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第885章
卡莲的信件与内阁的回复一同被侍从官恭敬地呈递到珀菲科特的案头。
她先扫了一眼内阁的回函——内容无非是“全力支持摄政大人的计划”“已调集工匠与移民”“财政拨款正在协调”之类的套话。
她随手将文件搁在一旁,嘴角浮现一丝冷淡的笑意。
内阁的回复在她意料之中,毕竟以她如今的权势,没人敢明着违抗她的意志,顶多在执行力度上有所保留。
这些官僚们永远懂得如何在表面恭敬的同时,将实际阻力隐藏在字里行间。
相比之下,那封盖着工人党徽章火漆的信件更令她在意。
蜡封已经被拆开,但破损的印记仍清晰可见——齿轮与麦穗交织的图案,象征着工人党的新身份。
珀菲科特指尖轻轻抚过蜡封的裂痕,仿佛能透过这小小的细节窥见北境政坛的风云变幻。
她展开信纸,前半部分是工整的公文,措辞严谨地阐述了工人党对殖民地劳工权益的关切,并附上了《劳工保护条例》草案。
羊皮纸的质地比内阁用的公文纸粗糙许多,这是北境特产的低价纸张,工人党似乎是在刻意彰显自己的阶级立场。
条款中规中矩,无非是“保障最低薪资““限制工时““设立劳工代表“之类的内容,甚至比珀菲科特推行的《劳工法》还要显得保守几分。
珀菲科特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暗想:卡莲果然还是老样子,明明骨子里激进,表面却总披着温和的外衣。
这些提案即便提交议会,也不过是场不痛不痒的辩论,最后最多修改几个细节就能获得通过。
然而这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只要这份条例通过,便象征着卡莲和她的工人党在政治上做出了成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此往复,只要日拱一卒,终有一天她能够积累起足够的影响力,从而登上首相的位置。
这一点珀菲科特并不怀疑,尤其是她本就计划让卡莲坐上那个位置。
阅读完了这封信表面上的内容,珀菲科特又将这封信重新阅读了一遍,只不过这一次她是以特殊的顺序来阅读。
当她以特定的顺序重新阅读字句时,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密文逐渐浮现。
那些看似平常的单词首字母连缀成新的句子,段落间距的微妙差异构成标点,就连墨水晕染的痕迹都成了密码的一部分。
「女皇陛下近日频繁召见保守党议员,有消息称其私下承诺扩大殖民地贵族特权。内阁虽通过决议,但财政部的拨款清单中,炼金材料占比不足两成,低于预估的需求。
此外,民自党内部出现分裂——部分议员开始质疑‘文明火种’计划的优先级,认为北境本土建设更紧迫。
工人党可借机推动《劳工保护条例》,但需要你的明确支持。若你同意,我会在议会提出修正案,将殖民地劳工代表纳入管理体系……
——你忠诚的,卡莲」
珀菲科特眉头微蹙。
安妮女皇的举动并不令她意外,作为女皇本就应该用怀柔手段平衡各方势力,而不是偏帮于某一方。
那些保守党贵族就像冬眠的蛇,看似温顺地盘踞在议会角落,实则随时可能咬人一口。
安妮女皇这么做,反而让珀菲科特觉得她成熟了——懂得用贵族的特权换取他们对新神计划的支持,这步棋下得漂亮。
但民自党的分裂和财政部拨款的问题却是隐患,尤其是旧世界计划需要持续投入的情况下。
珀菲科特认真考虑一番之后,提笔开始写回信。
回信的内容只是例行的官方客套话,不过珀菲科特还是在其中表露出了支持卡莲的意思,但并没有说的很明显。
毕竟这封信表面上的内容只是掩人耳目,珀菲科特需要避免让人知道她和卡莲之间关系密切。
「条例可推进,提交由国民议会审议,通过后交由内阁批准执行,先以‘试点’名义在自治领先行实施」
这些话只是很普通的回文,但如果将这些内容用特殊的方法解码,便可以得到珀菲科特写给卡莲的真正回信。
她用了只有她们二人才懂的密码,而那些看似多余的修饰词,实际上标明了字母的提取顺序。
「情况我已知悉,工人党的改组很有意义,你们作为独立政治势力登上政治舞台值得祝贺。
关于条例的内容我觉得稍显妥协,但考虑到当前的形势,确实不宜挑起激烈争端。
民自党的问题你不需要过多关注,当下你只需稳住自己的基本盘和工人党即可,下一届内阁选举你赢的希望很大,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积累声望和影响力。
至于内阁和财政部的问题,这些不需要你费心,我自会处理」
