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991章 南城门杀俘虏
京城,
又是清爽怡人的一个早晨,
热闹的大街小巷,小商小贩的吆喝声,叫卖声,声声入耳,早起赶工的百姓,纷纷早起,路过摊位的时候,或买上几个酥饼,或吃上两口包子,或拿上一些馕饼,对付几口,就匆匆离去,
而世家高门,勋贵富户,则是依照惯例,起身更衣,洗漱用膳,
南城门外,
守将韩令,
昨夜就睡在城楼上,话也说的不对,是这些日子,韩令一直睡在城楼上,每日夜里,睡不着的时候,还经常一人出来赏赏夜景,直到熬得困顿才回去,
可惜,
就这样,无一日敢稍有懈怠,就连同知付大人,也在衙门里当值不肯离开,兢兢业业,都说南城无事,现在看来,反倒是北城门闲了许多,
“报,将军,将军,城门已经打开,不少商队已经进城,但听来的商队说,南边不远处,有军队扎营,还说看见不少太平教的贼军被关押在那,现在好像已经开始埋锅造饭,就要赶过来了,”
这事不需要将军特意嘱托,他就记在心上,这两天都是这般打听消息的,至于谁回来的,自然不言而喻,府军那些将领,走的时候多威风,现在就多狼狈,啧啧。
“嗯,知道了,你让弟兄们今个辛苦一下,万万不能出现疏漏,另外把此事告知付大人,”
“是,将军,卑职领命,”
城门校尉应下话,犹豫一会,又问道,
“将军,都听说府军惨败,这些贼人又是怎么俘虏的,听说可是来了不少人,还有天平教的高层,也被抓了不少,”
心下好奇,还想打探一番,却被韩令狠狠瞪了一眼,骂道;
“你小子就是话多,这些是你我能谈论的吗,祸从口出,”
“呃,是,将军,卑职不是好奇嘛,”
校尉赶紧低头认错,问也不能问了,
“滚下去,把城门口的百姓清空了,禁军那边来人了,”
顺着韩将军的目光,校尉一转头,就瞧见城内街道上,禁军人马,威武雄壮的向着城门处走了过来,少说也有一万人马,
“将军,卑职这就下去,”
城门校尉脚下抹油,跑到城门处,立刻指挥兵丁,开始驱赶百姓,
“快,要命的快一些,今个南城门准备封了,都他娘走快一点,”
也不知从哪里找来的鞭子,在那骂骂咧咧驱赶着,百姓索然一头雾水,但也知道出了大事,还在城门口挤着的,一下涌了进来,看着差不多的时候,城门校尉一摆手,
两侧兵丁立刻出城,拦着百姓禁止入内,
随着禁军大部人马到来,
韩令带着亲兵在城下迎接,没想到,是保宁侯康贵臣亲自领兵来此,赶紧行了军礼,
“末将韩令,见过大统领,”
“嗯,韩将军莫要多礼,府军什么时候来?”
保宁侯脸色有些忧虑,今个一早接了圣旨,要求禁军押解太平教两万俘虏进京城大营看管,另外还给了口谕,是给王子腾和府军将领的,但内容并未有召见旨意,也不知皇上是何意。
“回大统领,清晨有商队入城,说南城外官道上有大军扎营,想来就是节帅他们,应该来的不会晚。”
韩令脸色有些古怪,不管何时来,总不能催人吧,这个时辰,就算是大军开拔,也需要时间的,
“好,既如此,老夫就在此等等了,”
说完,翻身下马,甩开缰绳,带着人匆匆上了城楼,韩令虽然不解,也只能跟着上了城头,往南眺望,却不见官道上一丝大军的影子,心中的那一丝担忧,又上了心头,瞧着身后的韩令还算恭敬有加,平静的问了一句;
“韩将军,你觉得府军如何?”
这话问的有些突兀,府军上下什么样,朝廷中人,谁不知晓,韩令出身军武,更对里面的事门清,喝兵血,吃饷银,空额触目惊心,这些几乎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但他可不敢说,再说了,兵马司单独立一军,可不是那些府军能比的,最起码饷银从不缺,
但大统领所问,必然不会那么简单,略微思索一下,避重就轻的回答,
“大统领,职下以为,都是为朝廷效力,府军依然在。”
“哦,为何如此说?”
