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渡河
小白龙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孙悟空在一旁大声说道:“别找了,观世音菩萨已经走了。不管你和观世音菩萨有什么恩怨,能不能先让这水神送我们过河?”
看着鹰愁涧汹涌的波涛,孙悟空知道这不是寻常能渡过的,只得开口求助。
现在,就算有船,恐怕也难以渡河,毕竟鹰愁涧连老鹰飞过都要发愁,更何况是人呢?
只有本地的水神,才能驾驭这鹰愁涧的水性,驾舟载他们渡河。
“渡河?”小白龙冷笑一声,“那观世音菩萨纵容九头虫赶走了此地水神,如此侮辱我水官一脉,还要让此地水神送你们过河?”
“观世音已经走了,那九头虫在哪里?”小白龙目光一转,落在了那匹赤红色的马儿身上。
他发现了这匹马的独特之处,身上毛发如血,还散发着一股腥气。
“九头虫?”小白龙开口问道,虽然是疑问句,但语气中却充满了肯定。
“好个九头虫,堂堂妖神后裔,如今却自甘堕落,沦落到被人骑乘的地步。”小白龙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屑和讥讽。
九头虫听在耳中,蹄子微微扬起,发出了“唏律律”的声音。他有口难言,因为观世音菩萨施展神通,将他变成了这匹马,还让他口中多了横骨,无法说话。
很显然,九头虫也无法保持淡定,只是现在他口不能言,手不能动。
“九头虫,你昔日勾引我的未婚妻,今日又冒犯我水官……”小白龙的话语中充满了问责,但九头虫根本无法开口。
孙悟空看明白了,如果不解决九头虫和小白龙之间的矛盾,他们师徒恐怕过不了这鹰愁涧。
于是,孙悟空向小白龙问道:“你这小龙,到底想怎么样?能不能让这水神送我们过河?”
“你们要过河可以,但这九头虫不行。”小白龙毫不客气地回答道。
孙悟空挠了挠头,他自然不可能舍弃九头虫,因为现在九头虫已经变成了马儿,要载着唐三藏一路前往西天取经。
但是……孙悟空又不知该如何是好。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孙悟空向小白龙说道:“你说和九头虫有恩怨,那今天就解决这恩怨。他既然冒犯了水官的威严,那就让他偿命便是。偿命之后,你是不是就没理由再阻止我们渡河了?”
“偿命?如何偿命?”小白龙疑惑地问道。
孙悟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个简单,所谓偿命,就让这九头虫斩去一头便是。如此这般,你可没理由再阻止我们渡河了吧?”
“斩去一头?”小白龙看向那匹九头虫所化的马儿,只见它只有一颗硕大的头,并不是之前的九头模样。
孙悟空似乎担心小白龙改变主意,直接取出了如意金箍棒,朝着那匹赤红马儿的头上削去。
唰!
