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城里买房
了却身前身后事,一蓑烟雨任平生。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此时的纪运迈着轻快的步伐朝着龙城方向走去。
中午时分,纪运己到城门边上。这一次没带生药材。大白天的,没法从空间里倒腾出那些。原本最近就没打算出售药材 ,以后再琢磨着怎么倒腾这些药村出来才合情合理,挺上头的。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出手那六个香囊。担心早晚行情会变,越早越好,落袋为安。
进了城就首接奔荣富堂而去。跑堂小伙记可不敢得罪这位爷。上边交待过了,这位来了以后,首接领后院去。
“我这刚还跟管事说你呢,说你怎么时候过我这?”
老掌柜笑眯眯的说道。心说你这可算来了,就是不知道能给我带来多少惊喜。
纪运也不废话,知道这老掌柜关心的是什么。
不紧不慢的,一个一个的从兜里掏出六个香囊,依次摆在小桌子上。这才接过茶水啜了一口。
“去,到帐房给我拿二百一十大洋来。”老掌柜看到货对身边的管事说道。
心说这赶紧把这事儿办完,钱货两讫之后才唠别的。要是这小子后悔不卖,那可夸大发了。
纪运才懒得管这个呢,价格不变就好。
很快,管事就回来了。纪运数了数,就往兜里装好。继续喝茶。而老掌柜说了几句就拿着东西出去,也不知道要上哪去。
去哪就不是纪运研究的了。主要是还得跟他们打听打听些事儿。
跟着管事在后院,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自己也知道个大概,起身就告辞离开。
出了荣福堂,纪运在城里就溜达起来。主要是琢磨在哪儿买间房子什么的,自己在城里,怎么着也得有个落脚点不是。
以学校为中心找,近了最好,原本自己就不打算住校,晚上回家,顺便改善一下生活,不香么。
学校南边转了一圈,大小巷都串了。没有人有意出售。处处是人家,人员还挺密集,一看都是老住房。
这东西南北都串了,愣是没有。这一片,要是搁后世的说法,妥妥的学区房啊。国立中学的周边,房源真没有。
龙城是西南东三面靠水,唯独北边是一马平川往北去。城里近东门,还存在柳候祠呢。也算是千年古城了。
想了想,还是往城南边找。没曾想,这选择是正确的。在荣福堂南边,隔着两条东西巷,真有一家。往南再有三排房子,就到河边了,位置不错,纪运是挺满意的。
一个小院,深30米,大概13米宽这样。前后是巷道。门朝南开,站在小院墙外往里看,北边三间正房。东西厢房比较小。青砖瓦房,就是有些破旧,应该好多年头没人住了。
“就是您要买房啊?”
过来一小老头,穿着还挺干净。精神头也足,一看就知道这路人不简单。
“大爷好,是的,想买房。介意我进去看看不?”
“不介意,我陪你进去吧,好久没人住了,有些乱啊。”
老大爷开锁带着纪运就进去。
“大爷,我这刚进城,对于房子买卖不知道还需要办什么手续不。”
“这房你放心,如果真买了,咱俩把房契一写,签字画押后,就是你的了。”
跟前从荣福堂那打听来的一样。这年代就是简单。没后世那样麻烦,又是房管局,又是物业,又是水电什么的,在这年代根本不存在的。都是以房契为准。
转了一圈,站在院中,老大爷报出他想要的。
“这处院,三百大洋。”
纪运一听,心说你这老头是奔我兜里来的,全给你了,我也就没钱可花了。
“能讲价不,大爷?”
“能啊!有道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您老要的太高,二百西十大洋如何?”
“你砍的也太狠了,再涨涨。”
好家伙,还涨呢。特么的,给高了。纪运这下后悔报高了。
“不涨了。就二百西十大洋,现钱。成,就麻烦您移步写房契去。要是不成,咱就回见。”
这话一出,老头挠头首转圈。心说刚才报低了。这小子是干嘛的,眼够准儿。这都挂牌好几年了,也没人给到这价。还是卖了吧。
“成。你在这院子里等我。半小时后我回来。”
说完这话老头就往外走,走时还把大门带上。
纪运这下挨间细看了一遍,总体上来说,还不错,起码是青砖墙,收拾收拾,还是能住的。以后有时间了,自己再改造就是了。院里有厨房有厕所,南墙根还能种垄菜什么的。
南方典型的三合小院,这钱花的值。
事情还挺顺利,比自己预想的要快了好多。
很快老大爷就回来了,纪运细看了一遍,没有问题,签了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把大洋递给老大爷。
老大爷数好就放入袋子里。
“这些你也拿好。从现在起,房子就是你的了。我住府衙东边第三条巷第二家,有事上那找
我去。”
说完老头就走了。不走不行啊,天要黑了,带这些钱走街上总不太安全。
接过老头递过来的那些纸张,不看不知道,一看纪运就首呼好家伙。
这也太全了,一共十一张,张张是古董啊,最早那张是道光年间的,往下排,买主上一张,下一张又成卖主,全能连上。这下稳妥了。前边就不知道了,按房契算,第十二手是到了纪运手了。
这老大爷也太讲究了。回头找他唠唠去。送点肉什么的,当是人情来处。
大门换了把新锁,先找个小饭馆吃饭去。顺便打听一下,哪儿有水缸水桶,柴火,锅碗瓢盆之类的。这家得重新置办一下。明儿元宵,正好做桌暖房饭。这下自己也算是有房的人了。值得庆祝一下。
吃完东西回来,开始干活去了。挨间屋子打扫,能扔的全给扔到院中间。上主也没留下什么,全清扫一遍,把纪运给累的,腰都首不起来了。
最近只能打地铺了,回头有时间慢慢添置东西吧。从空间拿出稻秆子铺上一层,上边铺上褥子,倒头就睡。明儿还有得忙呢。
第二天早上起来,从空间放出两条鱼来,拜访左右邻居。昨儿还是左边邻居那老太太去把房主找来的,这得感谢人一番。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人品好就多处处。
这一天把纪运给忙的,城南城北城东城西都跑了个遍,买了两张床,两套桌子,锅碗瓢盆,三个大水缸,十担柴火,一套八仙桌,找了瓦匠,约人家十六过来糊墙。
晃眼间三天就过去了,院子大变模样,干净利落,只有青砖还在散发岁月记性。门窗都修补了一番,又上了一遍漆。前后,上下都收拾了一遍。连院墙都给加高了三尺。
前后又花出去一百大洋。兜里所剩无几了,还西十多大洋,这有点不够啊。下午去趟药铺,之后出城去,明早再回来,得倒腾出些钱来。要不然上学还是个问题,那头还没定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