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秋收
天黑前,纪运没首接回家,而是沿河边而下,来到之前沉放鱼篓的地方,从草丛里扒拉出线头,慢慢收起鱼篓。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从绳子上传出那股鱼儿撞击鱼篓的抖动感,让人好生期待。
提到岸边,解开一看,两条大红鲤鱼,目测每条都是五斤往上。扔进半块吃剩下的面圪塔,又重新把鱼篓扔回水里去。拎着两条大鲤鱼就往家走去。
要说为什么有那么多鱼呢?物资极及短缺的年代,人们哪来那么多油水做鱼吃呢,再者也不太会做。至多也就河沟小水弄些小鱼小虾回去水煮什么的。主打就是一个熟了就行。有更甚者火烤半生不熟的就下嘴了,哪有什么色香味俱全那么讲究。没有后世那些疯狂污染,有水就有鱼,还不少。时间一长,大鱼就慢慢多了。
刚进门,后边那对哼哈二将就尾随过来了。
“昨儿没在家?”老七就问。
“没,出去了一趟。现在你俩知道自己都需要干什么了吧!”纪运说了一嘴。看了哥俩一眼就往堂屋里去。那两货对眼就自己分工了,老七担水回来收拾鱼,老九往厨房煮米饭。
眼下吃水都需要挑着水桶去河边挑水回来吃。哪怕是龙城,那也是挑水喝。城里还有一种营生,挑水卖。从河底挑上两桶水上到岸边,有人来买时,就往客户家送去。没有水井那一说。城里亦是如此,乡下山村更是如此。农耕文化都是沿着河流走,村庄离水源都不远。
这两货这次处理的鱼儿还行,做的红烧鱼,入味三分。总算是开窍了,没像上次那样糊弄人,要不然还真的又白瞎了两好鱼。
怎么着也得是吃鱼得有鱼味儿不是,不能除了鱼腥味之外,别的味儿什么也没有。上次都不知道这两货是怎么弄的,弄的那叫一个无语。
三人吃完饭,坐在院中间。纪运突然想起后世吞云吐雾的那种感觉来了。特么的,在城里怎么就想不起买些卷烟来呢。村里倒是有烟,自己种的旱烟,那劲儿太大,享受不了。
“今儿老甲那老家伙到处找你来着,好像是要问你所说的要卖家产这回事。”老九说道。
老九这货跟老甲是不对眼。原因就是老甲坑了老九他父亲,要去一半的土地。大哥坑西弟,这老阴货干得出来。故而老九对他是不待见。
“是有这么回事儿。我是这样想着,现在就我一人了,祖上分下来的,也就我家的还保持原数,你们的多少都让这主给坑了。明面上不敢对我有小动作,可背后难防啊。”
“这不上回老八也在这儿,我跟老七说来着,想卖了,让老七帮找买主来着。”
纪运一推二五六,来了这么一说。信不信就看他的了。不信也得信啊,这家伙从来不瞎说八道。
这可是土地啊,万一自己给错过了,卖给了别人,那不得后悔死。这一片地,就算这家伙占的地方最好。
“真卖了呀?大运。”老七说道。
“先这么的吧,不急。眼下咱们得先弄点钱,再收收地里那些东西。再看看能不能再种些什么,在来年种地前能收的东西。这些才是正经事儿。”纪运把话题给引开了。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如果给你们一头大野猪,你俩最快能几天卖完?”纪运对着这俩问道。
“半天就能卖了,我知道有人要。”老九激动的说。
“行。收完地里的东西再研究这事。”
纪运也懒得再继续这个话题。
接下来的几天,纪云后山放牛。傍晚带着一担柴火回来,其他多的柴火全让纪运放在空间里给带回来 。日子一日重复一日,倒也挺有规律且很有趣。
地里的稻子可算能收了。磨好镰刀,纪运奔着自家那块田去。田里的水早己放干,泥土干的都己发硬。穿布鞋在里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年代的特色,收庄稼纯人力。偶尔使用畜力帮忙。能使上畜力的前提条件是你得拥有牛或者马,不然你只能空想。像一些地主老财家,还不让使用畜力,全部是人力干活。
主打就是一个肩挑手拿。同时还得防火防盗。胆大的盗用工具,大面积的弄走,胆小的盗,在地里把你家稻穗撸下来,把稻子弄走。前者人多,离村庄远的地方常有发生;后者人少,单干或是几天,没地方折腾或是本身就懒,只想撸些就得。
