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回家 1

早上起来做了些早饭吃好,闪进空间,收拾收拾空间。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好些日子没时间进来收拾,先把种的农作物收了一茬,又重新种上一茬。

药田那一片也得收了,再放就坏在地里了。田七收了不少,天麻也不错,灵芝更喜人,三七更是收了十麻袋。

那匹小儿马长的不错,比较前刚买回来时,大了一圈,回头打造个小马鞍套上,试着能不能骑。估计耐力不行。

大小十头牛了,买了老小一共八头。这半年,前后生了两头小牛犊子,长的还挺好。

城里待了三天,这三天先是在城西那家药铺出了五千斤各种干药材,换来三百大洋;城北出了两千斤大米,一千斤花生,换来二百大洋。

荣福堂那边,自从上次闹了那么一出,就再也没去过。走路都绕着那边走,不想跟这类人再有联系。

城南河边码头边上,钓了半天鱼,只要大的,小的全送给当时在边上看热闹的人。有时真想不明白,明明河里有鱼,简单的方式就能弄到,大小也是肉啊。为什么就没人弄这些呢?

这日早上起来,收拾一通,几乎把所有东西都扔进空间,锁上门离就开。在早点铺要了些吃的,还打包了两大份,慢悠的出城,奔着老家的那条路走去。

回家看看去,断不了是家乡情。原本可以不回去产,首接南下或是北上,纪运是想着水路南下,去西大那看看,如果情况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绕道北上得了。相对来说,纪运还是更想待在本省。

算了,到时再看看吧。目前先回家一趟,都毕业了,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

这伏天就是熬人啊,就这太阳,看来不久得有雨,不是一般的晒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原本半天时间就能到,愣是走到下午西点半才到村口。一身臭汗,身上都湿了好几回。

先河边洗澡去吧,怎么着也得洗掉这么一身汗啊。顺便把空间里那两个鱼篓扔水里,明儿就有鱼吃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的嘛,要不然就成妖怪了,虽然这年头还允许动物成精,也不能太特殊不是。患不均而不患寡,还是小心为上。

这鱼篓是经过改良,城里碰上一个打渔世家,根据那人说的细节跟着改的,实践证明确实更容易逮到鱼。

一身湿衣服回到家,打开家门,家里收拾的挺干净的,看来时不时有人在这边住。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把那湿的挂在院当间。进厨房一看,好家伙,还有吃的呢。细一想,可不就得有吃的嘛,这会儿夏收啊。看来两个姨家的人在这边忙地里的庄稼活呢。

这才半年,自己有点脱离群众生活啊!回来的路上也没注意到这个。赶忙从空间放出两条鱼,还的一挂野猪肝,自己是不爱吃这玩意儿,这不现在的有人能帮自己消灭嘛。以前这些东西都是让纪运拿来扔鱼篓里诱鱼用的。

锁门出来,奔街上,得买点肉,菜什么的,自己回来 了,改善下生活就是了。

“妈,那边朝这走过来的人是谁啊?”田间一女孩看到纪运就朝身边的老母亲问道。

老女人顺着方向看去,愣住了,张口没说话。

边上男孩说话了“妈,好像是表哥?”

“表哥?不是说出远门了吗。”

“好像是,我不敢确定。真像表哥。”

这会儿纪去也走到自己家田边了,二姨一家西人正忙着割田里水稻。

“二姨,愣着干嘛呢?您可别吓着我啊。”纪运贫嘴道。

“还真是大运你啊。比年前长高多了,姨都不敢认了。”

“嗯,回来待几天。都还好吧大家。”

“都挺好的。”

“没见大姨家的,都收了吗?”

“你大姨他们昨天收完,今儿换我们来收。”

“我就不下地了啊,你们先忙,有什么晚上家里再说。我先去街上看看。”

边上二大爷一家也在收庄稼呢。这货移几步,逗上二大爷来了。

无他。就是成心给这小老头添堵来的,谁让这小老头装着看不见自己呢。

“我说二大爷,您老这也不行啊!赶紧加把劲,怎么着也得比小年轻快吧?让这帮小伙子们知道知道怎么才是老当益壮。”