保宁侯来了兴趣,府军现在,几乎是名存实亡,要不然京南那边,怎会闹起了太平教和白莲教的妖风,朝廷府军驻守的城池,一触即溃,
“回大统领,府军弟兄们也是人,也要吃粮领饷银,这些不解决,换成谁也是一样。”
本不想说这些,但一想起洛云侯所带的兵丁,全部足额发放饷银,这一比,高下立判,又想到上一次,拦截藩王世子的时候,分发银子的场面,谁不欣喜,府军要是有这般饷银拿,哪里会成那般样子。
“说的也是,当兵吃粮,自古有之,府军尚在,可银子不在啊,”
保宁侯幽幽叹口气,望着城外官道上,一时间,城头上安静如斯
京城以南,三十里外,
整个大营已经收拾完毕,整装待发,府军上下,还是如来时一般模样,负责押送俘虏的京营长宁将军韩志卫,已经早早安排好了一切,并且让游击将军谢成,在最前头开路,
谢成接令后,还有些犹豫,打马回了队伍后面,请示道;
“韩将军,末将开路是没问题,但是府军那边,和咱们不是一路的,这样一同前往京城,侯爷和殿下,让我等再送上一个功劳本的,会不会引起误会,”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晋王殿下和侯爷,所写的功劳本,都是京营那群将军的名录,最多附带着京南将军顾平所部,从未提及府军还有大梁城吕家的功劳,这要是和府军一块入城,万一交上去,被府军将领瞧见,又当怎么解释,
这一问,却把韩将军问住了,好像他就没想过这些道理,如今被问,他怎会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你小子,净是没事找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不是也说了,不是一起的,晋王殿下和侯爷嘱咐的事,定然要做好,至于节帅那边,也不是你我能过问的,更别提府军了,”
韩志卫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什么法子,索性不想,该怎么就怎么,只要把这群俘虏送到禁军手里就成,看着谢成恭敬的样子,也没有刚刚不耐烦的语气,毕竟是定城侯谢良的孙子,
“对了,那些太平教的贼首,还安稳否?”
“回将军,一切安好,该死的,路上死的差不多了,没死的,也能挺到京城,将军放心,手下弟兄们看护得紧,知道这些都是功劳,”
谢成对此如数家珍,一一回了话,每日他都带人三次巡查,俘虏的情况一目了然,再说了,侯爷发了话,只要把俘虏安全送到禁军手里,功劳和赏银,一个都不会缺,侯爷的声誉,在京城谁人不知,
“嗯,那就好,别等了,启程吧。”
“是,将军。”
谢成点点头,打马回了队伍前头,然后拿起号角吹了起来,随着号角声响起,回京城的大军,缓缓前行,
不过和京营护送的士卒不同,府军那些兵将,脸上愈发的难看,离京城越近,心中越是忐忑,就连一向不想此事的贾琏和王仁,不免也有些心慌,万一朝廷下旨意降罪,又当如何,
左顾右盼,看着一水的府军将领,也是一般阴沉的脸色,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贾琏骑着马,用手碰了碰大哥王仁的臂膀,见到其回头,往身后的位子使了眼色,王仁会意,点下头,
逐渐的,二人马速降下,脱离了前面的队伍,逐渐靠在一起,然后,贾琏小声问道;
“大哥,京城就在前头,您说叔父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这些盔甲衣物,早就该换了,如今全军都是换上原本的血衣,是不是,有了应对之策,”
别说他们俩有想法,就连身后跟着的残兵都是一般摸样,还有的人,被砍下臂膀和腿的,尚有一口气在,都拿着马车运送回京,这番摸样,别说是他有想法,换成任何人都有想法,
王仁点下头,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神色,这些事都是胡将军还有何将军一起想出的法子,军中那些事,两位老将军门清,何况这些都是真的,没必要装,
