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嫩玉米

其实,梨月婶要拜托的事一点都不难猜。

夏种的紧要关头,江家村丝毫不见江安国的身影。

想也知道,应该是跑去顾家沟讨好老丈人去了。

果然。

“本来,你娘是媒人,该你娘去跑。

这不是你关系更近吗?

前些天一直下雨,闲着无事,我和你叔就去找人合了下安国和申晴两人的生辰八字,并算了下成亲日子。”

江母搬着凳子坐到沈梨月跟前,求知欲满满:

“先生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天作之合!

月老亲自拨乱反正,重新牵的红线!

俩人这辈子注定的夫妻。

分则两伤,合则互利。

若是,没遇到申晴,安国后半生就是个大富大贵,无妻无儿无女,孤独终老的命格。

而申晴呢,若是没遇到安国,则会颠沛流离、客死异乡。

听着就特别瘆人!

还好俩人机缘巧合之下,遇上了。

命格相合,气运相融。

这么一中和,便是儿女绕膝,岁月静好,寿终正寝的命数。

嗨,胡先生说话文绉绉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要我说再是大富大贵,无儿无女的也没啥活头,还不如就平平常常的寿终正寝呢。”

“胡先生真这么说?”江母惊疑出声。

“胡先生?”申雪努力搜寻原主记忆,终于从犄角旮旯里扒拉出了一点零星信息。

羌北县有名的算命先生。

申爷爷申奶奶多次念叨着,想求上一卦。

可惜当时风声紧,顾忌太多,直到去世,也没能求成。

沈梨月一脸骄傲,“那还有假?

这还是胡先生,看在安国受伤退伍的份上,才破例算的一卦。

一般人根本不给算。”

“前些年,被折腾怕了。想就此封山不再算卦,也可以理解。”江母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脸唏嘘。

“可不是吗?

不过有本事的人,不缺人护着,最起码保住了一条命。”

话题太过沉重,江母果断问起了其他:

“算的成亲日子是哪一天?”

沈梨月略有些心虚,声音不免高了两分。

“农历六月初六,阳历7月15号。”

"今天3号,就只剩十多天了,那么急?

该不会是胡先生算出了几个好日子,你选了个最近的一个吧?"

“胡先生说了,迟则生变。早点成亲对谁都好。

所以才定下了个这么近的日子。

为了让老丈人松口同意,安国这不是天天跑去顾家沟表现了吗?

看在这么安国这么卖力干活的份上,应该会同意的吧?

再者,错过了今年的六月初六,就只有明年的腊月二十。

中间差得太远了,别说安国了,我都害怕中间出什么岔子。”

“确实!”

江母思索片刻,点头表示认可,而后探身看向申雪,“申雪啊,要不明天上午你回趟娘家问问?

胡先生算无遗策,名声响得很,你回去跟你爹娘说一声,他们应该不会不同意。

然后定下个日子,我也好带着你梨月婶一家上门请亲。

大家坐下来一块商量商量结婚当天各种注意事项。”

见申雪目露疑惑,江母跟着解释了两句:

"你和江寒的情况特殊。

江寒在家待不了几天,一切流程能省就省了。

不过,结婚当天的相关事宜,李媒婆还是跟你爹娘仔细确认过好几遍的。"

申雪点头表示理解。转念想到答应送给申母的解放鞋:

"行。我明天一早将嫩玉米载去供销社卖了。回来就去一趟娘家。"

“麻烦你了申雪,你还要养兔子吗?婶子再送你两只。

正好先前的两只兔子,差不多也可以杀来吃了。

你等会儿,婶子这就给你去抓。”

“不用——”

沈梨月风风火火起身跑去后院,申雪伸着手,阻拦不及。

江母抄起沈梨月放在条凳上蒲扇,慢悠悠扇风。

“给你你就拿着。你梨月婶心里一高兴,就特别大方。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你不拿,她还觉得你跟她生分呢。”

“嗯,好,我拿。”

“天气热,嫩玉米长不了几天就老了。

卖去供销社,确实比零散着卖要好。”

沈梨月很快提了个竹笼返回。

申雪大方接下,便提着竹篮,跟着江母一块告辞离开了。

沈梨月也没多做挽留。

新粮食还没分下来,家家户户都不怎么富裕。

朴实的村民,若是上门做客,大多都会带着自己的口粮。

与江母在十字路口分开,太阳太晒,申雪快步回了家。

兔子照例收进荒星草地散养。

午饭是囤在系统仓库里的番茄鸡蛋面和凉拌黄瓜番茄。

也不午睡,此前培育的红薯苗长势很好。

直接下单了几个蔬菜种植箱,移栽了进去。

而后,便穿上长衣长袖,去后院掰玉米。

掰一棒子就存进系统仓库一棒子非常方便。

接着,便是找出秆斧,卖力砍玉米杆子。

玉米杆子另有用处,申雪一捆捆捆好。

小心无大错。

先收进荒星沙滩,再转移至大门口。

最后打开大门,一一抱到柴房外墙处竖起,以便晾晒。

一直忙活到日落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