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应当全力支持他

这次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北影厂有七部影片获奖,几乎占了全部获奖影片的三分之一。

这在国内所有的电影厂是独占鳌头的。

这让在颁奖现场的汪厂长很是开心。

当然,紧跟其后的是上影厂,有六部影片获奖。

汪厂长有一点儿不痛快的,是上影厂获奖的六部影片,其中有一部电影《啊!摇篮》还是季宇宁编剧的。

“小季啊,这次表现不错。以后还是要多给咱们厂子写剧本。这次优秀影片奖的颁发,反映出来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好剧本太少。”

领完优秀影片奖,汪厂长看着附近那一片北影厂的人手里面的7个景泰蓝瓶子。

他觉得还是不够多,嗯,7个奖还是少了。

今天的这个政府奖,还不是后来改名为华表奖的那种奖杯,而是景泰蓝瓶子,比较普通。

季宇宁拿到的三个青年创作优秀奖,是那种奖状,外面带一个大的很气派的封套。

“嗯,行啊,汪厂长,今年给了咱们厂子一个投资100万的剧本,过两年我准备给咱们厂一个投资1,000万的剧本,就看你敢不敢要了。”

季宇宁心里还想着汪厂长前一段帮着别人打劫他的剧本的事儿呢。说出话来,没有太多好声气。

他说的投资1,000万的剧本,就是80年代中期开拍的电影《红楼梦》,电影《红楼梦》是6部8集,号称投资超过2,000万,但实际上也就投了1000万出头。不过这个投入,基本上没怎么赚回来。

“你小子又在这忽悠,现在哪有投资1,000万的剧本啊。”

老汪同志的大嗓门,立即吸引了剧场里好多人的目光。

进入5月份以来,季宇宁自费出国留学的消息也传出去了。各种不同的反应也都开始出现,小道消息也开始满天飞,有些人也开始向上面反映。

这在季宇宁眼中,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个年代的国内总有不同的意见,总有谣言出现。

“季宇宁同学上个月开始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现在社会上反响很多,学校里也弄得沸沸扬扬的。

有很多老师学生觉得这么出色的学生出去是不是合适?嗯,而且我听说季宇宁同学家里面海外的亲属也都是大富豪。这出去以后会不会就不再回来了。

所以,是不是考虑季宇宁同学以不出国为宜?如果部里面考虑可以出国,那是不是安排为公派留学,纳入大使馆管理。”

在京城大学的一次校务会上,相关的领导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老马啊,季宇宁同学这次出国留学,是选的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这是北美最好的计算机系,而且这个学校所在的硅谷,也是北美乃至全世界计算机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

我们现在学校的计算机科学系是最新的一个系,现在的起步太低了,我们连基础性的工作,都需要在若干年内才能完善。

小季开发的那个计算机语言,就是用我们国家的庐山来命名的L语言,在我们这里只能是用作学习教材,而在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则是可以规范标准化,完善成为未来最实用的应用程序设计语言。

这对于国家,对于我们学校,也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至于说改成公派,部里面今年的名额,去年就已经考过了。明年的名额,今年即便开始考,要成行的话,估计也是后年了。

现在的计算机领域发展是非常快的。不仅硬件发展快,软件发展的更快。

小季这次获得的offer,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今年的秋季学期去斯坦福,也是一个最优解。

至于说到会不会不回来。

他父亲当年也是我的学生,他爷爷这一辈据说有8个兄弟,全是亿万富翁,他们家如果50年代想出去,那早就出去了,而前年开始,如果想出去,也已经出去了。

所以啊,我们要相信一个人对于国家的感情。”

周校长说到这儿,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就不吭声了。

“小季这小家伙还说去斯坦福报到以后,还要经常不断的跑回来。

这回来一趟,单程的飞机票,就要几百块美金啊。

这小子还真是不怕花钱。”

张副校长笑着说了一句,他对于季宇宁出去自费留学也很支持。

他这句话也是活跃了一下气氛。

“这小子家里有钱,而且他自己也有钱。他每年光版税收入就很可观,这飞机票钱就跟零花钱差不多了。

所以经济上,他估计也没什么压力。”

“这小子自费出去也挺好,像我们公费出去,唉,那只能换个几十美金。”

“这小子上个学,也真跟别人不一样啊。别人按部就班的,他是一直跳着上。

他是李主任的研究生,他还想上完,另外这小子还说李主任如果将来要带博士生,他也想上,还是那种函授的办法。”

“嗯,这么些年了,这么优秀的学生,我们学校也就出来这么一个。所以啊,母校应当全力支持他,帮助他尽快的发展。

而不要人为的打压,甚至限制他的发展。”

在这次校务会上,周校长和张副校长等人明确表示支持季宇宁。

其后,学校里的一些不同的声音,也就慢慢消失了。

季宇宁应该感到庆幸,这个时候赶上周校长这样一个地位相当超然的校长。周校长的级别应当和侨办的廖公一样的,所以他的支持就会省了很多事情。

因为在季宇宁办理自费出国留学这件事情上,他现在所在的学校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5月中旬以后,季宇宁家的双胞胎,也过了婴儿成长的第2个月,进入第3个月。

琪琪和珣珣不像第1个月那样爱睡,第2个月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开始喜欢看人,喜欢看老爹老娘的脸了。到第3个月的时候,双胞胎的睡眠也相对规律了。

朱琳的身体恢复的越来越好,两个人开始规律性地进行医学方面的学习。

季宇宁和他老婆学医,也跟别人不一样。他最初看医学院的教材,是为了写小说《人到中年》的时候,不要在小说中出现外行话。

而他现在看的最多的,是各种医学的学报,有中文的,也有从学校借的英文的。

他现在关注学报上的各种论文,一是要看懂,二是要跟着学怎么写。

实际上他现在学医,已经超越了一些基础知识,开始开阔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