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霸道总裁胖总

第169章 烽烟四起

第169章 烽烟四起

汉军分兵攻打武昌城,实际出动的兵力不多。

不算协同作战的水师,杨芳的陆师也就三千多人,全被他拉上了强攻蛇山鼓楼的清军阵地。

至于封锁戒严城门,看管清军降兵的任务,则暂时移交给了雷大海的水兵。

这些水兵战力不精,操练不够,但好歹穿的都是制式军服,带的也是制式兵甲,样子上倒是挺唬人,威慑这些战五渣的清军降兵问题不大。

王锡琛、吴省钦带头架上疯癫的陈望之就跑,包括武昌知府张曾咏在内的武昌众官,无一例外也都跟上一起逃跑。

没办法,要是汉军进兵武昌之前,他们能投降,那自然算是立功,就算从前作恶多端,这献城投降的大功,怎么说也得将功折罪,要不然说不过去。

哪怕退一步,汉军已经杀进武昌,还把他们的主力都给击溃吃掉,就剩下一半的武昌北城。这时候要是能临阵倒戈,好歹也算弃暗投明,保命的话应该是问题不大。

可现在,蛇山攻防战已经输的不能再输,三千打三千,他们完全打不过,那还不跑,难道留下来等死吗

为了能尽量减轻一些罪责,这些武昌官员跑路的同时,还还没忘了带上被软禁的惠龄和成德。这两位可都是八旗大爷,有一个还是满人的真八旗,另一位也是高贵的蒙古八旗。

别说是战死了,就是被俘了,罪过都不会小。

带上一起走,那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说荣辱与共,那也是救了八旗,将功折罪了。再把丢城失地的罪责往陈望之这疯子身上,二一添作五全给推过去,那就应该不成问题了。

不得不说,这算盘子打的挺妙!

趁着汉军正在攻打蛇山的空档,但凡还在北城的武昌官员,能跑的都跑了。跑的非常快,也特别果断,连在武昌任上贪的银子都没带走多少。

杨芳速度已经很快,胆子也很大了,但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汉军兵力不多,也没搞什么围三阙一,全部兵力都在主攻文昌门。因为这里正好有能让战船登陆的滩涂地,清军的江防炮台也不密集。

北面的武胜门,虽然也有汉军分出去的部队,但多为小股斥候,主要作用就是监视预防清军铤而走险,绕后突袭。

用兵要慎重,骄兵必败的道理,杨芳已经深刻体会过了,他胳膊上的伤可是才好没多久,都还没好利索。

因为盯梢武胜门的都是汉兵斥候,一下子看到几百清兵从城门口仓皇跑路,还跑散了大半,里面似乎还有好些个伪清官员。

汉兵斥候没法拦,也拦不住,只能连忙报告给杨芳知晓。

如此一来一回,等杨芳做出部署,分兵追击,已经是追赶不及了。

不过也无所谓了,这些武昌官员能跑路,可武昌、汉阳这两座沿江的重镇跑不了,被他们抛下的几万清军,也逃脱不掉。

这几万清军战力虽然很差,但那也得看跟谁比。

跟汉军去比,这些清兵自然都是乌合之众,可跟白莲教的流寇比,他们的战力起码也能五五开。

遇上能打的武将,比如让鄂辉、明亮他们来带兵,胜率还能六四开。

武昌的伪清官员跑了,可他们一下子损失了几万大军,这么多军队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变出来的。

光是几万大军的粮草、兵甲、辎重,那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还有练兵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全都是短时间内无法规避的难题。

武昌、汉阳的清军战斗力不强,可人家好歹也能看得懂旗号,知道弓箭是怎么拉的,刀剑又是怎么用的,晓得打仗是要砍人的,军官下了命令,那自己就要干什么。

真要是招募民夫,短时间内倒是能拉出几万人,可民夫能懂什么打起仗来不马上跑路就算阿弥陀佛了。

当天傍晚,武昌北城已经被杨芳基本肃清,这里本来就没剩下多少清军残兵。武昌的官老爷们跑路以后,彻底失去了主心骨的清军,要么也跟着四散跑路,要么就干脆跟汉军跪地乞降求饶。