“链弟,叔父那边并未得到消息,但是这些法子,是何将军还有胡将军吩咐的,自有妙用,朝廷怎么说,尚未知晓,”
此刻王仁心有忐忑,按照功劳本上记载,他和贾琏的军功,足以封个游击将军,现在看来,悬了,
二人说着话,突然,队伍前面有人喊了一声,
“京城南城门到了。”
众人精神一震,放眼望去,南城门巍峨的城楼,就印在眼里,众人心神巨震,士气低沉,
也就是半个时辰不到,行进的队伍就到了南城门下,围观的百姓,早就挤得满满当当,就连那些商队,也不着急进城,反而跟着一起围观,
等队伍到了近前,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府军残兵那一身血煞之气,扑面而来,还有身后那些太平教兵,宛如恶鬼一般的样子,吓得不少百姓连连后退,
兵丁自然不要分说,残兵败将,人人带伤,一身血衣,都散发出浓郁恶臭,前头的将领,虽不说如兵卒一般,但铠甲破损,负伤的将校比比皆是,血甲附身,别提多凄惨了,
就连保宁侯见此之后,眼神里也闪过一丝惊骇,何至于此,本以为是故意为之,可定睛一看,胡乐还有何用二人身上的铠甲,坑坑洼洼不说,连那鱼鳞铁叶片,也掉落不少,明显是被利器所割裂,
另外身上穿着的武服,是朝廷武将所穿,道道刀痕,箭挂过的破碎口子,也不是后来添上去的,能在这种激战下逃出生天,也只有他们二人了,当然其他人虽然没有如此狼狈,但留下的痕迹可不少,这一仗,败得不冤,
至于那些俘虏的贼兵,眼神凶悍狠辣,虽然看似狼狈,但身子长得精壮,也不像是饿了许久的百姓,一看就是心狠手辣之辈的老匪徒,尤其是领头的那些人,想来应该是太平教高层,被众人围观,反而激起了凶悍之气,
“哼,不过是区区手下败将罢了,要不是老子力竭,能被你们这些酒囊饭袋捉住,太平教乃是奉天行事,大贤良师救苦救难,太平教天命所归,天下大吉!哈哈.”
这一嗓子喊出,也不知是不是一种激励,几乎是两万余的太平教俘虏,齐声呐喊,
“教主洪福齐天,寿与天齐,太平教天命所归,天下大吉!”
声势震天,吓得围观百姓纷纷后撤,惊得在场的将官脸色一白,然后狠狠挥舞马鞭,就抽了过去,
“反了天了,狠狠地打,狠狠地打,”
韩志卫铁青着脸,俘虏还未交接,竟然出了这一幕,立刻让手下兵丁出手,挥舞着马鞭,狠狠抽打过去,也不知怎么,好似太平教那些人着了魔一样,越打喊得越凶,脸色涨红,奋力呐喊,两万人的呐喊声,几乎传遍半个京城,
保宁侯眼神闪过狠辣之色,竟然在京城如此张狂,立刻抬起手,吩咐道,
“杀,直到停声,”
“这,是,大统领,”、
副将姚大统,冷汗直流,一咬牙答应着,立刻喊道;
“大统领有令,立刻扑杀叫喊之人,”
随即,身后的禁军齐刷刷的抽出兵刃,对着前面手无寸铁,还在那奋力呐喊的太平教俘虏,毫不客气,挥刀就砍,刀光一闪,血溅五步,可惜,就算如此,太平教的人,仿佛是中了邪一般,并没有丝毫停下之说,
“杀,再杀,”
保宁侯脸色一凝,厉声呵斥,就连王子腾也抽出长刀,说了一声,
“杀,”
几乎是就在城门口的位子,府军,京营,还有禁军,近乎是屠杀,近两万余太平教众,尽皆死于城门内外,震撼整个京城,
血水几乎是汇聚成溪水,围观的百姓,早就吓得逃之夭夭,剩下的官兵,也沉默不语,贼军如此气势,杀得他们心惊胆战,
保宁侯摸了一脸的血迹,望着同样如此的王子腾,动了动嘴,也没有什么安慰之言,
“陛下口谕,”
一言既出,
府军全部将领,在王子腾带领下,齐齐跪拜在地,也没有顾忌地上污秽的血水,
“罪臣王子腾,率府军将领,恭听圣训,”
“王子腾并众位府军将士,劳苦功高,力保大梁城不失,朕甚是欣慰,着主将乘奏此役功劳薄,各自回府休整,阵亡将士抚恤银,由户部和内务府共同发放,钦此。”
“罪臣王子腾,接旨!此番南下,府军十余万弟兄们,折损十之八九,是罪臣无能啊。”
王子腾红着一双眼睛,在那嗷嚎大哭,身后的府军将校,更是痛哭出声,一时间,就连禁军众人,也不忍直视,
保宁侯带着宫中口谕,念完后,赶紧快步走到近前,双手托起王子腾臂膀,念叨;
“王兄,苦了你了,快回府上休息吧,”
“康兄,败军之将,有何颜面回去,这就去宫前请罪,”
此时,
