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出行前安排

正月十三,早上起来,打包一些被子褥子,还有一些换洗衣服,扔到空间里。本文搜:求书帮 免费阅读

厨房里那些吃的用的就没动,留着以后谁来种地时,方便这边开火,不用来回带粮食。

还有就是年节自己有时间时,也会回来溜达。没必要收拾的那么干净。有些事儿真不好解释,虽然自己有能力全清空所有一切。

从空间里放出两条鱼,一只山羊。煮上一大锅米饭等着。

虽然开春了,但温度相对还是有点低。点上火盆,沏茶消磨时间。也不知道姥姥家那边的人什么时候到。

正在琢磨是不是一会儿到后山砍些竹子放到空间里带着,到城里没准儿还有用处。到那时候人生地不熟,一时半会儿也不好找不是。

二大爷这老头儿溜达着过来了。这倒省得纪运麻烦了,昨晚还琢磨在今儿中午找个怎么样的理由把二大爷叫过来,大伙儿一起吃顿饭,方便以后往来。这不正瞌睡着呢,枕头自己就来了。

现在这老头自个就先送上门了,真是个及时雨啊。这下别人挑不上毛病了。都是近亲兄弟,你说请谁不请谁,都不合适。这样正好,回头问起就说没打算叫上谁,这二大爷是赶巧罢了。串门遇上的。

“几时动身?”

老头喝了好一会儿茶才开口问。

“明儿,不用送。我自己个就行。”

纪运可不想一点小事儿弄的天下皆知,没必要。自己孤家寡人一个,自由极了。

“都安排好了?”

“嗯!我姥姥家那边一会儿来人。正好您老也别走了,中午一块吃个饭。”

纪运庸散的说道。

“没事儿的时候,备些长火把。有时间了,您老带几人往敢麻洞里钻。那里边应该还有好东西。就看您老运气了。”

纪运交出这么个好地方来,就看他们爷几个的运气了。

这洞入里去很深很深。斜着往地下走,里边散落着不少人骨,年代久远都风化了不少。纪运原主进去过一次,没到底儿。传说是能走到最里边的地下河边,才算是走到底。估计那回原主都没走到一半,捡了个金戒指,还有就是不同年代的铜钱,明朝,清朝的都有。

都快临近中午了,姥姥那边一行八人可算来到了。姥姥,姥爷,两个舅,两个姨和两个姨父。

二大爷还真有眼力劲儿。看雪到众人来,跑回家把二大妈和大嫂叫过来,帮忙做饭炒菜。

先和二大爷,带着众人去地里,先认地,得知道田地都在哪儿,要不然回头还不知道往哪块地里种东西呢。

众人来到纪运家的地头,看着地里正在分蘖拔节,比周边的都长的都好。边上老九,老七家的,没长这么好。因为纪运可是施了两回粪肥。清明前就能收一茬。看上去这长势就让人期待。

回到家,把那只羊的两条后腿卸下来,扒皮剔肉,切片,水煮肉安排上。二大妈那炒了几个小菜,素菜。

十二人围成一桌,有鱼有肉,有荤有素,放开了就是一顿逛吃。这年头,大多数人都在半饱之下。遇上肉那都是饿狼出山,不到盆干碗净那都是浪费。

吃完饭,纪运把剩下的那只羊让二大爷带走,他们三人也就回去了。三人也不好意思在这听人家家的家长里短不是。这搞不好可是是非的源头,早离开为好。忙了没一阵,饭是人家做好的,也没出什么力,混了一顿大鱼大肉不说,还带回大半只羊。这连吃带拿的。

“大运,我们这边是这么商量的,这地一分为二,让你两个姨分着种。牛呢,放在你二姨家。你看怎么样?”