写完信,珀菲科特召来了侍从官,将信交给他之后叮嘱道:“这封信和内阁回函一起寄出。”
侍从官退下后,珀菲科特转身望向窗外——沙漠的夜空繁星如沸,与北境的雪夜截然不同。
卡莲的信提醒了她,当下她除了要面对诸神的威胁之外,人类本身的政治斗争也依旧存在,指望所有人放下利益斗争,团结一心应对外敌这是不现实的。
就像此刻,当她在沙漠中准备迎战旧神时,朗顿的议会大厅里恐怕正为拨款和派出移民团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真是……多事之秋。“珀菲科特轻声感慨,眼神中有种说不出的惆怅。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点金棒,金属的凉意传递到她的指尖,让她眼神稍显恍惚。
或许当她真正战胜了旧日的诸神,拯救了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些琐碎的政治博弈会变得无关紧要。
但在那之前,她不得不继续这场在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的战争——既要对抗天上的诸神,也要周旋人间的政客。
——
珀菲科特的惆怅暂且按下不表,在七丘之城的传教士们的工作如今可谓是如火如荼。
浮空城模块在七丘之城上空投下的阴影,如今已从最初的恐惧象征转变为希望的标志。
这座钢铁巨兽静静悬浮的姿态,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为这座饱经风霜的城市提供着持续的物资供应。
模块底部闪烁的炼金符文在夜空中如同新的启明星,成为幸存者们新的精神寄托。
每当夜幕降临,那些符文就会散发出柔和的蓝光,照亮下方残破的街道,给这座死寂的城市带来一丝生机。
随着能量塔的持续运转,七丘之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被冰雪覆盖的古老帝国大道重新显露真容,那些历经千年风霜的石板在融雪后再度成为了通行的交通要道。传教士们利用这片由能量塔生成的无冰区,搭建起一个临时营地。
炼金术强化的帐篷布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防寒效果,在寒风中依旧可以庇护居住其中的人们。
在能量塔的加持下,帐篷内的温度甚至可以维持在接近零度的水平。
这些建筑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墙体夹层填充了特殊的隔热材料,屋顶则铺设了集热板。
它们将会更进一步的帮助幸存者和传教团一起抵御严寒,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移民做好准备。
“来领取热粥和医疗检查!“一个年轻传教士的呼喊声在营地中回荡。
他面前的大铁锅里,压缩饼干熬制的浓粥正冒着热气,混合着少量脱水蔬菜的香气在冰冷的空气中格外诱人。
排队领取食物的幸存者们眼神中既有渴望,又带着警惕。
食物的香气他们抵御不住,但对于神灵的忌惮却又让他们始终抱有戒心。
毕竟,旧日诸神信徒的献祭对于这座城市的破坏和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在幸存者心中留下的伤痕也难以愈合。
医疗帐篷里,医生们正在为幸存者检查身体。一位老者颤抖着伸出布满冻疮的双手,接受着医生的治疗。
医生细心的在他双手上涂抹了一层治疗冻疮的药膏,随后又用干净的绷带替他缠好,最后还塞给他一副毛线手套。
“每天都要换药,“医生叮嘱道,“如果伤口发红发热,要立即来找我。“
这让这名老者感动不已,他的眼中噙着泪水,喃喃道:“自从末日降临.已经很久没有人这样关心过我们了.“
在他身后,其他幸存者也排着长队等待治疗,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冻伤。
与此同时,在营地的另一侧,一场特殊的仪式正在进行。十几名幸存者跪在新神雕像前,接受着皈依仪式。
传教士将象征新神的金属徽章别在他们的衣领上,然后庄严地宣布:“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新神的子民了。愿新神的光辉指引你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皈依者们低着头,有些人虔诚地合十双手,有些人则偷偷打量着四周,似乎在权衡利弊。
