头鸟轮着当。

官家见李持安看完了,重申问题:“卿如何看?”

李持安合上奏疏,将其搁在案上,两手按放在膝上,身子微躬,敛眉垂目,一副恭敬严肃的样子。

“韩司谏所言,确实属实。”

被人仇视总比丢官好,韩淙都如此说了,他只能跟着韩淙走。

“近年来,人们视三馆为搢绅华途,三馆用人益轻,三馆是朝廷藏书和典籍修纂之地,不该为贵游进取之阶,请严人才之选。”

官家的眼神露出赞许的意思,但又有些惋惜。

他需要一把锋利且勇往直前的刀!

他希望李持安能借着韩淙的这篇奏属说出彻底废除恩荫,但他没有明确说出来。

这话说的,只有三馆可以绝恩荫,其他的地方还可保留恩荫。

从前的李持安,性子一如韩淙,有话直言不讳,现在竟然学会委婉圆通了。

为官才几年,从前的锐利都被磨平了。

官家说:“雨雕琢山石而为峰,水磨砺砾石而成圆,卿以为峰利、圆钝,何者为好?”

李持安自然知道官家话中的意思,他是用这话比拟他呢。

李持安欠身回复:“峰利为攻,圆钝为守,各得其用。”

“人有所长,各得其用,不错!”官家抬眼看向李持安,“朕更希望,朕所用的人,能守亦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