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张明月讨主意
生了5个?
那岂不是说自从结婚后,肚子都没闲过!
申雪想想都头皮发麻。
老一辈的人是真不避孕啊!
原主娘是为了拼儿子,这桃红姐也不知道是为个啥!
啥时候要搞计划生育来着?
回头还是多买些报纸来看才行。
羌北县城毫无动静,应该这股东风还没吹到地方。
只听:
“该不会是想生个女儿凑个好吧?”见李桃红不搭腔,叶青青又顺势问了一句!
申雪惊愕地看向问话的叶青青。
是她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生了5个?还都是儿子!
这是什么中式恐怖!
搁她那个年代,没个几千万的存款,产房外的父亲非得原地滑跪不可!
吞进巨兽,敲骨吸髓也养不起!
李桃红摆手反驳,想开口解释却是不能,匆匆远离人群,跑到一片空地上大吐特吐。
“江树!”
叶青青见状,急忙冲着不远处男人聚集地,高声呐喊!
“嫂子,你找我?”
江树出列,挠着后脑勺,有些不明所以。
说完,还不忘看了眼一旁的江冷。
“看江冷干啥?
桃红在那吐着呢,还不赶紧过去看看情况,我去郭婶子家讨瓢水过来。”
江树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还真是他媳妇,立马撒丫子跑了过去。
申雪扶着自行车,显然,此时离开并不合适,索性留下来吃瓜。
不远处的张明月对于申雪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
每天,隔壁住着的婆婆,恨不得念叨八百遍。
昨天卖韭黄、今天卖玉米棒子的。
总之,核心思想就是让几个儿媳妇和女儿,多像申雪学学,多转动转动脑筋想点挣钱的法子!
脑子笨,想不法子到也没关系,照着葫芦画瓢总能行!
和小姑子不同,她倒是没有什么逆反心理,反而真切地听进了心里。
韭黄种起来太麻烦,她准备在自家地头和院子内外边边角角,以及自留地里,都撒上些薄荷种子。
明年春天,再种点春玉米。
另外,有条件的话必须和申雪交好。
待到冬天,在申雪这里批发点蔬菜进城倒卖,也不是不可以。
一念至此,果断笑着上前打招呼。
“婶子好!”
许是离得远了,声音低了,没能引起人注意?
上前两步,手顺势搭在自行车前杠上,再次笑着喊人。
“婶子好!”
申雪扭头对上一张笑意盈盈的脸。
记忆上线。
李荷花的小儿媳妇张明月,论辈分,确实该叫她婶子。
对于申雪的震惊,张明月习以为常。
谁让她年轻不知事,没怎么探听消息,就点头答应嫁给了个辈分特别小的男人呢。
至今,村里她能喊上一声嫂子的,也就只有几个嫡亲的妯娌了。
其他年轻媳妇,至少长她一个辈分!
要老了命了!
刚嫁过来,喊人时还有些难为情。
现在,生过孩子的人了,脸皮厚得子弹都打不穿。
“婶子好,我是您隔房侄子,江季北的媳妇,我叫张明月。
你直接喊我明月就好。”
“嗯,你好!”
看着眼前比她大了好几岁的女人,到底不习惯一上来就喊人名字。
张明月也不介意,毕竟,习惯成自然嘛!
好不容易搭上话,自然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就完事了。
“早上,我见你提着一小木桶爬蚱猴进城,怎么样,和公社早集上的收购价一样吗?”
“这个啊,我是散卖的,还真不清楚县城供销社怎么收购的?”
“那散卖的话,多少钱一个啊?”
“早集上5分钱一个,我散卖是6分钱一个。”
“亲娘嘞,整整贵了1分啊!
十个多卖1毛,一百个岂不是就多卖一块啦!”张明月震惊之下,尖叫出声。
申雪点头应是。
“好卖吗?”张明月双手握住前杠,紧紧盯着申雪的眼睛,等待答案。
“这个要看运气,还有爬蚱猴的新鲜度。”
“新鲜新鲜保准新鲜,头一天晚上抓的,第二天一早去卖。”
“这个,我是运气比较好,正好碰见一个爱吃的,就全部打包买走了。
具体好不好卖,你可以去各大家属院门口碰碰运气。
实在不行,还可以卖去供销社收购点。”
“婶子脑袋瓜子转的就是快。
你说,我让江季北晚上下乡收爬蚱猴,然后一大早去县城卖怎么样?”
张明月眼睛晶晶亮,显然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申雪自然不会扫兴泼冷水。
“嗯,可以啊!应该大有赚头。
毕竟,为了几个爬蚱猴,也不是人人都想大老远地赶早集或跑去县城卖的。”
“那婶子你说,一只多少钱收合适啊?”
“这个在你和江季北。
早集上的收购价是五分钱一个,你可以参照一下。”
“谢谢婶子,等赚到钱了,秋天请你吃我娘家的柿子。
我娘家有一棵五十多年的柿子树,结得柿子可好吃了。
凡吃过的,就没人不夸的。”
申顿时来了兴趣:“是硬柿子还是软柿子啊?
我想买些硬柿子做成柿饼给江寒寄过去!”
张明月瞳孔微缩,震惊到一度失语。
传言不假,这申雪婶子可真是稀罕江寒叔,稀罕到了骨子里。
上千斤的桃子说买就买。
扭头又打起了做柿饼的心思。
挣点钱,吃好穿好,天天跑去国营饭店吃红绕肉它不香吗?
干嘛想不开非得给江寒叔寄东西过去啊!
听说上回寄兔皮制品,光邮费就花了15块钱呢!
再加上买兔皮和加工兔皮的钱,都能买一辆自行车了。
想想都心痛!
江寒叔何德何能啊?
除了身高高点,脸上不是晒伤就是冻伤,看着就吓人,申雪婶子这么漂亮,咋就咋死心塌地爱上江寒叔了呢?
不理解!
想来想去,大概就是像她男人所说的那样,申雪婶子觉悟高,爱军拥军的缘故吧!
想到这里,表情一软,声音紧跟着也柔和了下来。
她做不到,但不妨碍她特别尊敬觉悟高的人!
“我们家的是软柿子,但是我大伯家有一棵碗口粗的硬柿子树。
你想买的话,到时我给你联系。”
“真的吗?那就太谢谢你了。
到时就按市场价,我先买一千斤的硬柿子。
软柿子的话,我也挺喜欢吃的,届时一定买个二三十斤尝尝鲜。”
“行,就这么说定了。”
张明月爽快应下。有了交集,才能进一步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