仪式结束后,他们每人领到了一套崭新的保暖衣物和额外的食物配给券。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种改变。
在远处的废墟阴影中,几个身影正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他们手臂上的旧神刺青在袖口若隐若现,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这些异端.“一个满脸疤痕的男人咬牙切齿地说,“他们玷污了神圣的土地。“
他的同伴,一个瘦高的女子阴森地补充道:“很快,他们就会知道冒犯诸神的代价。月圆之夜就要到了.“
她说话时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脖子上挂着一串用指骨做成的项链。
他们的低语被寒风吹散,但那股恶意却如同实质般在空气中蔓延。
传教士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约而同地望向那个方向,但那里已经空无一人,只有几片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儿。
艾瑞克如今已成为传教士与幸存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他身上的新斗篷与其他幸存者形成鲜明对比,这让他在地下通道中穿行时格外显眼。
此刻,他正带领一队蒸汽骑士深入地下网络最复杂的区域。
骑士们沉重的脚步声在狭窄的通道中回荡,装甲排气口喷出的蒸汽在冰冷空气中凝结成白雾。
“前面就是长蛇区,“艾瑞克压低声音对领队的骑士说,“那里的幸存者最顽固,也最危险。“
领队的骑士点了点头,装甲头盔下的声音在金属的阻隔下显得有些低沉:“明白。所有人,保持警戒。“
虽然有一部分幸存者已经和传教团展开了接触,但还是有一部分幸存者龟缩在地下网络的最深处,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这批骑士就是被派来和这些顽固派进行接触的,他们希望能够缓和双方的关系,拉近距离。
哪怕不能达成合作,至少也要保证不是敌对。
——
在坍塌的万神殿地下室的阴影中,摇曳的火光将几个扭曲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
这些人的手臂上,用骨针和灰烬刻入皮肤的旧神刺青在火光中显得格外狰狞,如同活物般随着肌肉的起伏而蠕动。
“看这些传单!“一个满脸疤痕的壮汉将印有新神徽记的纸张撕得粉碎,粗糙的手指因愤怒而颤抖。
他身旁的老妇人阴森地补充道:“新神的雕像就竖立在曾经的圣地上这是亵渎!“
她干枯的手指抚过墙上残破的壁画,那里描绘着旧日诸神接受献祭的场景。
为首者——一个眼睛泛着不正常红光的瘦高男子——缓缓举起一柄古老的仪式匕首。
刀刃上残留的暗红色痕迹在火光下显得格外刺眼,表明它最近刚被使用过。
“明天月圆之时,“他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在潮湿的地下室里回荡,“我们要让祭坛重新流淌鲜血这次,就用那些铁皮人的心脏来取悦诸神!“
地下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狂热的附和声,信徒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锈迹斑斑的短剑、粗糙的石斧、甚至是尖锐的兽骨。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鲜血染红祭坛的景象。
角落里,一个年轻人悄悄退入阴影中。
他的手臂上没有刺青,眼中闪烁着犹豫的光芒。
他低头看着手中被揉皱的传单,上面描绘的温暖住所和充足食物的画面与地下室的阴冷形成鲜明对比。
当狂热信徒们的欢呼声达到高潮时,他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的通道中,只留下一串几乎不可察觉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