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书传山里听雨

第362章 又是被突破

木卓珲等一行人回到营中,木卓仁见父亲郁郁寡欢,便说:

“父王,虽然敌军攻下了头曼城,但我军各地增援的部队已经陆续赶到,咱们可以依托沃南河的天险与那南蛮决战,说不定咱们可以一举扭转危局,反守为攻呢。”

木卓珲苦笑了一声,说:

“孩儿,为父何尝不想趁机利用沃南河的天险,争取大量杀伤敌军,可是,这高笙书的计谋委实是鬼神莫测,头曼城如此铜墙铁壁,竟然被他在如此短短的时日内攻陷,区区沃南河又怎能拦得住他们进军的步伐呢?哎……”

“父王不必忧愁,孩儿估计大梁军也不过数万人,现在我军也有不下六万人的生力军,又有沃南河天险,谅那南蛮想要过河,岂有这么容易?就算高笙书神通广大,但他们想过沃南河,不留下几万条人的性命,那是痴心妄想。”

乎陀也在一旁说:

“先生,世子所言极是,这沃南河十余丈宽,敌军若想渡河,要么搭建浮桥,要么利用船渡,我军只要在北岸扼守,见敌军稍有所动,便发射箭矢,敌军如何能过河?

“而且,这浮桥和渡船,都是木料制作,极怕火攻,我军的箭矢上若是裹上浸泡了桐油的布匹,敌军行至河中央,遇上大火,他们定是无处逃生。故此,弟子以为,只要我军加强巡逻,密切注意南岸敌军的一举一动,敌军想渡河,那是千难万难。”

木卓仁又说:

“父王,沃南河除了浅滩渡口这里较窄,容易搭建浮桥和船渡之外,其余河段更加宽阔,南蛮想要过河,断无可能。故此,孩儿请父王宽心,只要咱们在此地与南蛮拖上几个月,一旦到了冬季,天气严寒,敌军粮草肯定难以供应,到了那时,我军自然会不战而胜。”

“嗯,你们说的是有些道理,不过,那高笙书肯定会知晓沃南河上游河面狭窄,他们如果绕道上游过河,我军势必要与他们打一场硬仗。如今,我军虽有六万余人,但一半都是刚刚征召的新兵……老夫心中还是担心呐。”

乎陀对着木卓珲躬身致礼,说:

“先生,弟子愿率部分将士扼守上游,与那南蛮决一死战,只要弟子还有一口气在,定叫南蛮不能踏上沃南河的北岸!”

木卓珲虽然心中忧虑,但他久经风浪,也是百折不挠之人,他深知,如果此时自己在没有必胜的信心,麾下将士的士气定会受到影响。于是,他猛然一抬头,眼睛死死盯着乎陀,说:

“很好!乎陀,你不愧是老夫的大弟子,沃南河上游一带由你固守,老夫放心。这样吧,老夫让你带着两万兵马去那边坚守,决不能放敌军的一兵一卒过了沃南河。”

乎陀一听,说:

“先生,敌军的大部队就在浅滩一带,如果弟子带了两万人马去了上游,如果敌军在浅滩一带发起进攻,弟子担心这边兵力不足……”

“哈哈哈,乎陀,你也太小看老夫了。你适才不是说了吗,敌军搭建浮桥也好,船渡过河也罢,我军只要用好火攻之策,敌军又能奈何?老夫现在巴不得他们在这边渡河进攻,咱们正好趁机消灭他们,也让高笙书见识一下老夫的手段。你就不要推辞了,你带上两万兵马,立刻前往上游布防,不得有误!”乎陀领命走后,木卓仁说:

“父王,孩儿亲自带人每日在北岸巡视,严阵以待,敌人一旦轻举妄动,我军便针对性的组织阻击,如何?”

“好,沿河巡逻,料敌机先,孩儿,你一定要死死盯住高笙书,绝不可让他有可趁之机。还有下游那边,虽然河面宽阔,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

“孩儿明白!”

却说木卓仁带着数百人,每日只在沃南河北岸跑马巡视,注视着南岸的大梁军的举动,他们只见敌军不知从哪里砍伐了大批的树木,看样子正在制作浮桥或者打造木船。木卓仁见状,吩咐自己的士卒赶紧多多准备浸泡过桐油的布匹,然后又把这些布匹裹在箭矢上,准备针对敌军的进攻备用。

可是,一连过了十来天,敌军仍然没有开始进攻,木卓仁心中便有些疑惑,也不知道高笙书玩什么把戏。

这天深夜子时,木卓仁正在帐中翻看兵书,心中揣测着敌军下一步的动向,正在此时,他忽然听到南岸那边传来急促的战鼓声,不错,这正是大梁军发动进攻的鼓点。不好,看来敌军已经准备就绪,他们要趁着夜色进攻。

木卓仁也不假思索,赶紧披挂整齐,冲出大帐,而在此时,悠长的号角声响过柔然军的大营,将士们从营帐中鱼贯而出,跨上战马,直奔沃南河边而去。木卓珲父子率着大军倾巢而出,来到北岸严阵以待,注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却见南岸这边,灯火通明,大梁军正把一排排木架子推入河中,然后铺上木板,缓缓向着北岸靠拢。如果这些木架子靠上北岸,就成了一座浮桥,敌军就会迅速跑马经过浮桥,杀向南岸。

木卓仁冷冷一笑,举手一挥,只见北岸的柔然军一阵“火箭”直向河中央的木架子上飞去。不一会,这些木架子连同木板燃起了熊熊大火,大梁军的将士们见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在南岸捶胸顿足,破口大骂。

木卓仁哈哈大笑,高声大喊:

“兀那南蛮,回去告诉高笙书这个奸贼,让他死了这条心,滚回你们的老家去吧!”

可正在此木卓仁得意的时候,他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呐喊冲杀的声音,他不禁一愣,不好,难道是沃南河上游的乎陀已经全军覆没,敌军从那边渡河了?

他也来不及思索,赶紧掉转马头,迎着冲杀声传来的那边策马而去。不一会,他们就发现自己的大营已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中,一大批大梁军正摆着方阵,向他们缓缓走来。

木卓仁单骑策马上前,却见敌军方阵后边一人身着黄金锁子甲,面色俊朗,骑着一匹雪白的骏马,周边护卫森严,正指挥着大梁军,这人不是高笙书又是谁?

高笙书看见了木卓仁,用马鞭指着他笑道:

“兀那木卓仁奸贼,你说自己熟读兵书,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条你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