金箍棒光芒闪烁,仿佛化作了刀锋,直接从九头虫的脖子处划过。
这金箍棒挥落了赤红色马儿的脖旁鬃毛。
奇异的是,那鬃毛像是有生命一样,在被挥落之后,竟然化作了一颗头,似鸟似虫,正在惨叫。不过两声之后便戛然而止,彻底失去了生机。
而九头虫所化的马儿则“唏律律”大叫起来,前蹄高高扬起,仰天长嘶,痛苦异常。
那脖颈之处有血液不断滴落而下,出现了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
“这样就行了吧?”孙悟空做完这些后说道。
他并没有去管九头虫,而是手持金箍棒盯着小白龙。
九头虫化作马儿后虽然看似只有一个马头,但实际上那脖颈之处的鬃毛却是他另外的头颅所化。
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之下能够看出这一点,所以他刚才那看似是削去了九头虫所化马儿的鬃毛,实际上也是打落了九头虫的一头。
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并没有放下,仿佛小白龙只要说出一个“不”字,那金箍棒就会再次抬起一样。只不过这次要打向谁就不一定了。
小白龙一愣没想到孙悟空会有这样的动作竟然真的将九头虫的一颗头给生生打去。因为孙悟空的动作太快小白龙也来不及阻止。
眼看孙悟空已经做完了这些手持金箍棒盯着自己小白龙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好这番九头虫掉了一头如今驱这鹰愁涧水神之事便作罢……”
眼见小白龙松了口,孙悟空顿时喜上眉梢,收起金箍棒,同时按住了那九头虫所化的马儿,让它无法再动弹或乱叫,这一手显得他驯马技艺颇为高超。
“师父,咱们这就可以渡河了!”鹰愁涧水神终于撑着船儿,载着孙悟空和唐三藏师徒二人穿越了鹰愁涧。
唐三藏骑着的马儿,脖子上那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显得格外醒目,行走时还不时滴落腥血。但对于这匹脚力尚可的坐骑,唐三藏已十分满意,毕竟这是观世音菩萨为他安排的,他自然没有丝毫嫌弃。
就这样,唐三藏和孙悟空师徒二人继续踏上西行之路。而小白龙则暂时放下了对天下水官的监察之责,
直接返回白骨道场向师父复命。
不久,小白龙便回到了白骨道场,走进白骨帝宫,恭敬地向师父禀报了近期的所作所为和所发生的一切。
“师父,稻谷已经全部在泾河八水周围种下了,只等日后丰收。”小白龙汇报道。
“做得不错。”叶恒微微点头,对徒弟的表现表示赞许。
“师父……”小白龙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徒儿此次似乎得罪了观世音菩萨,她出手将我击退。”
“无妨。”叶恒眼中光芒闪烁,“若不是为师那时正神游物外,定会为你出头。你如今是我的徒弟,既得了监察之责,便可尽责而行,无需惧怕什么菩萨。”
听了这话,小白龙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同时他也对叶恒所说的“神游物外”感到好奇。
不等小白龙询问,叶恒便自顾自地说道:“为师的修行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不久后将离开道场,前往万寿山五庄观寻访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以求突破之道。”
“这些时日,你也要好生修行,日后不可坠了龙族的名头。”叶恒嘱咐道。
“是!”小白龙应声答道,脸上露出严肃的神情。他注意到叶恒说自己的修行陷入了瓶颈,要知道在此之前,叶恒就能与乌巢禅师一战,如今若是突破瓶颈,那该达到何种境界?作为叶恒的徒弟,小白龙想到这里就不由得感到振奋。
叶恒所说的不假,他的修为确实已经达到了瓶颈期。
目前,他已经在金仙之路上走到了尽头,即将触摸到“大罗金仙”的门槛。
然而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叶恒此前一直没有什么头绪。
于是,他借助“模拟器”的帮助,不断进行模拟。
这也是为什么当小白龙在鹰愁涧质问观世音菩萨时,叶恒无暇分心去管,因为他正在模拟区中。
经过一番模拟,叶恒终于找到了突破境界的思路。这个思路指向了西边的万寿山五庄观。
“天下间的大神通者中,性子平和且愿意指点的,非地仙之祖镇元子莫属。”叶恒说道,“在模拟中,我甚至去找三清求教,却都无功而返,甚至还遭到了冷遇。只有在镇元子那里,他愿意与我共同论道。”
叶恒的目光落在了西边的万寿山方向。一次次的模拟让他发现,自己的突破之路就落在万寿山五庄观中,落在镇元大仙身上。
