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扶苏的安民告示,如同春风化雨,迅速传遍了江州城内外。榜文前,围满了忐忑不安的百姓,识字的人大声念着,不识字的人侧耳倾听,脸上表情变幻不定。

“既往不咎?真的假的?”

“巴家倒了,咱们……咱们还能有活干?”

“去官府登记?官府会要咱们这些给巴家卖命的人?”

议论声嗡嗡作响,有疑虑,有观望,但更多的是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茫然。告示的效果初步显现,至少,预想中大规模的恐慌和骚乱并未发生。那些原本依附巴家的盐丁矿徒,大多选择了暂时蛰伏,等待着官府下一步的动作。

郡守府内,扶苏看向垂手立于堂下的周琰和范目,“周郡守,范从事,巴家在巴郡的产业,可有详细的账册或记录?”

周琰连忙躬身:“回公子,巴家账目繁多,且内外有别。官府存档的,只是其明面上的部分产业,多有隐瞒。至于那些私矿私井,更是从未入册。下官已命人将郡府库藏的相关卷宗整理出来,只是……”他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恐与实际相去甚远。”

范目接口道:“公子,巴家核心账目,历来由其族中亲信掌管,外人难以窥探。不过,下官已将从巴家祖宅查抄出的部分账簿和契约文书汇总,或许能窥得一二。”

“拿上来。”扶苏吩咐道。

很快,几名小吏吃力地抬着几只沉重的木箱走了进来,箱盖打开,里面堆满了竹简和布帛,散发着陈旧的墨香和一丝霉味。

张苍眼睛“唰”地一下就亮了,也顾不上礼仪,几步就冲了过去,随手拿起一卷布帛账册就看了起来。

看得是眉飞色舞,嘴里念念有词,时而惊叹,时而皱眉,手指在账册上飞快地比划着,心算速度之快,让旁边的小吏看得眼花缭乱。

苏齐凑过去瞄了几眼,打趣道:“张府长,看你这架势,是打算把巴家的家底都算出来,然后跟陛下报功请赏?”

张苍头也不抬,没好气地说道:“你懂什么?这叫‘度支’!国家大事,钱粮为本!南征大军几十万张嘴等着吃饭,北边匈奴虎视眈眈,长城还得修,驰道还得建,哪一样不要钱?巴家这笔横财,要是能充入国库,那可是解了燃眉之急!”

他说着,又拿起另一卷竹简,越看眼睛越亮:“公子!公子您看这份!这里和巴义献的地图上的几处盐井和矿山能对得上!”

他几步走到扶苏榻前,将那卷竹简展开,指着上面的标记,声音都有些颤抖:“公子您看这里!这处盐井,标注的预估年产,竟是官府记录的五倍不止!”

张苍越说越激动,他拿起算筹,噼里啪啦地拨弄起来,嘴里快速念叨着数字。半晌,他猛地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公子!若是……若是巴义这份记录属实,再加上巴家那些明面上的产业,全部拿回来,善加经营……每年至少能为朝廷增收……增收……”他深吸一口气,报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数字,“至少一亿钱!甚至更多!”

一亿钱!

这个数字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边。要知道,整个大秦帝国一年的赋税收入,也不过八十亿钱。巴家一家的产业,竟然能抵得上帝国岁入的近八十分之一?!

就连一向沉稳的王贲,呼吸也粗重了几分。若是真有如此巨额的收入,诸多困扰大秦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