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十年如一日
但有些人,即便容颜不复鼎盛,却还是能让人见之不忘,宋尔容就是这样的人。
十年的时间,她身上那股独特的沉静气质就像陈年佳酿,历久弥新。
因为宋太傅过世,她的脸上略施薄粉,头上只戴了两支珍珠发簪,如此简单的装扮,却更衬得她清丽脱俗。
薛皇后微微出神,感觉宋尔容这些年在益州好似过得很好,并没有受什么苦。
也是,她与崇陵王青梅竹马,伉俪情深,有情饮水饱,就算被发落去那种偏远地方,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陪伴,日子也是甜的。
这时宋尔容淡淡一笑,开口道:“太后娘娘说笑了,您的风姿确如妾身和王爷离京那年一般无二。”
皇太后笑得更开怀,“尔容还是这么会哄哀家高兴。”
而后,皇太后渐渐敛起笑意,轻叹道:“听说你们两个连夜赶路,这一路很辛苦吧?”
萧铭看了一眼身旁的妻子,“要不是路上遇到大雪,耽误了,说不定能赶得及见太傅最后一面。”
萧睿闻言道:“朕应该早些让人给皇兄去信。”
“皇上千万别这么说,皇上准我们夫妇二人回京,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宋尔容视线转向萧睿,颔首道:“皇上能让妾身回来送祖父一程,妾身铭感五内。”说着她站起来郑重行了一礼。
“崇陵王妃不必多礼。”萧睿欠了欠身,下意识地要起身,最后还是克制住了自己。
薛皇后温声道:“王妃也要节哀。”
“多谢皇后娘娘宽慰。”
萧铭扶着宋尔容重新入座。
皇太后见状打趣道:“你们俩成亲十年,连清临都那么大了,还如此恩爱,当真难得。”
宋尔容脸颊泛起薄红,“让太后娘娘见笑了。”
萧铭却不觉有什么,刚才都是寻常举动。
“阿容从嫁给我,便被我连累,跟着我离开京城,去了遥远的益州,十年不能见亲朋好友。我只能尽我所能对她好一点,再好一点,等到百年之后,回想起来,希望她不后悔嫁我。”
宋尔容微笑看着他,没有说话,但两人眼中的深情无需言语,旁观者都看得分明。
薛皇后有些羡慕,悄悄去看萧睿,而他的眼睛也在那两人之间。
薛皇后忍着心中酸涩收回目光,“崇陵王与王妃鹣鲽情深,十年如一日,真是让人动容。”
“皇后娘娘谬赞了,”宋尔容转过脸来,“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贤名远播,您跟皇上才是百姓眼中最般配的一对。”
“皇兄怎么没带清临一起回京?朕还不曾见过他,原以为这次能见到。”萧睿出声问道。
“这次走得匆忙,我们又想尽快赶路,怕他经受不住路上的颠簸,就没让他跟着。”
皇太后思量道:“哀家记得清临比元晟晚一年,今年也有五岁了吧?”
萧铭点头,“母后好记性,清临前些日子刚过完五岁生辰。”
“皇室就这么几个孩子,哀家怎能记不过来?皇帝膝下子嗣不丰,你们也是,就清临一个孩子,可要再抓点紧,给清临添个伴儿。”“阿容刚到益州那年,因为不适应那边,肚子里的孩子没能保住,身子也伤了。清临已经是老天爷给我们的意外之喜,不敢再奢求。”
提到当年的伤痛,萧铭的手伸过去覆在宋尔容手上,“能看着清临长大成人,臣就心满意足了。”
皇太后意外道:“还有这种事?为何宫里没收到消息?”
萧铭眼神一黯,“那时候父皇在病中,应该也不愿意知道臣的消息,臣便没有禀告。”
皇太后闻言叹息一声,“其实先帝心里是有你的,只是被你兄长伤透了心,连累到了你。”
“从前种种,臣现在都已释然。”萧铭笑着说。
如今萧铭和宋尔容两人看着云淡风轻,可通过寥寥数语,就能知道,他们在益州过得并不轻松,起码前几年是这样。
得知宋尔容曾经的遭遇,萧睿瞳孔一缩。
“你能想通就好,下次有机会,一定要把清临带来给哀家瞧瞧。”皇太后道。
下次?萧铭不知道这次之后,还没有再回京的可能,低声应下,“是,母后。”
接着他又对萧睿说道:“还没恭贺皇上又添了两位皇子。”
“多谢皇兄。”
“皇帝登基六年,膝下仅有三位皇子,还是太少了,甚至连采选都是哀家逼着办的。”皇太后说起此事,心里还堵得慌,她都是为皇帝好,偏皇帝并没有太领情,经常跟她对着干。
薛皇后察觉到皇太后的语气不太好,忙出声道:“母后宽心,眼看着又是一年,明年舒婕妤和孙御女都会给皇上诞下龙嗣,宫里又要热闹了。”
想到孙御女肚子里的孩子,皇太后脸色好了一些。
“很快就是元日了,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留下,等过了元日再走。”
萧睿跟着说:“母后说得是,皇兄,你们就元日后再启程,也好让王妃多陪陪双亲。”
萧铭与宋尔容对视一眼,明白了她的意思。
“那就多谢皇上和母后了。”
宋尔容心里挂念着在益州的儿子,然而她也想在家中多待些时日,十年没回来,她有好多话想跟母亲说。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只能先委屈儿子了,好在那边他们都安排好了,府里有人陪着清临。
皇太后含笑点头,“如此甚好,空了你们就多进宫来同哀家说说话。”
萧铭和宋尔容两人站起来。
“臣和内人记下了,就不打扰母后和皇上,先行告退。”
萧睿安排内侍送二人出宫。
待他们走后,也向皇太后道:“母后,朕还有公务,先走了。”
薛皇后还没来得及张开,皇太后就摆手道:“走吧,都走吧。”
薛皇后行了一礼,跟在萧睿后面出了寿康宫,看着他乘御辇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