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黑娃的心事(7.16)
可惜申雪没有读心的本事,完全不知道表面蔫巴巴的孟一一,内心活动竟是如此激烈。
更不知道,书中申云的官配陆守城,因着桃子大卖一事,俨然成了九道梁大队婚嫁市场上的香饽饽。
人人都想啃上一口,占点好处。
谁让各家都分了好几亩的山地呢!
种桃子创收,正中大家的利益。
……
见张凤梅独自搀扶高了半个头的路新歌有些艰难,申雪连忙上前想帮助路新歌上牛车。
没想到,好心当成驴肝肺,被人甩都不甩地躲开了。
得,果断远离。
你不待见姐,姐还不待见你呢。
又不是甲方妈妈,手里握着她竭力想巴上的经济命脉,必须热脸贴冷屁股、小心伺候着。
见了几面的陌生人而已,不值当她浪费表情和精力。
还是竹筐里的兔兔更可爱。
弯腰撸了两把鲜嫩的草,贴心喂给怀了幼崽的母兔子吃。
贾大花帮忙将路新歌扶到车上,转身见申雪正眉眼柔和地喂兔子,心里立时有了些许不可思议的猜测:
“雪丫头啊,你这兔子是买回家打算自己养的?”
申雪客套寒暄:
“嗯,家里没养猪,就想试试看能不能养些兔子补贴家用。”
“啊?那你咋不买小兔子养啊?便宜又划算。
你这竹笼里的兔子这么肥,明显已经长成了。
铁定越养膘越少,还不够赔钱的呢。”
“呃,这个,我买的是种兔。”
“原来是种兔啊?
我说呢,你这么会往家里搂钱,怎么会做亏本的买卖?”
“花奶奶说笑了……”
孟大年坐在牛车前面,扬起鞭子,就要启程。
却见自家母亲还站在原地和申雪聊得火热,无奈叹气,大声催促:
“娘,赶紧上车,新歌身体不舒服呢,得快点回村。”
“来啦来啦,吼那么大声做什么,娘又不耳背。
雪丫头啊,花奶奶先走了,下次遇上了再聊哈。
还有,谢谢你的小笼包。
别管咋说花奶奶到底尝到了味。
确实香!
回头手里富裕了,一定第一时间买它个七八笼,一次性吃个够。”
“嗯,花奶奶肯定会达成所愿的,下次聊。”
牛车吱呀吱呀走远。
申雪骑上自行车麻利离开。
豆浆喝多了,急急急!
申雪刚离开不久,申父便骑着自行车载着黑娃匆匆路过。
去了趟公安局,做了个寻人登记后,便被人劝着回来等结果啦。
至于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也没人说出个章程。
只能搁个四五天就去县城问问啦。
不然还能咋办?
人海茫茫的,他也没地找去。
有公安帮着查,总比他没头苍蝇似的乱转强。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黑娃,异常的沉默。
既希望能找到亲人,又不太想回到亲人身边。
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内心里实在不想打破。
还有申云,他相中的媳妇,并已经展开了热烈追求。
若是突然离开,岂不是要负了申云。
如此一来,他岂不是真就成了恩将仇报的白眼狼了?
到时,干爹肯定要恨死他!
可是,若是父母真的有权有势家境优越,他还能安心待在顾家沟过穷苦日子吗?
一天两天的没啥,时间久了,就真的不后悔吗?
谁不想过那等风光无两、人人羡慕的富贵日子呢!
不知不觉间,心里的天平,已开始动摇。
蝉鸣幽幽,清风徐徐。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照在乡间土路上,明明暗暗,犹如不知前景的未来。
亲人还没找到,黑娃脑海里已经上演了无数种场景。
有待在顾家沟,和申云一起安稳一生的。
有跟着父母回到大城市,有房有车有钱有工作,由着父母安排,娶了个同样家世的媳妇,富裕一辈子的。
亦有爷爷父母没能挺过去死在乡下,彻底成为有名有姓孤儿的。
一路幻想着,平安到家。
黑娃下了自行车,站在申家大门口,脚步鲜有的踟蹰。
现在的他,根本不能承诺什么。
有些懊悔过早招惹了申云,双手握拳,眼神游移,不知该如何面对。
申父轻叹一声,拍了拍黑娃的肩膀,“大门锁着呢,家里没人,应该是下地除草去了。
走,跟干爹回家,将床搬出来,先补一会儿觉。”
黑娃立即松了一口气。
跟着申父好一通忙活。
躺在竹床上,虽然很困,却怎么都睡不着。
这时,旁边床上的申父开了口:
“黑娃啊,别想那么多。
若是真找着了家里人,能有一个好前程,尽管走,干爹干娘还有申云都会为你高兴的。
有空了,多回来看看就成。”
从始至终,申父从未提起过黑娃父母。
现在都83年了,若是活着,不可能不过来找孩子的。
只希望魏老先生还健在,能庇护黑娃一二。
至于叔伯舅姑?
再看吧!
“干爹,申云她?”
“行啦,你们都还小,小孩子过家家的哪能当真。
现在提倡女孩子二十岁才能领证结婚。
干爹正想多留申云几年呢。
再者,你小子往后发达了,多顾着些弟弟妹妹就是了。”
黑娃讷讷不言,事情未定,不知该说些什么。
想到申云明亮的眼眸,
突然灵光一闪:
若是能将申云一并带走就好了……
申父自觉将人说通了,头沾上枕头,很快便打起了呼噜。
睡梦中完全不知道,黑娃竟打起了拐带走申云的主意。
而被黑娃惦记的申云,正手持小铲子,心无旁骛的认真除草。
遇到马齿苋,还会特意收集起来。
蒜蓉马齿苋蒸菜,亦或是马齿苋菜饼子、凉拌马齿苋,不止大姐爱吃,她也非常爱吃呢!
至于黑娃?
有人全心全意追求,她自然开心。
嫁给一个知根知底,不必担心婆媳、妯娌矛盾,且自家于他还有救命之恩的人。
更甚者,嫁人后,面对的依旧是熟悉的人和事。
想想就安心。
最起码,不用担心受欺负。
其间好处,比招个上门女婿不知强了多少倍。
黑娃长得又俊。
种种条件加在一起,想不心动都难。
可惜,一切美好愿景,止步昨天傍晚。
若是父亲猜测为真,黑娃的家世,绝不是她们穷山沟里的申家能高攀得起的。
门不当户不对,婆家再有钱,又给不到自己手里,日子过得不顺心,也是白搭。
况且,有了更好的选择,人黑娃为啥还要娶她?
换她,她就不娶。
本来两人就没挑破关系。
申云想得通透,昨天晚上更是运气爆棚,三姐妹一起,搞了近三百只爬蚱猴。
有了钱,再多的伤感也没了。
以后,权当黑娃是哥哥。
再说申雪。
骑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大槐树下,老远就瞧见坐着一群老太太。
白色裹脚布最是扎眼。
没时间寒暄,果断绕道回家。
地里的玉米长得还是有些低了。
要不然,就近解决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申雪一瞬间失笑。
八十年代的农村,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的,最起码不必担心,自己会无意入了哪个有心人的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