王子腾也没有之前一些算计,皇上连面都不见,怕是日后,府军一脉就完了,索性心一横,去午门前谢罪,
不等保宁侯劝说,还剩两万残兵败将,就这番摸样,横穿闹市,去了午门前跪地谢罪去了,虽有禁军陪同,但见者无不忍心直视,
“大统领,人都杀完了,又该如何交代。”
姚大通此刻还有些心惊胆战,两万人死在此处,闻所未闻,保宁侯脸色狠辣一闪而逝,
“还能怎办,大逆不道者,杀了就杀了,把这些人尸身,全部拉到南城外,让弟兄们筑起京观,震慑天下叛逆,”
“这,是,侯爷。”
姚副将喃喃应下,这一刻,才知晓侯爷的威势,回头喊道,
“来人啊,把尸体拉出去,筑京观。”
剩下的京营士卒,早已经回营,韩将军也把前方功劳薄递交给保宁侯之后,立刻走的远远的,直到回了京营,还是一脸的惨白色,就连上午炖的肉食,一闻之下,就吐个干净,
可城门的发生的事,却瞬间传遍整个京城,
不说那些小商小贩,酒肆茶馆,就连大酒楼和青楼里面的窑姐,都争向派人来打听,一听说南城门发生的惨事,所有人都吓得一个机灵,更有一些食客,为了吸引人,不管是去的,还是没去的,全都在那夸夸其谈,其中就有一位跑商的,叫上两壶酒,点上两碟肉食,就见桌头,围上一群人,
“哎,你们可知道,当时候南城门已经把百姓都驱赶走了,禁军也从城里过来,外头你们可知道什么摸样,”
说的神秘兮兮的样子,围过来的人,哪里知道这些,纷纷摇摇头,不少人急的问,
“这位兄台,还请快说,这外头难不成就是,那些太平教贼人的俘虏进城了,”
跑商的头,却摇摇头,笑而不语,急的周围的人多有不满,忽然,有人开了口,
“小二,来,给这位爷在上六个肉菜,这一桌,爷们请了”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又是清爽怡人的一个早晨,
热闹的大街小巷,小商小贩的吆喝声,叫卖声,声声入耳,早起赶工的百姓,纷纷早起,路过摊位的时候,或买上几个酥饼,或吃上两口包子,或拿上一些馕饼,对付几口,就匆匆离去,
而世家高门,勋贵富户,则是依照惯例,起身更衣,洗漱用膳,
南城门外,
守将韩令,
昨夜就睡在城楼上,话也说的不对,是这些日子,韩令一直睡在城楼上,每日夜里,睡不着的时候,还经常一人出来赏赏夜景,直到熬得困顿才回去,
可惜,
就这样,无一日敢稍有懈怠,就连同知付大人,也在衙门里当值不肯离开,兢兢业业,都说南城无事,现在看来,反倒是北城门闲了许多,
“报,将军,将军,城门已经打开,不少商队已经进城,但听来的商队说,南边不远处,有军队扎营,还说看见不少太平教的贼军被关押在那,现在好像已经开始埋锅造饭,就要赶过来了,”
这事不需要将军特意嘱托,他就记在心上,这两天都是这般打听消息的,至于谁回来的,自然不言而喻,府军那些将领,走的时候多威风,现在就多狼狈,啧啧。
“嗯,知道了,你让弟兄们今个辛苦一下,万万不能出现疏漏,另外把此事告知付大人,”
“是,将军,卑职领命,”
城门校尉应下话,犹豫一会,又问道,
“将军,都听说府军惨败,这些贼人又是怎么俘虏的,听说可是来了不少人,还有天平教的高层,也被抓了不少,”
心下好奇,还想打探一番,却被韩令狠狠瞪了一眼,骂道;
“你小子就是话多,这些是你我能谈论的吗,祸从口出,”
“呃,是,将军,卑职不是好奇嘛,”
校尉赶紧低头认错,问也不能问了,
“滚下去,把城门口的百姓清空了,禁军那边来人了,”
顺着韩将军的目光,校尉一转头,就瞧见城内街道上,禁军人马,威武雄壮的向着城门处走了过来,少说也有一万人马,
“将军,卑职这就下去,”
城门校尉脚下抹油,跑到城门处,立刻指挥兵丁,开始驱赶百姓,
“快,要命的快一些,今个南城门准备封了,都他娘走快一点,”
也不知从哪里找来的鞭子,在那骂骂咧咧驱赶着,百姓索然一头雾水,但也知道出了大事,还在城门口挤着的,一下涌了进来,看着差不多的时候,城门校尉一摆手,
两侧兵丁立刻出城,拦着百姓禁止入内,
随着禁军大部人马到来,
韩令带着亲兵在城下迎接,没想到,是保宁侯康贵臣亲自领兵来此,赶紧行了军礼,
“末将韩令,见过大统领,”
“嗯,韩将军莫要多礼,府军什么时候来?”
