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古代天灾里的炮灰养父9
绍大山的脸色难看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方才在家里的时候他就己经想到了这些。e萝=:?拉*{小<±说?2 ?3更=新|最?÷÷快1/°
可如今家里竟然丢了财物,这往后的日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
如今财物被偷,他们想要找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那些贼人神通广大,整件事情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邪门劲儿。
在这种情况下,绍大山只能把所有事情都推卸到老大身上。
他一想到绍大丫和另外三个水灵灵的丫头片子,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心想着这回不管怎样,总得让家里渡过这个难关。
毕竟一荣俱荣,若是能牺牲老大一个人,让家里其他人免受苦难,也算是自己没有白生养那孩子一场。
他们都是一家人,何必分得那么清楚。
思及于此,绍大山满脸都是苦楚之色,只是在众人的注视下,无奈地长叹一声:
“不管是与不是,先把人找到再说。”
这话倒也在理,可全村老少都出动,仍旧没找到那父女俩的踪影,怕是他们早就离开村子不知去向。
这让他们如何帮忙寻找?
故而,有人提议要不要派人去县里报官。¢q\i!u*s-h¢u?b·a′n¢g,.¢c_o¨m`
绍家人听了这话,心念一动,觉得似乎有些道理,正要去借牛车的时候,耳边却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不可,这事万万不能报给官府。”
说话之人约莫西十好几的样子,两鬓己经斑白,穿着一身粗布短衫,脚上套着一双草鞋,撸起裤管的小腿上还沾着湿泥,显然是刚从田间劳作回来。
众人见状,纷纷出声问好:
“余叔,你可来了。”
“太好了,既然村长过来,这事总算能有人拿个章程。”
“村长,你刚刚怎的说不能报官?”
余村长站到人前,一边擦着脸上的汗珠,一边叹气说道:
“你们这群憨货,真当衙门是你家开的不成?那里面的大人们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谁若是想进去,总得花费银钱开道。
若是没钱,人家凭什么帮你们?你们说财物丢了,谁能作证?
我还说你们贼喊捉贼,故意抹黑栖河县名声呢。?/天x禧?)小@{?说?网÷*÷ ?首x&:发2毕竟在我们县令大人的治理下,怎么可能出现这等事情?”
但余村长没说的是,他身为一村之长,自然有管理村中的职责,若是被上头知晓他上河村出了入室劫掠的贼偷,岂不是坏了他在大人们眼中的印象。
在场的众人听了这话都沉默了,他们本就是靠在地里刨食过日子的农户,一辈子也就在田间打转。
曾经见过最大的官儿,也就是每年来村里收税的官差。
既然村长都这般说了,想来确实有他的道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是让大家犯了难,且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村民们小声嘀咕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帮着绍家人西处找了又找,还沿着几条出村的路寻摸而去,然而仍旧没有看到父女俩,也没有发现贼偷运送财物的痕迹。
毕竟,那么多东西,若是想带走,必然需要牲畜拉扯,可几条黄泥路上,并没有车轮碾压过的新痕,也没有看到任何陌生的人影。
上河村的村民甚至都找到隔壁村的范围了,却还是一无所获,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大家地里都有活要干,能搭上半天帮忙都算是好性子了。
可事关家中未来的生计,绍家人哪里肯轻易死心,哪怕村民们都离开了,他们依旧不肯放弃。
然而一家子人就算把腿跑断,也还是没有任何结果,倒是两个媳妇提议去县城找老二老三这兄弟两个。
满脸疲惫的绍大山坐在椅子上,闻言沉默不语。
他看着因为遭不住打击而病倒的妻子,好半晌,才缓缓摇头拒绝。
“不可,咱们家花了大力气才送老三去书院读书,怎么能因为这些事情,让他分心。”
钱氏张嘴说道:
“爹,那我去找长贵他说一声……”
“那也不行。”
绍大山还是拒绝:
“他在县里做事,你还能有月钱拿,现在叫他回来,除了多个忧心此事的人,又能怎样?”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不死的你倒是说说究竟怎么办?】
钱氏心底憋着一肚子气,却还是没把心底话说出口。
她拧着帕子站在一边,看到缩在角落里的三个丫头片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伸手就往她们身上使劲儿掐着胳膊肉出气。
绍二丫等人一时被打得眼泪都出来了,可旁边的爷奶和婶婶都只当没看到一般,个个垂眼不说话。
气氛一时沉寂,好一会儿,绍大山才拍板,决定亲自去隔壁下河村一趟。
老大这回举动反常,怕是他们这回的所作所为伤了他的心。
如今天都快黑了,他们父女俩还没回来,怕是……怕是老大把人送吴寡妇家
,背着他们换银子。
想到这儿,绍大山的心里就如同着了火一般着急,以至于嘴唇上都急得冒出了水泡。
他赶忙叮嘱两个儿媳妇,一定要看好三个丫头,千万不能让她们任何一人再逃跑。
钱氏和孙氏看他这火急火燎的模样,便知老爷子这是想到法子,连忙点头保证,只盼着对方出去一趟,真能把事情解决了。
当下应和道:
“爹,您放心吧,我们会看好她们的。”
“老婆子身子骨不适,你们记得……”
“我们晓得的,一定会好好照顾娘,倒是爹出门在外,当心点。”
绍大山这才稍微安心一些,当即带上一根沾过松脂的火把,急匆匆出了家门,便往隔壁下河村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