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不知道她买没买。
靳敏懊恼自己这次失策了,“等下次世界杯你一定记得提醒我,我打钱给何锦秋,让她帮我买!”
沈穗莞尔,揉了揉靳敏那红红的眼,“去睡个觉吧,下午再去单位。”
靳敏还有点兴奋劲在,躺下又有些睡不着。
巴巴的看着沈穗,“我睡不着,要不你给我唱歌哄哄我?”
小满挠了挠头,怎么抢她台词呀。
沈穗从抽屉里拿了个自己缝的眼罩给她戴上。
“闭眼睡觉。”
眼前的世界变了颜色,有点泛着闷闷的红。
靳敏觉得这眼罩不错,丝绸做的,柔软又带着点凉丝丝。
更重要的是,她好像真的困了。
沈穗正要走,又被靳敏抓住手腕,“你要是有什么事,记得跟我说呀。”
她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说这一句。
就心里头惦记着,说出来,人就陷入沉睡中。
沈穗听到那绵绵的鼾声,一时间哭笑不得。
小满都放低了声音,“妈妈,干妈都没吃中午饭。”
问题不大,沈穗把粥温在锅里,床头放了小纸条,提醒靳敏醒来后吃。
这个周一十分热闹,孟东梅也来回翻看报纸。
就连过来还书的两个老师,都聊了句昨晚的比赛。
似乎不提一句世界杯,就没法跟人聊天。
耿为光抽空打来电话,他一上午都在处理外地的电话。
太多要进货的了。
哪怕现在世界杯结束了,可这个夏天依旧属于足球。
不过服装厂的产量就这么大,这让耿为光略有些遗憾。
沈穗宽慰他,“先把这一仗打好,现在厂子规模不大,但不代表一直这么大。”
“你说得对。”耿为光总觉得他跟沈穗想到一块去了。
但眼下还不好说。
再等等,先稳住阵脚,做强然后再做大!
凌晨三点半结束的比赛,早间新闻、广播,甚至今天的报纸都有新闻。
隔壁纺织厂的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联想到这阵子前来服装厂进货的客商。
一群领导心情复杂。
“耿为光这孙子,运气可真好,这都被他赌对了。”
冯长征叹了口气,这可不止是运气,还有大魄力在里面。
不管是年初贷款引进设备,还是工厂转型做运动服,这些决策,哪个不都是极富冒险精神?
当时大家都觉得耿为光“疯”了!
仗着卖毛线挣了点钱,竟然拉下饥荒搞这些有的没的,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可人家就成功了。
这是运气吗?真要是运气,两家离这么近,怎么就纺织厂就没沾上点好运呢?
郭副厂长小声嘀咕了句,“我早晨去仓库那边,听乔大军跟徒弟们说昨晚的比赛。”
之所以提起乔大军,是因为他们的车间主任、爱岗敬业的杨春华同志辞职去给沈穗卖衣服了!
这在纺织厂可是大新闻!
这年头从来都是挤破头进工厂,没见过谁辞了工厂的工作,去给个体经营户干活的!
偏生杨春华嘴巴严,从来不说自己工资多少。
但她家这大半年,肉味飘香的次数超过过去几年。
闻闻味就知道,工资肯定不低。
虽然还能用自己是国营工厂固定工的身份来安慰一下自己,但……就是心里头好奇,痒痒,杨春华到底多少工资啊,家里能这么见天的吃肉。
不止普通工人好奇,郭副厂长也想知道。
“听说,沈穗在服装厂那边入了干股。”
沈穗。
这名字一说出口,会议室里的空气都凉了三分。
冯厂长看着神色尴尬的一帮人,“老郭你想说啥,直说就是。”
“咱要不去找耿为光谈谈?服装厂那边又得弄布料又得搞成衣,忙不过来的,咱们纺织厂做什么的?”
布料生产为主啊。
要是跟服装厂达成合作,那服装厂就能放开手脚做成衣。
如此一来,可谓多赢。
刘副厂长听到这话下意识反驳,“你刚不是说,沈穗在服装厂有干股,她能同意?”
“为啥不同意?”沈穗笑着打趣,“过去我在纺织厂早八晚六的辛苦工作,每个月本本分分拿工资,还觉得领导们高高在上,我得看他们脸色。”
“现在他们带领纺织厂给咱们打工,我啥都不干就能赚钱,为啥不同意?”
沈穗才不记仇呢,人没必要跟钱过不去。
纺织厂肯放下身段,来给服装厂输送布料,那当然再好不过。
耿为光松了口气,“我之前还跟老左打赌,说你肯定答应,我家那口子不信我。”
沈穗不知道是否真的有这个赌。
不过她还是提醒了耿为光一句,“跟纺织厂合作,意味着你好不容易弄出来的布料配比,得告诉他们。”
比起自己与纺织厂“冰释前嫌”,耿为光的牺牲更大一些。
毕竟如今纺织厂压根提供不了服装厂要的布料。
耿为光必须技术共享,才能放心进货。
“那肯定的,不过无所谓。”耿为光笑了起来,“咱又不是光靠这点东西吃饭。”
技术的东西,服装厂搞得出来,纺织厂费点心思也能弄。
买一些成衣,回去分析,用上个把月,肯定能分析出个所以然。
技术含量就那么点,没那么宽的护城河。
但这个夏天他必须把握。
跟纺织厂合作,是多赢。
耿为光笑呵呵的跟冯厂长打电话,“老冯你可真是难为死我了,不过我请教了我家军师,沈穗劝我跟你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