保宁侯脸色有些忧虑,今个一早接了圣旨,要求禁军押解太平教两万俘虏进京城大营看管,另外还给了口谕,是给王子腾和府军将领的,但内容并未有召见旨意,也不知皇上是何意。
“回大统领,清晨有商队入城,说南城外官道上有大军扎营,想来就是节帅他们,应该来的不会晚。”
韩令脸色有些古怪,不管何时来,总不能催人吧,这个时辰,就算是大军开拔,也需要时间的,
“好,既如此,老夫就在此等等了,”
说完,翻身下马,甩开缰绳,带着人匆匆上了城楼,韩令虽然不解,也只能跟着上了城头,往南眺望,却不见官道上一丝大军的影子,心中的那一丝担忧,又上了心头,瞧着身后的韩令还算恭敬有加,平静的问了一句;
“韩将军,你觉得府军如何?”
这话问的有些突兀,府军上下什么样,朝廷中人,谁不知晓,韩令出身军武,更对里面的事门清,喝兵血,吃饷银,空额触目惊心,这些几乎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但他可不敢说,再说了,兵马司单独立一军,可不是那些府军能比的,最起码饷银从不缺,
但大统领所问,必然不会那么简单,略微思索一下,避重就轻的回答,
“大统领,职下以为,都是为朝廷效力,府军依然在。”
“哦,为何如此说?”
保宁侯来了兴趣,府军现在,几乎是名存实亡,要不然京南那边,怎会闹起了太平教和白莲教的妖风,朝廷府军驻守的城池,一触即溃,
“回大统领,府军弟兄们也是人,也要吃粮领饷银,这些不解决,换成谁也是一样。”
本不想说这些,但一想起洛云侯所带的兵丁,全部足额发放饷银,这一比,高下立判,又想到上一次,拦截藩王世子的时候,分发银子的场面,谁不欣喜,府军要是有这般饷银拿,哪里会成那般样子。
“说的也是,当兵吃粮,自古有之,府军尚在,可银子不在啊,”
保宁侯幽幽叹口气,望着城外官道上,一时间,城头上安静如斯
京城以南,三十里外,
整个大营已经收拾完毕,整装待发,府军上下,还是如来时一般模样,负责押送俘虏的京营长宁将军韩志卫,已经早早安排好了一切,并且让游击将军谢成,在最前头开路,
谢成接令后,还有些犹豫,打马回了队伍后面,请示道;
“韩将军,末将开路是没问题,但是府军那边,和咱们不是一路的,这样一同前往京城,侯爷和殿下,让我等再送上一个功劳本的,会不会引起误会,”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晋王殿下和侯爷,所写的功劳本,都是京营那群将军的名录,最多附带着京南将军顾平所部,从未提及府军还有大梁城吕家的功劳,这要是和府军一块入城,万一交上去,被府军将领瞧见,又当怎么解释,
这一问,却把韩将军问住了,好像他就没想过这些道理,如今被问,他怎会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你小子,净是没事找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不是也说了,不是一起的,晋王殿下和侯爷嘱咐的事,定然要做好,至于节帅那边,也不是你我能过问的,更别提府军了,”
韩志卫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什么法子,索性不想,该怎么就怎么,只要把这群俘虏送到禁军手里就成,看着谢成恭敬的样子,也没有刚刚不耐烦的语气,毕竟是定城侯谢良的孙子,
“对了,那些太平教的贼首,还安稳否?”
