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摸爬蚱猴

吸溜、吸溜,一口又口,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酸、辣、香、爽!

江母一口气干掉了大半碗。

“嗯,好吃!没想到你手艺这么好,这凉皮拌得比我和你大嫂整的好吃多了。”

江母抽空评价了一句后,又立即埋头苦吃。

申雪实话实说,“哪里,就是舍得放油和调味料罢了!”

江母吃完最后一口凉皮,用筷子刮了一圈碗壁,辣椒、蒜泥、葱花连同碗底的汤水,仰头一口喝干。

辣、辣、辣!

端起手中的温开水,咕吨咕吨喝下大半。

“嗝~~~”

揉了揉肚子,好撑!

“这凉皮确实好吃,就是做起来太费功夫了些。

偶尔做一顿吃吃还可以,要是靠这个谋生?

一天天窝在厨房里啥都干不了,谁爱干谁干,老娘是一千万个不乐意。

咋样?

还想白天做凉皮,傍晚载去县城卖吗?”

江母看向申雪的目光满是揶揄。

申雪嘴里嚼着东西,举起右手做投降状,诚挚摇头:

“不了。

实践出真知,这幸苦钱,我一个人挣不来。

一会儿天黑了,我就拿着手电筒,去外面摸爬蚱猴去。

听说公社早集上收两个一毛钱!

多的不说,一晚上摸二十个,绝对比做凉皮卖划算!”

江母一拍大腿,“咦,就说忘了啥事!

行,你吃着,天都擦黑了,娘得赶紧回家收拾收拾,跟你爹一块去摸爬蚱猴去了。

你爹最喜欢油炸爬蚱猴配酒喝了!”

说着,不等申雪回应,起身匆匆往外走。

申雪连忙放下筷子,起身要送。

“送啥送,吃你的,娘又不是不认识路!”

"那娘你路上慢点。"

“慢不了一点。摸爬蚱猴就比个眼疾手快,谁的手电筒亮!

你吃你的,娘走了!”

江母脚下生风,跑得贼快。

身姿敏捷得,申雪挠头,甘拜下风。

坐下,继续吃!

拌好的一大盆凉皮全部入了肚。

刷锅洗碗搞定厨房。

小木桶中装一半水,带上手电筒和3米长的细竹竿,锁好大门,果断出发。

河边、竹林、山上,一一道道手电筒光柱,在漆黑的夜里特别显眼。

看来,打同样主意的聪明人很多。

还好,姐有外挂。

过犹不及,暗自决定,摸够100只就收手。

最好,今天去山谷,明天去竹林,后天去河边……

总之,不能可着一块地方使劲薅。

而后,一天卖去公社早集,一天卖去县供销社。

小心无大错,免得太过惹人注意。

“清雨,实时扫描检测,上地图,摸爬蚱猴走起。”

【得令!】

密密麻麻绿色小点点,多到泛滥!

怪不得白天知了没完没了叫得人心烦。

申雪眼波流转,顿时改了主意。

凭借外挂摸够100只。

去掉外挂后,摸到的爬蚱猴,全部丢进荒星。

荒星正缺烟火气。

这一忙,就忙到了凌晨11点。

回到荒星蘑菇屋。

“清雨,野蜂巢呢?”

【经过综合评估,初步安家在蘑菇屋屋顶天窗处。】

行吧,只要没误收进灰雾,一命呜呼了就成。

吩咐丰年各采摘100斤豌豆尖和薄荷叶,一半系统回收。

意料之中,豌豆尖定价:一毛钱一斤。

薄荷叶定价却高达8毛钱一斤。

想到曾经风靡一时的风油精!

药用价值高,贵一点也是情理之中。

搓了搓手指。

决定了,明天就去县城供销社多买些薄荷种子。

回头,山坡上的绿叶蔬菜采摘后,全部改种薄荷。

【主人,友情提醒,劣田中的半亩黄瓜,可以初步采摘了。】

“行,让丰年采摘后先不系统回收,全部囤进系统仓库,等冬天到了再卖。”

【收到。】

又是忙碌挣钱的一天。

简单洗漱后,便扑倒床上沉沉睡去。

翌日,天朗气清。

自行车后座上绑上两个竹筐,车把上挂着个小木桶,锁上大门,麻溜出发。

只是,从村办到进城路上,拉着粮食的架子车绵延不绝。

正要调转车头换条路走。

前方就响起了一道熟悉的呼唤。

“申雪,这!”

正值下坡路段,江母难得松开手,直起身四下张望。

申雪推着自行车,快步上前。

“娘!”

待申雪走近,江母探头看向小木桶。

“呦,你昨晚上摸了多久的爬蚱猴啊,抓了这么多?”

“也没多久,10点多回家的时候,山里都还亮着好几道手电筒呢。”

“那些都是为了挣钱不要命的大老粗,咱可不能跟他们比。

你咋不在家里多睡会儿呢,熬了那么晚的夜?”

“有人提前付钱定了豌豆尖和薄荷叶,约好了今天早上送过去。

索性,就各摘了一筐去卖。”

“这样啊,那得赶紧给人送过去。

你先走,别再耽误事。

我和你爹拉着粮食呢,走得慢。”

“申雪不得了,点子多,本事大。这才嫁过来几个月啊,挣得钱,比我和江树累死累活忙碌三年挣得还多!”

“国家政策好,赶上了好时候。

只要肯干,总能致富。”

“是啊,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后富。

我和江树寻摸着也在后院搭个棚子种韭黄,申雪你不介意吧?”

“桃红姐说的哪里话!我也是从书上学的,自负盈亏,想种都可以种。”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哎呀,你这竹筐里是薄荷叶啊,我还以为是什么菜呢?

城里人也买这个泡茶喝吗?

不都是喝毛尖大红袍啥的吗?

能卖得出去吗?”

“先试试。不行的话可以卖去供销社收购点。

薄荷叶可以用来提炼薄荷油,然后制作风油精。

价钱应该不会低。”

“啊?我咋没想到呢!早知道就在自留地里多种点薄荷啦!”

“你可拉倒吧!就不信你能舍得不种麦子改种薄荷,家里粮食够吃吗?”

队伍中,叶青青立马出声戳破了李桃红的话。

“谁说我不会种啦,要是种薄荷能挣到钱,那肯定要种啊!”

李桃红强自辩解,而后一脸谄媚地看向申雪:“申雪啊,你这薄荷叶准备卖多少钱一斤啊?”

“八毛钱一斤。

主要是药用价值高。

供销社收购的话,应该也有六七毛钱一斤。”

“嘶,乖乖哎!这么贵?”

周围一片倒抽凉气声,纷纷动了心思。

这时,江泊远开了口,“行啦,想种就在自家自留地里种上一些。

田里,还是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吃饱穿暖才是硬道理。

闹起饥荒来,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粮食。”

“大队长说得在理。

哪能年年风调雨顺。

别人管不着,我们家绝对要囤点余粮出来。

最少也得能撑个三年。

生生饿死的滋味可不好受。”

这话一说,经历过三年大饥荒的人,纷纷出声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