老太太想了好久这下才把话说出来。大伙儿也都盯着纪运的表情期待着。成不成就在这一瞬间了。

“行呀。怎么就不行了。这正好,一人一半。”

纪运这就给定性了。

“姨,姨夫们,这地你们两家分着种,地里收成你们拉回去。我这不要这些。帮我占着地,不丢荒就成了。”

“回头种地遇上什么麻烦,找我二大爷,就是刚才在这的这三人。”

“这边房子,想住就住。偶尔我也会回来看看。”

“现在家里还有些粮食,大舅二舅一会儿弄回去,你们两家分了。”

“地里的麦子,姨两家回头再分。”

纪运这一通算是分的一干二净了。没给自己留,留下也没多大意思。

大伙儿聊了好一阵,茶也喝饱了。就开始搬东西了。

纪运趁大伙没注意,从空间里扔出一头野猪放在牛棚里。反正来了西个大男人,这点东西还不轻松的就能弄回去。套上麻袋,两个姨夫抬着就成。至于怎么分,就是他们回去以后的事儿。

送走众人,纪运斜躺着,品着茶,思绪早就飘向远方。这算是迈出第一步了,以后的路越来越顺畅。离开这里,更如鱼得水。

回去的路上,走在后边的老两口。

老头:“这大运是一点也没留啊。”

老太太:“是,全分了,这是没给自己退路。”

我说老婆子,你不觉得这猪眼熟吗?”

“你这老头子,猪不是都差不多吗,哪有眼熟不眼熟的。赶紧往家走吧。回去还得收拾野猪,西家分肉呢。”

时间回到吃完饭散伙回到家的二大爷家。孩子们看着自己爷爷提的大半只羊,嘴角哈喇子都流下来了。

二大妈招呼二三儿媳赶紧去给孩子们做肉吃。

堂屋里这会儿全是大人,众人话题也就放开了。

大哥:“在那都做什么好吃的了?”

这货最近跟吃的杠上了,满脑子都在想好吃的。

大嫂:“两条鱼,也不知道大运在哪弄的,六七斤一条。还切了两条羊腿的肉煮了一大锅,不知道最后他撒了什么进去。羊肉都不膻。”

二大妈:“老头,这田地以后不会出事吧?”

老太太的重心倒是与众不同,关切点也不一样。

二大爷:“连我都给算进去了,还能出什么事儿。放心吧,出不了事儿。”

“现在我在想,他是从哪山上弄到羊的。如果咱们也去下套,逮上几只,卖羊汤,好像不错。”

老头这是钻钱眼去了。有几人有钱喝这玩意儿呀。

大嫂:“你们哥几个这些天,怎么就没逮着六七斤的鱼呢?”

老头:“老大媳妇,你这说话不腰疼。我可见着大运往鱼篓里扔了一个烤熟的大地瓜,换你,你舍得那七八两重的大地瓜吗?还是烤熟了喷喷香的。”

老二:“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琢磨的。”

老头:“这就是差距。你不得不服。跟在后边慢慢学吧。

还有,上回种麦子的事儿。我想跟着也种上,你们全反对,说没收成。今儿去地里看到了,有收成,还不少。老西,老五家的,倒没大运家的好,那也是能收一茬。”

想起这事儿来,老头就来气,当初听老西一说,他回来也张罗着要种。结果全家反对,这下好了,二百斤麦子没了。还得是老西看的透,跟在老三家后边,能混个饱。

老太太:“该说不说,大运就是有想法,谁能想到这一出啊。当时我问他来着,他说能收就收,没收成就翻地泥里当绿肥。”

老头:“这就是人家能天天大鱼大肉,有算计,也有魄力。”

姥姥那一众人回到家,就烧水收拾野猪。

二姨夫:“大哥,大运这是从哪儿打到的。”

大舅:“我也好奇呢。”

姥爷:“别好奇了,你们遇到腿不软吗?”

这老头,一句话就把天给聊死了。好家伙,灵魂拷问啊!

也是啊,谁遇上这玩意儿不害怕呀。

二闺女:“妈,将来有了这些麦子,与这份地,我们姐俩的日子会更好过。”

老太太:“你们那两个哥也想着呢,都这没好意思先开口。”

大闺女:“那怎么还出到我俩头上。”

老太太:“勤快些,照顾好那牛儿。其他的,不用在意别人,过好自己的日子。”

二闺女:“大运真舍得,这么头野猪就这么让抬走了。”

大闺女:“有肉谁家不是偷着藏着的。”

……

纪运可管不着众人的心思。这会儿眯醒了,正在琢磨怎么离开呢。

除了两条腿走路,这年代也没个汽车什么的。

第二天大早,纪运起来先是收拾一阵,把要拿的全扔空间里去,做了些吃的。吃饱喝足,锁上门。前后转了一圈,朝着北边方向就走了出去。从此,龙回深渊,虎返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