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印度的温和方式

嘎加尔回来见江华站在办公室门外静静望着远处,似乎在想什么事情。

“主人,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吗?”

江华叹笑:“嘎加尔,你说要怎样才能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不发生冲突?”

顿时,嘎加尔愣住:“啊!”

“这,这,主人,我从来没有想过这种问题。”

“或许可以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祈祷与朝觐的时候不要碰在一起。”

“或许可以让他们不要把印度教寺庙和清真寺建在一个地方。”

“主人,我就只想到这些。”

“嘿嘿嘿……”

嘎加尔笑的很傻,江华却没有责怪他:“你说的这两个办法都可以尝试。”

“嘎加尔,办法好不好有没有用是一回事,肯开动脑子想事又是另一回事。”

嘎加尔大受鼓舞:“是,主人。”

江华在他肩膀上重重一拍,一脸郑重的说:“庞解离开的这段时间你成长很快。”

“想不想出去独当一面?”

嘎加尔一喜,遂又摇头:“我要守护主人。”

江华大笑:“每个人都要成长,包括你们也是一样。”

“我不愿意看到跟我最久的人职位最低。”

嘎加尔有些感动:“主人,我,我还没有想好出去干什么?”

江华点头:“慢慢想,总归能想到。”

“以后建功立业的机会很多,也不急在这一会。”

“想出去独当一面了就给我说。”

“最好还是从军,军队虽说危险,但升迁也快,从军队一步一步升上去最稳。”

嘎加尔敬礼:“是,主人。”

江华又说:“派个人去把泰戈尔请来。”

“我有事要请教他。”

嘎加尔很快去而复返:“主人,尼萨夫人来了。”

江华一惊:“知道她来做什么吗?”

嘎加尔说:“不知道!”

江华一急:“不知道,还不快去打听。”

嘎加尔立即跑出去。

不到三分钟就回来:“主人,尼萨夫人没来这里,去后院了。”

江华有些诧异:“去后院,莫非是找彩霓?”

嘎加尔抿着嘴掩饰笑意:“主人,尼萨夫人想要进这个家门是主母说了算。”

“她去找主母也在情理之中。”

闻听此言,江华抬脚踢在嘎加尔屁股上,怒骂:“还不是你擅作主张惹出来的事。”

“要不是彩霓给你说好话,我绝对罚你打扫整个独立师师部厕所一年。”

嘎加尔捂着屁股逃走。

不一会,泰戈尔来到江华办公室:“托比,你找我?”

江华点头:“泰戈尔,请坐。”

“自加尔各答一别,我们已经一年有余没有好好聊过了。”

泰戈尔一叹:“是啊!”

“当初托比在加尔各答的时候还只是个意气风发、光芒闪烁,犹如一颗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

“短短一年有余,已经是印度次大陆炙手可热的占西王国首相,权势滔天。”

“占西王国能有今天的成就,托比功不可没。”

江华一叹:“泰戈尔,实不相瞒,这只是表面看起来风光强大,其实下面已是暗流涌动,四面楚歌。”

泰戈尔大惊:“托比,此话何意?”

江华又叹:“自去年占西王国启动两千万英镑经济刺激计划以来,来此工作经商的外地人数不胜数,可谓龙蛇混杂、鱼虾满堂。”

“这到罢了!”

“可这些外来工作经商之人也带来他们各自的教义、风俗、思想。”

“矛盾就出现了。”

泰戈尔暗惊,难道是民族与信仰之间互不相让。

遂说:“托比是说这些人之间互不相容,生出矛盾?”

江华再叹:“岂止是这些人之间,这些人还与本地之人也产生矛盾。”

“时常爆发流血冲突。”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决办法,着实烦闷。”

泰戈尔听懂江华的意思了,拧眉毛沉思起来。

片刻后,他说:“可否效仿英国人?”

江华一叹:“英国人不管百姓死活,可占西王国不能不管啊!”

“占西王国是印度人自己的王国。”

“自己人不管自己人死活,还要这个王国做什么?”

印度人自己的王国,泰戈尔在心中默默念道。

刹那间眼中一亮,内心仿佛触及到什么。

是的,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印度应该由印度人来治理。

泰戈尔异常激动的看着江华,将来某一天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这句话喊出来的时候,自己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托比,你说的对。”

“占西王国是印度人自己的王国,印度也应该是印度人的印度。”

“印度人不应该内讧,印度人应该团结一致,印度人应该团结起来赢得印度独立。”

听到前半句江华眼中一亮,可听到后半句却心中一紧。

心想,莫非这泰戈尔也想造英国人的反?

遂问:“泰戈尔,你说印度人应该团结起来赢得印度独立。”

“你觉得用什么方式才能赢得独立?”

泰戈尔说:“用什么方式我还没有想好。”

“但我觉得不能用武力,以印度现在的实力用武力只是白白牺牲。”

“或许要用更加温和的方式才能实现独立!”

“托比,这应该是我未来几十年研究和奋斗的方向,我要回去好好想想。”

“你说的民族、宗教、风俗这些矛盾我会想办法帮你解决。”

“我会让这些人知道,印度人都生活在一片土地之上,共饮圣河之水,彼此之间应该包容爱护,而不是流血冲突。”

听到泰戈尔说要用更加温和的方式赢得独立,江华大喜:“谢谢你,泰戈尔。”

“能结识你是我一生之中最大的荣幸。”

泰戈尔大笑:“托比,你今天一席话对我启发很大,我需要好好想想,丰富完善我的梵教教义。”

“谢谢你,托比。”

泰戈尔离去之后,江华也因他一番话得到启发。

团结一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统一战线。

这不仅是一个战略目标,更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口号。

前提是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

而共同的敌人就是英国人。

泰戈尔应该已经想到这层,凭自己与英国人的关系是不可能喊出这种口号。

所以,他才未把这事说明。

泰戈尔能想到用更加温和的方式赢得独立,这不仅源于英国人的实力,更源于印度人几千年来的种姓制度和印度教教义的熏陶。

从骨子里就倾向于用温和方式作斗争。

否则又怎会出现闻名全世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出现甘地这种打完左脸伸右脸给别人打的奇人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