跑路、投降的清军,已经被统一划为俘虏营,与前面南城区的上万清军主力一起,集中关押并全部收缴了兵甲武器。

武昌攻城战,前后历时两天,看似比汉阳攻城战多了一天,但实际却不能这么算。

因为攻打汉阳之战,汉军可是提前在汉阳城南登陆扎营,而后先是砍树打造攻城器械,再到招募汉阳百姓充作民夫,帮着修造挖掘壕沟栅栏,准备各种攻城物资。

前后准备了大半月,等到万事俱备,汉军才对着汉阳城发动总攻,结果强攻才一天,汉阳府城就被汉阳士绅给倒戈献城了。

现在的武昌府城,汉军从登陆到破城,拢共也才了不到两天时间。

就这还是在于武昌府城地势特殊,它是建在了山丘上的府城,城中央直接被蛇山一分为二,把一座完整府城在中间分成了两座半城。

武昌、汉阳二府已下,趁此时间聂宇搂草打兔子,往西分兵攻打汉川县。

汉川县坐落于汉水北岸,拔掉了汉川县,汉军水师就可以从容沿汉水布防,进可向西攻打安陆府城,退也可堵住襄阳走水路南下的唯一通道。

杨芳、雷大海走水路领了两千兵出发,都还没抵达汉川县城,就已经得到消息,汉川县城士绅、农户联起手来造反,县令被杀,主簿投降。汉川士绅派了一个读书人,只带了十几个农户就出城数里来迎接:“恭迎大汉天兵,汉川县城已被我等拿下,还请大汉天兵前往接收!”

……

汉川县不是个例,地处汉阳北部的黄陂县。

一名今科落榜的乡下秀才,振臂一呼就发动了数百佃户,用着粗到不能再粗的乡下方言喊道:“乡亲们,荆州那边的大汉天兵,已经把汉阳、武昌给打下了,连十万官兵都不是对手。这世道横竖已经活不下去,不如随咱一起攻下县城,投奔大汉天兵了。”

……

孝感县。

孝感县离汉川县很近,孝感县的一名乡下落魄读书人,闻听汉川县要造反从贼的消息。

当下也发动孝感的佃户百姓,直接杀了地主,也学着道听途说来的汉军分田政,给起事的佃户们都分了土地,短时间里拉出数千佃户农民军,包围起了孝感县城。

孝感县令得到消息,带上了贪污的银子,赶在农民军围城前乔装出城逃跑。

……

嘉鱼县。

嘉鱼县令看清了形势,连忙主动改旗易帜,同时将早已准备好的粮草钱货,用民船给汉阳、武昌二府的汉军送了过去,又派出亲信师爷充当信使往荆州府表明自己要内附。

……

咸宁县。

之前造反失败,已经遁逃的马鞍山义军残部,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就这么高举起了汉军的大旗,一路上招兵买马,准备攻打咸宁县城。

……

蒲圻县。

这里稍微好些,只是乡下的地主到处在被佃户们聚众造反,屠杀灭门。

不少地主没有邬堡,只能带着银子家眷往县城跑路,蒲圻县令也没想着要投降,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

通城县。

崇阳县。

通山县。

甚至沔阳州。

到处都在爆发佃户起义,要么就是士绅串联,聚众造反。

这些起义军虽然打的都是汉军旗号,还有汉川、嘉鱼这些起义过后,主动改旗易帜归附汉军的,但要说是汉军的民心所向,那显然不太可能。

汉军打下了汉阳、武昌这两座府城,几乎全灭了二府的清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在于二府治下的百姓过的实在太惨。

这可是半个省都在闹着白莲教,相当于半省都没法正常提供赋税财政,再加上之前才刚支持湘西的十万大军跟苗人打仗,湖北百姓几乎连半点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惠龄这巡抚才一退回武昌,就又可劲压榨只剩下一半的湖北百姓,尤其是靠近长江的武昌、汉阳二府的百姓,更是摊派赋税的重灾区。

十几万大军,还要算上官员们贪的银子,可以说这半省几府之地,已经快被伪清官府榨干最后一滴血。

因为压榨实在太狠,许多士绅都受不了,起码有一半的读书人,以及中下层的士绅,居然能跟佃户和解,一起去造官府的反。

陆续闹造反的县城实在太多,汉军这边一时都有些跟不上。还好湖南已经几乎被汉军全据,而武昌府虽毗邻江西,但与江西却隔了一座幕阜山。

有此天险阻隔,江西清军很难北上,能来的清军只能是安徽杀过来,所以汉军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去接收这些新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