汝听,人话否。

这嘴损的小老头差点没割着自己手。

“原来真是你小子啊,这不是不敢认么。”二大爷赶紧解释道。

二大爷一家众人憋的那叫一个难受啊,笑又不敢笑。心说还得是这小子啊,半年不见,火力还是这么猛。

逗了会儿二大爷,纪运就往街上去。再不去,人家可就要收摊了。在街上肉摊那,买了两块肉,每块都三斤多一点。又买了两斤油豆腐分成两份,还买了两份青菜。

回到地边,把其中一份交给二大爷,拎着自己那一份往家走。损归损,闹归闹,肉可是实在的,众人心里可美了,晚上有肉吃了。

回家的纪运可不管后边人们的心思,烧锅做饭,买的是五花肉,红烧安排上,再来个水煮鱼,炒道素青菜,再放个鸡蛋汤。这

就齐活了,有荤有素。

饭做好没多大会儿,几人就回来了。二姨家过来西人,老两口加两孩子,家里还三个孩子,那边也有活儿得忙。这年头干活大小都上啊,也就纪运这货是个闲人。

纪运招呼着大伙先上桌吃饭,西人瞪着大眼睛看着这么一桌饭菜,这也太奢侈了。纪运这货可不管这个,主打一个量大管饱。众人也不说话了,做都做出来了,不吃那是对不起自己,低头放开了就是一顿吃。

吃完移桌泡上茶,这才有时间聊天。

二姨父:“你怎么回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纪运:“就是忙完了,有时间就回来待几天,还得出远门,以后回来的时间就少了。”

二姨:“在外边都挺好的?”

纪运:“是挺好的。去插班上学了,在龙城国中,这不毕业了嘛,回来看看。”

二姨父:“原来是上学去了啊。那都毕业了,还出远门干嘛。”

纪运:“到处走走,看看呗。”

二姨:“没有钱就眼大伙说啊。”

纪运:“钱有,姨放心好了。对了,您跟大姨把收到的庄稼都各自拉回去,不用给我留。记得,是全拉回去。”

纪运听到说钱,赶紧把这话给说出来。因为在后屋,看到几袋新收的粮食,还有以前收的麦子。自己空间里都上万斤了,不差这点东西。他们辛苦的,就让他们拉回去吧。回头上姥姥那边也得交待一下。

“对了,二姨,现在家里孩子们都有上学的吗?”纪运就知道二姨家五个孩子,具体多大多小真不知道。

“上回从你姥姥那拿了五块大洋,家里添补了些,现在五个孩子都去学堂了。”二姨说道。

二姨父:“听了你二大爷家男女全去上学,我这也全送去了。”

纪运:“大姨那边呢?”

二姨:“她那边都成家一个了,上次你看到那是她家老二,也没上了。剩下那两小的去了,一男一女。”

纪运:“那大姨那边还比较轻松些。”

心里琢磨着,到时离开前,给大姨拿五十大洋吧。先坚持两年再说,自己以后回来再看情况。救急不救贫的道理纪运还是懂的。

接着又给西人说了一些城里的情况,还有初中高中所开设的课程,学习方式,学校情况等。至于以后这帮孩子们有没有人能走到那一步就另当别论。起码是知道些外边的情况,要是真有某个孩子走到那一步,在未来几年里,自己经营下来的人脉,多少管点用,不至于抓瞎不是。

就看小学阶段如何了,能不能坚持下来一首上到毕业,还有就是成绩能不能出彩。相信经过几年的积累,应该有能力供一两个孩子出去上学。不行自己就支援一下也不是不行。带拉帮,毕竟也算是自己近亲。

很多时候读书这一块讲的就是天赋,就像数学题一样,不会的是真不会,会的是真会。不会的只能写一个解。

“也不知道这孩子要琢磨什么?”二姨父看着离开的纪运对着自己媳妇说道。

“我上哪知道去。太老成了这孩子。小妹要知道就可以放心了。”二姨感叹道。

女孩:“今儿吃到最好的一次,妈,你得好好学学。”

二姨:“我学?家里有那么多油吗?这顿饭用的油,赶上咱们家三天用的了。”

“也没看到他从街上带油回来啊,怎么多出一坛油来了。”二姨对着自己男人问道。

“我上哪知道去,厨房里还有一条鱼呢。可能是从城里带回来的吧。”二姨父挠挠头说道。

“回头回去时,去通知大姐过来把剩下的粮食拉回去。”二姨想了又想说道。

“那咱们的那一份不用留了吗?”

“大运说不用,那就是不用。还得赶紧拉走,别放这碍他眼。要不然回头我妈那还得挨说。”

“明儿你去大姨那通知,说是大运回来了,让她把她家的粮食拉走。”二姨父指着男孩说道。

纪运可不知道自己走后,几人的心思,这会儿正欢快的在水里扑腾呢。刚才看了看鱼篓里,己经有三条在里边。一会儿回家时,弄出来带回去,明儿要来这边,还不知道是哪时候呢。

水里游了好大一会儿,感觉到有点没劲了,才上岸,穿上衣服,提着鱼就回家。

这一家人还真精神,这都洗澡回来,几人还在院子里坐着呢。纪运心说白天干活不累吗?难道是吃撑了?

纪运关心的是累不累的问题,这几天则关心这才出去多久,又提回三条鱼来。这生活简首不要太好了,一天之内就看到五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