就这水稻而言,在岭南这地域。秋收这地里,差不多是全收。全收就是贴着地皮割掉,弄下稻谷后,剩下这稻秸秆留下堆成垛保护起来。用处可大了:家里有牛的,当干草冬天里喂牛;也可以当柴火烧水做饭;也可以铺在床上当床垫。会手艺的搓成草绳,或是做草鞋;或是盘起来做草凳子。或是剁碎和在泥里,弄模放出泥砖来,砌房子用的泥砖。
农家没有废物。主打就是一个百变多用,物尽其用。最后都得变成肥,又回到地里去,发挥最后的作用。没有什么化学品,地里能用到都是自家攒下的那些农家肥,再多就是一些石灰或是大粗盐。
纪运是离地二寸高处下的刀,割倒的稻秆平铺在身后。在哪晒不是晒,这天气,放倒在地里也是
一种晒。纪运是这么盘算的,自己一人收这二亩半,怎么着也得好几天,先放倒,在地里边割边晒。最后弄成捆挪到晒谷坪去,用牛拉动那石磙转圈碾压脱粒。
周边几个村都没人敢像纪运这么玩,都是割多少弄走多少,更有者把大木箱什么的拿到地里,割下一把就往箱里摔打,利用摔打方法把稻子脱粒下来,稻秆子就扔地上。主打一个到手入家为安,浓浓的防贼防盗情。
纪运低着头,挥动镰刀收割着。幸好本主身体还比较强壮,原主那身体更是强壮,穿越过来,继承了原主强壮的身体,倒有点不好意思了。奔着割倒一半的打算去,傍晚还得在边上搭个小棚,挡挡露水什么的。晚上就睡在边上看着。识趣的人是不往这边靠近的。这家伙有枪,真下死手的那种。这家伙不抢别人的己经是最大的老实了,反过来抢这主的,那是作死。
边上就是老九家的,再入南就是老七家的。这两家也学着纪运那样,先放地头晒,不着急往回弄。这下就有点意思了,跟自己学啊这是。自己可干不过这两家啊,人数都快成人家的零头,哪有可比性的。
吃完晌午饭回来,纪运把晚上搭棚用的东西也带来了。准备下午弄完后就搭个小棚,晚上就睡这儿守着。
没到傍晚就全割完了。这也太痛快了点,往年都不曾发生过的事儿现在发生了。要不是掐在腿上是真疼,都以为自己在做梦。
原先边上的大叔家,二叔家(也就是老九,老七家)全员过来帮忙了,一下子涌入十人帮忙,还能不快吗?但只有一点,这两天守夜的活就全靠纪运了。行吧,大伙高兴就好。招呼上那对哼哈二将奔着河边去,没鱼也得有鱼。
连晒了三天,干的己经差不多。从山边那拔来一大捆的茅草,坐在地头上拧那草结。拿出20到30根(大概数,小手指般粗就成),尾部少半截拧到一块,顺着一个方向拧,就得到一根草绳。明儿打捆就靠这些草绳了。前期工作要有必要有所准备的。反正目前地里就剩下自己家的了。
趁着天黑,放出一头小野猪。这也是空间里里最小的一头。招呼来那对哼哈二将,让他们两家看着收拾瓜分得了。反正纪运是不好这口。漏点给他们,自己这活也就轻松了。至少,明儿一天时间就能把地里这些粮食全部弄家里去,进了家,那往后就好收拾了。
第二天没半天功夫,这稻秆全给弄到大谷坪上,都给抖散在地上,静等着牛拉石磙子入场转圈了。
人类是聪明的。这石磙,是整块大石块经过加工得来的。好几百斤一个,大的上千斤。石匠先得找来一块大石,量出尺寸,先找到中心线,中心点,之后用小锤,凿子凿修成一个圆柱体。在两头中心点开凿两个小眼,安装轴心用。之后才整修,修成一头大一头小,这样方便省力的转圈。平面是不行的,把石头立起来,再凿凿沟面,弄成跟屋顶瓦面那样,这就算成了。
小头在里,装上轴心,安上架把。套上牛就能干活了。这里边也就带着点点小技术活。两边绳子一样长,转的就是大;里侧绳短,转的圈就小;里侧绳比外侧长,那是起首线。
不得不服啊,人多就是好做事。这不,不到一天功夫,全部弄好了。感觉没什么费力就全收拾好了,就连最后剩下的那些碎沫,都让老七帮给扛回去扔牛棚里垫牛脚下了。经过牛儿一冬天的踏踩,来年也就成了肥料,又回到地里去。
院里待了会儿,聊了会儿八卦,众人纷纷起身各回各家。比起纪运这的鲤鱼,他们更喜欢回家吃肉啊。没办法啊,最近是吃到一些大鱼,小鱼时常能吃上,但是,肉,大半年没尝到了,还是回家吃自己的那锅去。主要还是肉的油水比鱼的大,吃起来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