因此,叶恒不再迟疑,交代了小白龙之后,便盘坐在白骨莲台上,心念一动,朝着西边万寿山而去。
万寿山距离叶恒的白骨道场并不算远,中间只隔了一个流沙河和一些空旷地区。
叶恒驾着风,飘然越过了流沙河,径直朝着西边而去。
不多时,叶恒遥遥望见前面有一座仙山,极其不凡。
以他如今的眼力看来,只见此山根连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瑞气腾腾,霞光飞散,有龙吟虎啸、鹤舞猿啼之声。
整座山透出一股仙山福地之相,与他此前所见的许多大山截然不同。
“好一座万寿山,真不愧于万寿之名!”叶恒不由赞叹道。他驾风到了近前,主动收起了神通,压下莲台,落在了万寿山上,并没有直接飞入其中。
毕竟此次前来,他是为了拜访镇元大仙,寻求突破之机,是多方借鉴,而非打打杀杀。
落下风头云头后,叶恒不多时便来到了万寿山的中心地带。
只见前面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宫殿森罗冒紫气,楼台缥缈散丹霞。
这赫然是一座山门,门前石碑上刻着“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来了。”叶恒抬头一看,只见门外赫然站着两个童子,羽衣翩翩,环绦束龙结,芒履轻缠绒,一派道服自然的样子。两个童子远远就看到了叶恒前来,既惊又喜,连忙迎了上来。
他们到了叶恒跟前,齐声说道:“清风、明月,奉家师镇元大仙之命,在此迎接白骨水官大帝!”镇元子一共有四十八个徒弟,其中最小的两个,一个一千三百岁,一个一千二百岁,正是清风和明月。
眼下,也就是清风和明月在迎接叶恒。他们看着叶恒身穿水官大帝法袍,威严自生,但法袍之下仍然是一具白骨躯体,因此感到十分稀奇,前所未见。而且这两个童子年岁还小,心性跳脱,私下里还暗自嘀咕。
殊不知这些话语都落入了叶恒的耳中。
叶恒并不在意清风明月的言语,跟随着他们步入了五庄观内。
一路上,他们边走边聊,叶恒这才得知,原来镇元子早已“预见”了他的到来,特意吩咐清风明月在此等候。
“我们刚到门口不一会儿,大帝您就到了,没让我们等太久。”清风明月说道。
“我的道场离万寿山不远,所以过来挺方便的。”叶恒随口回应,对于镇元子能预知他的到来,他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他并未使用天赋【欺天诳地】,所以当他心生念头时,天机感应之下,镇元子自然会心血来潮,算到这些。
“离万寿山不远
?那大帝的道场到底在哪儿呢?”清风明月像孩子一样好奇,忍不住问道,尽管他们本是有正事要办。
叶恒一边走着,一边随意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不久,他们便来到了正殿。
叶恒只见正殿壁上挂着五彩的“天地”二字,香几上摆放着黄金炉瓶,却并未供奉任何神像,只是敬奉着“天地”。而在香几前,盘坐着一位大仙,他头戴紫金冠,身着无忧鹤氅,体态如童子,面容似美人,胡须飘洒在下巴。
这副缥缈大仙的模样,气质超凡脱俗。叶恒一眼便看出,这位便是他此行的目的——地仙之祖镇元子。
此时,镇元子也正好睁开眼睛,与叶恒目光交汇。
“水官大帝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镇元子开口说道,语气中带着亲善之意,显得随和。
“是我贸然前来,冒犯了大仙,还望大仙见谅。”叶恒也礼貌地回应道。他们相互寒暄了几句后,镇元子便引叶恒到另一个蒲团坐下。
叶恒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表明了来意:“大仙为地仙之祖,神通广大,修行古老,与三清为友……我此次前来,是特地向大仙求教。”
“哦?”镇元子虽然能算到叶恒前来,并且是善意而来,但具体的来意他并不知晓。此时听了叶恒的话,他才恍然大悟。
“求教?大帝想向我求教什么?”镇元子问道。
“大罗之道!”叶恒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以佛法证罗汉果位,后修龙族之法,又涉猎旁门之法,还涉及香火信仰之法,所学颇为驳杂。好在我有自创的‘一体三分、三位一体’法门,将这些融为一体。但修行至今,却难以突破大罗之境,故而特来向大仙求教。”
镇元子闻言有些愕然,他显然没想到叶恒竟然如此坦诚,一上来就和盘托出了自己的修行底细,似乎一点也不担心会被他算计。要知道,一个人的修行往往是秘而不宣的,不可轻易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