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隔河对骂
他过了乞达曼山之后,便深知头曼城的重要,所以,他在部署安排攻打头曼城的将令时,也是斟酌再三。
后来余蒙松推荐说,第十旅指挥使夏谷智勇双全,堪当重任。在一旁的段友山听到夏谷的名字,也是连声称善。可是,高笙书心中仍有疑虑,他立刻单独召见了夏谷,一番谈论下来,觉得夏谷精明能干,不是一味以武力取胜,有勇无谋的鲁莽将军,颇感欣慰。
他对夏谷亲自面授机宜,让他攻下城池后,必须将所有的柔然百姓迁至大梁国境内,但绝不可滥杀无辜。
所以,夏谷便略施小计,利用巴达喀的不服输心理,诱使他进行了单挑,终于让巴达喀输得心服口服。于是,有了巴达喀一起参与劝说,数万头曼城的百姓很快就前往了云州、定州等地,高笙书早已让柳升威、苏哲言圈了一大块土地,这些百姓一到那边,立刻就成了大梁军屯田的主要劳动力。
大梁军拿下头曼城,战略意义十分重大,不但是对柔然军方面士气的打击,更为关键的是,有了夏谷第十旅一万余人的坐镇,大梁军由头曼城往前线运送粮草,不但距离就减少了数百里,而且,这安全也可以得到大大提升。
高笙书立刻分别写了信函,吩咐程道刊要尽快要在头曼城建立粮草储运点,以确保前方的粮草供应。同时,他还吩咐柳升威立刻从各州郡调派工匠前往头曼城,从事军械的制作。现在前方箭矢消耗太大,如果得不到补充,就不能对柔然军形成绝对的优势,有了熟练工匠在头曼城就近加工制作,大梁军就再也不用担心箭矢的消耗问题了。
高笙书的中军部队,由于没有了乎陀的羁绊,行军速度立刻神速了许多,没几天,就来到了一条大河的南岸。他叫来土末儿一问,便得知此河叫沃南河。
为了指挥时心中有数,高笙书亲自带着段友山等几位将官,来到沃南河边踏勘地形。
却见这沃南河虽然水面平缓,但甚为宽阔,平静的河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竟然是水天一色。一阵微风拂过,泛起熠熠发光、层层细碎的涟漪,轻柔得如同少女在梦幻中的呓语。
高笙书的目光掠过河面,看向远方,只见柔然军已在沃南河北岸安营扎寨,他估摸着敌军肯定想利用这个天堑对大梁军进行阻击。
这时,柔然军中有士卒看见了高笙书等几人,立刻呼号示警。不一会,数十人从大营中飞驰而出,来到了沃南河北岸,高笙书定睛一看,却是木卓珲父子与乎陀等人。
却说乎陀带着残兵来到头曼城下,想进城休整,不料,城中杀出了大队大梁军,乎陀顿时魂飞魄散,哪里敢同大梁军厮杀,众人一阵惊呼后,各自四散跑开了。
乎陀带着几个贴身护卫跑了许久,不见大梁军追来,总算松了一口气。然后,他们开始一路上边走边收拾残兵,总算找到了两千余人,经过清点,他们又折损了将近五百人。
大家又饥又累,乎陀只好让士卒到林中捕食猎物,先填饱肚子再说。所幸,此时正是夏季,草原上黄羊、兔狲等活物甚多,柔然骑兵一阵射杀,所获颇丰,已经饿了许久的乎陀与将士们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
乎陀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现在只有这两千余人的残兵败将,再也不能对大梁军构成威胁,如果不慎与敌军遭遇,说不定还会被敌军歼灭,所以,眼下他最紧迫的事就是要同木卓珲的大部队汇合。于是,乎陀带着残部沿着小路,直往沃南河方向而去。上回,他曾听木卓仁说过,他们要利用沃南河天险对大梁军进行阻击。总算乎陀运气不错,他还没到沃南河的时候,就在途中遇见了木卓仁的队伍。
木卓仁他们本来奉命骚扰大梁军的右路部队,跟随着大梁军一路来到了沃南河附近。见敌军已经在沃南河南岸安营扎寨,木卓仁觉得自己当务之急就要赶到北岸,与陆续赶到的柔然军构筑防线,对大梁军进行阻击。
所以,木卓仁带着队伍沿着小路折而向西,刚好在半道上遇上了乎陀的残部。当他得知头曼城已失,也是目瞪口呆。不过,他们也来不及多做分析,就与乎陀从沃南河上游一处水浅的地方,过了沃南河,直奔沃南河的北岸浅滩渡口,这里很可能是大梁军今后渡河之处。
当他们来到浅滩渡口时,却见这边聚集了大批人马,木卓珲已经先行赶到了这里,还有来自各地的队伍根据木卓珲的飞鸟传书,也陆续在这里集结。
木卓珲听了乎陀的禀报,顿时大惊失色,他想不到自己反复交代巴达喀不可轻易出城迎战,可大梁军竟然这么快就得了手。这个战略要地的失去,他感到大领军将会如虎添翼,而己方面临的形势将会更加危急。
现在,他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利用好沃南河的天险,对准备渡河北上的敌军予以沉重打击,才有可能挽回败局。
他正在同木卓仁、乎陀商量对策,忽然,帐外的士卒禀报,说有敌军将领在南岸刺探军情。他一听,就赶紧上了马,赶到了沃南河的北岸,却见高笙书正同几个敌军将官在南岸指指点点。
木卓珲心中气急,大骂:
“高笙书小儿,老夫在这里等你多时了,你若敢渡河,沃南河将是你的葬身之地!”
这里南北岸相距十余丈,高笙书也隐隐约约到了木卓珲的叫骂,他手持马鞭,指着木卓珲,大笑,说:
“木卓珲匹夫,本帅谢谢你的大人情,将头曼城送给了本帅,头曼城的军民都愿意成为大梁国的子民,他们现在都已迁到大梁国的云州城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你若肯归降,本帅也会向圣上提出赦免你,再赏你百十亩地,让你做个地主员外,如何?”
木卓仁在一旁听得七窍生烟,他悄悄地张弓搭箭,猛地向高笙书射出一箭。可是,高笙书身旁的段友山看的真切,叫道:
“大元帅,小心!”
同时,他早已拔出佩剑舞动,在高笙书身前形成一道剑光,将木卓仁的冷箭击落。高笙书大骂:
“无耻蛮夷,暗箭伤人,本帅十日内必过此沃南河,木卓珲老贼,你快受死吧!”
双方互相叫骂了一阵,各自回到了营中。高笙书心中忿恨,思来想去,忽然想到了一人,顿时眉头舒展,心中畅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