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开始正式跑手续了
当天,季宇宁仅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搞定了文化部和作协两个单位。
这让他心里很是满意。
当然他也很感激这两位领导。
两位领导很支持他自费出国留学。
他觉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黄部长视他为子侄辈,而李季李老师则把他当成学生。
季宇宁从这两位领导的眼中,还是能够看出那掩饰不住的遗憾。
只是,他既不想到文化部当官,也不想到作协当那种有级别的作家,实际上还是官。
这样的一种未来,在整个80年代,他感觉就是,要么评论别人,要么被别人所评论。不是把别人的名字在嘴里嚼来嚼去,就是自己的名字被别人在嘴里嚼来嚼去。
他觉得这样的生活,简直没意思透了。
4月20日,周日。
这天,季宇宁又分别去了贺叔秦姨家和他岳父岳母家,把他打算在下半年秋天的时候出国自费留学的事情说了一下。
这几位长辈对他出国留学倒觉得是好事,只不过对于时间上这么急迫,还是有些疑惑。
季宇宁对贺叔秦姨的解释,跟他对老爹老娘说的理由差不多,除了留学,更主要是创业。但没说他身家的那个具体的数字。
对于岳父岳母的解释,则更多的是留学方面的理由。当然他也说了会经常回来,那几百块钱的机票钱是不在话下的。另外朱琳未来也会出去,也是去留学。
4月22日,周二。
午后,季宇宁骑车从京城大学来到了西单大木仓胡同。
大木仓胡同,就是教育部所在地,以前的高教部,也在这个地方。
季宇宁来办事的机构就是教育部外事局。
外事局就是国内出国留学的主管单位。不论是公派出国留学,还是自费出国留学,都归这里管。
季宇宁从今天开始正式跑手续了。
一般而言,办理自费出国留学,都是先向学校申请,然后学校向教育部外事局报批,请求将自费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也纳入公费留学管理。
这个所谓的纳入公费留学管理,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季宇宁前世可是没听说过。
什么叫纳入公费留学管理呢,比如说,自费留学人员到国外后,须在一个月内亲自或写信向驻外使(领)馆报到,并接受领导。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无论到哪里,都要有单位管着你。
不过即便是这样,前世这个时候公费留学的,也仅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回国,剩下的都留在外面了,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直到90年代,才有那个留学的违约机制,这才基本上都回来了。
季宇宁今天是自己带着材料过来的,他先找的是外事局的一个领导。
这位是他丈母娘的大学同学,在外事局也是说得上话的。
前天季宇宁去他岳父家的时候,是丈母娘主动提出可以帮忙的。说是大学同宿舍的闺蜜,现在就在教育部的外事局。
岳母的这位大学同学很是热情。
季宇宁递上资料,又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
季宇宁本人关于留学的资料,就是北美的学校给他的offer,这是斯坦福的英文件,以及他找去年刚成立的对外翻译公司翻译的翻译件,当然实际上是他自己翻译的,由外事翻译公司盖了个章。
还有就是他在国外的亲属给他的经济担保函。这也有翻译件。这个经济担保是早就做好的,并且已经经过了公证和领事馆的认证。
其他的,像他是在校生,学校的意见。还有他是在职人员,工作单位的意见。这些文件他也直接带过来了,当然外事局还是要向这些单位发函并确认的。
外事局经审查后,基本符合,就可以通知学校以及相关所有单位报送材料了,然后就是审核材料和政审。
季宇宁今天自己过来,把前面的时间和程序节省了。
另外,他自己过来,也是要知道所有手续的节点。他对这个时代国内各机关的办事效率和作风是一点儿信心都没有。
前世那位陈小花,就是在教育部外事局向他们学校发函,要求报送资料的时候,结果学校根本就没有报送,她也不知道,结果耽误了很长的时间。
而她拖的时间越长,就越麻烦,因为当时她已经是名人了,风言风语一起来,就更不好办了。
当天季宇宁去外事局很顺利,和经办人员也直接见了面。双方都留了电话。未来程序走到哪一步,卡在哪个地方,哪个单位报送资料比较缓慢,他都会第一时间知道了。
他现在去机关办事的的这种亲力亲为的习惯,就是他前年买房的时候学会的。
不这样,还真不行。
4月29日,周二。
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青年优秀创作奖颁奖大会在京城政协礼堂举行。
《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等22部影片获得优秀影片奖。
这个优秀影片奖,是去年12月份文化部恢复设立的。该奖每年颁发一次,成为电影的政府奖。
季宇宁作为编剧并参与拍摄的五部影片,《啊!摇篮》,《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晓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位列优秀影片奖。占本届电影政府奖全部22部优秀影片奖的将近四分之一。
在此次颁奖大会上,还同时向四十四位青年同志颁发了青年优秀创作奖。
季宇宁编剧的电影《晓花》和《与魔鬼打交道的人》获得青年优秀创作奖的最佳编剧,和他并列获得此奖的,是西影滕文骥的电影《生活的颤音》。
季宇宁还因电影《晓花》获得最佳副导演,实际上这部电影中他是执行导演,但这个时候还没有执行导演这个概念,所以还是把他归入副导演之列,和他并列获得最佳副导演的是上影的吴贻弓,他的获奖影片是《于无声处》。
季宇宁获得的第3个青年优秀创作奖是最佳作曲,获奖的影片有四部,《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晓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和他并列获得该奖的,还有另外三位青年同志。季宇宁全都不认识。
青年优秀创作奖的最佳演员一共有16位,其中有四位演员的获奖影片是季宇宁编剧的影片,包括电影《瞧这一家子》中的刘小花,电影《甜蜜的事业》中的李秀明,以及电影《晓花》中的赵秀秀、刘小花和赵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