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烽火燎原

第五十八章 不收钱

  “可是玉霄山的道长?”老妇人眯着眼打量众人,苍老的面容上浮现出热情的笑意。

  苏瑾正要付钱,老妇人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我们这些都是普通药材,玉霄山上多得是,哪能收你们的钱?”

  “婆婆误会了,”苏瑾解释道,“我们确实需要这些药材。”

  “年纪轻轻的,可不能乱花道观的钱。”老妇人坚持不肯收。

  苏瑾见劝不动,从袖中掏出几张符纸:“那就收下这些护身咒和求财符吧。”

  老妇人笑眯眯地接过,分给身边的孩子们。两个小家伙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符纸,眼中满是欢喜。

  离开时,苏瑾又让人送去一石大米。看着小乞儿依依不舍的样子,她温声说道:“多谢你上次送我饼子,我是讲缘法的,你帮过我,我自然也要帮你。”

  “希望我以后也像姐姐一样,能帮很多人。”小乞儿眼中闪着憧憬的光芒。

  “不如向三玄山神许愿?帮你达成愿望。”苏瑾建议道。

  “嗯!好的!”小乞儿脆生生的答道。

  送走小乞儿后,仙境中响起清脆的提示音:功德+10。

  苏瑾嘴角微扬,转身对众人说:“走吧,去找四师姐。”

  来到药铺,清微正在采买药材。几大包药材堆在柜台上,掌柜正在认真称重。

  赵小涧看着清微毫不犹豫地付了几十两银子,忍不住凑到微宁身边小声问:“你们道观这么有钱?”

  “这是必须要花的钱,”微宁一脸理所当然,“每旬我们都要泡药浴的。”

  药材买齐后,一行人转向县外的含章窑场。这里以烧制瓷器闻名,大小作坊林立,街道上随处可见带着泥土气息的匠人。

  刚进村子,就有人围上来揽客。但听说是要烧制神像,大多数人都悄然退开了。最后只剩下两家姓余的匠人愿意接这活计。

  两位匠人仔细研究了图纸,眉头紧锁。年长的余匠人建议道:“不如改成坐像如何?这样能增加成功率。”

  “立像更显威严。”清微坚持己见,一口报价一百两。

  两位余姓匠人面面相觑。这价格确实不低,但神像工艺复杂,需要极其精湛的技艺。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他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完美完成。

  正在他们犹豫之际,清微又补充道:“若是能做得完美,另有重谢。”

  年长的余匠人眼前一亮:“敢问道长,重谢是?”

  清微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清心安神的药丸,可解百毒。”

  两位匠人眼中放光。这种药丸在江湖上可是价值连城,比真金白银可值钱多了,没想到今天能见到真品。

  “别议价了,”赵小涧催促道,“赶紧定下来开工要紧。”

  两家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年长者一咬牙:“好,这活我们接了!”

  清微从袖中取出一沓银两,转身跟赵小涧说:“小井这孩子暂且留在你们这里帮衬,有什么事让他回来问我便是。”

  赵小涧立刻向两位师傅深深鞠躬,沈墨沈泰对视一眼,不疑有他。

  “既然如此,那就跟我回去吧。”沈墨打量着赵小涧瘦小的身形,语气和善了几分,“我家地方宽敞,住下绰绰有余。”

  赵小涧犹豫着抬头,目光在清微脸上逡巡,既有期待又带着惶恐。清微微微蹙眉,将他拉到一旁。

  “听着,”她压低声音,神色略显严肃,“我答应了你爷爷照看你,但能否在这里站稳脚跟,全看你自己。做事要机灵,要勤快,没人会嫌弃一个聪明能干的人。”

  赵小涧眨着一双大眼睛,脸上写满茫然。清微见状,语气不自觉柔和了些:“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小男孩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多谢清微道长,我一定好好干!”

  清微从袖中掏出十文钱塞给他:“记住回家的路。若是受了欺负就回去,青云县又不是只有这一个窑场。”这番话让赵小涧眼前一亮,挺直了瘦弱的脊背。

  一旁的苏瑾看着这一幕,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她从荷包里数出十文钱,又取出一枚绣着金线的护身咒:“钱你且拿着,这护身咒一定要随身戴好。”

  微宁微虚见状,也纷纷掏钱。赵小涧捧着这些意外之财,憨厚地笑了:“我还没开始学手艺就赚到钱了。”

  “不是白给你的。”微宁板着脸,故作威严,“等你以后赚钱了要还。”

  赵小涧正要掏钱,微虚连忙拦住:“留着吧,没准什么时候就用得着了。”

  “这可是我这个师叔祖给的见面礼,”苏瑾指着护身咒,语气温柔,“你得好好戴着。”

  微宁立刻改口:“那我的钱也当是见面礼好了!”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你真想当我师父啊?”赵小涧无奈地看着她。

  “有什么不可以?”

  赵小涧摇头,一本正经道:“等我学会了本事,回头教你,咱们互为师徒。”

  微宁轻哼一声,故作生气地别过脸去,眼角却悄悄弯起。

  待沈墨处理完细节,便要领赵小涧离开。清微最后叮嘱道:“明后天送图纸时,会给你带些衣裳来。”

  马车缓缓驶离,扬起淡淡尘土。微宁望着远去的背影,忍不住担心:“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适应。”

  进城后,清微带着几人采买物品。她虽不擅砍价,但每每冷着脸站在摊位前,开价一出,小贩们便忙不迭应下。若有不应的,她便转身就走,反倒让小贩们追着喊价。

  一路采买下来,众人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苏瑾怀中抱着那只黑猫,转身去了递宝坊。伙计见她进门,笑着招呼:“今日的信刚到,且让我找找。”

  片刻后,果然翻出一封颇为厚重的信件。苏瑾接过,指尖微微发颤,迫不及待拆开。三卷信纸轻轻滑落,她先拿起父亲的信件。

  信中说她寄去的方子救了二弟性命,两个弟弟都想认识开方之人。字里行间透着谨慎,显然是有所顾虑。再看大哥的信,字迹竟被泪水浸湿。苏瑾心头一紧,忙去看二哥的信,却见泪痕更重。

  她不禁莞尔,原来是兄弟俩感性了些。将三封信小心收好,苏瑾抱着黑猫走出递宝坊,午后的阳光温暖地洒在她身上。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