“回将军,一切安好,该死的,路上死的差不多了,没死的,也能挺到京城,将军放心,手下弟兄们看护得紧,知道这些都是功劳,”
谢成对此如数家珍,一一回了话,每日他都带人三次巡查,俘虏的情况一目了然,再说了,侯爷发了话,只要把俘虏安全送到禁军手里,功劳和赏银,一个都不会缺,侯爷的声誉,在京城谁人不知,
“嗯,那就好,别等了,启程吧。”
“是,将军。”
谢成点点头,打马回了队伍前头,然后拿起号角吹了起来,随着号角声响起,回京城的大军,缓缓前行,
不过和京营护送的士卒不同,府军那些兵将,脸上愈发的难看,离京城越近,心中越是忐忑,就连一向不想此事的贾琏和王仁,不免也有些心慌,万一朝廷下旨意降罪,又当如何,
左顾右盼,看着一水的府军将领,也是一般阴沉的脸色,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贾琏骑着马,用手碰了碰大哥王仁的臂膀,见到其回头,往身后的位子使了眼色,王仁会意,点下头,
逐渐的,二人马速降下,脱离了前面的队伍,逐渐靠在一起,然后,贾琏小声问道;
“大哥,京城就在前头,您说叔父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这些盔甲衣物,早就该换了,如今全军都是换上原本的血衣,是不是,有了应对之策,”
别说他们俩有想法,就连身后跟着的残兵都是一般摸样,还有的人,被砍下臂膀和腿的,尚有一口气在,都拿着马车运送回京,这番摸样,别说是他有想法,换成任何人都有想法,
王仁点下头,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神色,这些事都是胡将军还有何将军一起想出的法子,军中那些事,两位老将军门清,何况这些都是真的,没必要装,
“链弟,叔父那边并未得到消息,但是这些法子,是何将军还有胡将军吩咐的,自有妙用,朝廷怎么说,尚未知晓,”
此刻王仁心有忐忑,按照功劳本上记载,他和贾琏的军功,足以封个游击将军,现在看来,悬了,
二人说着话,突然,队伍前面有人喊了一声,
“京城南城门到了。”
众人精神一震,放眼望去,南城门巍峨的城楼,就印在眼里,众人心神巨震,士气低沉,
也就是半个时辰不到,行进的队伍就到了南城门下,围观的百姓,早就挤得满满当当,就连那些商队,也不着急进城,反而跟着一起围观,
等队伍到了近前,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府军残兵那一身血煞之气,扑面而来,还有身后那些太平教兵,宛如恶鬼一般的样子,吓得不少百姓连连后退,
兵丁自然不要分说,残兵败将,人人带伤,一身血衣,都散发出浓郁恶臭,前头的将领,虽不说如兵卒一般,但铠甲破损,负伤的将校比比皆是,血甲附身,别提多凄惨了,
就连保宁侯见此之后,眼神里也闪过一丝惊骇,何至于此,本以为是故意为之,可定睛一看,胡乐还有何用二人身上的铠甲,坑坑洼洼不说,连那鱼鳞铁叶片,也掉落不少,明显是被利器所割裂,
另外身上穿着的武服,是朝廷武将所穿,道道刀痕,箭挂过的破碎口子,也不是后来添上去的,能在这种激战下逃出生天,也只有他们二人了,当然其他人虽然没有如此狼狈,但留下的痕迹可不少,这一仗,败得不冤,
至于那些俘虏的贼兵,眼神凶悍狠辣,虽然看似狼狈,但身子长得精壮,也不像是饿了许久的百姓,一看就是心狠手辣之辈的老匪徒,尤其是领头的那些人,想来应该是太平教高层,被众人围观,反而激起了凶悍之气,
“哼,不过是区区手下败将罢了,要不是老子力竭,能被你们这些酒囊饭袋捉住,太平教乃是奉天行事,大贤良师救苦救难,太平教天命所归,天下大吉!哈哈.”
这一嗓子喊出,也不知是不是一种激励,几乎是两万余的太平教俘虏,齐声呐喊,
“教主洪福齐天,寿与天齐,太平教天命所归,天下大吉!”
声势震天,吓得围观百姓纷纷后撤,惊得在场的将官脸色一白,然后狠狠挥舞马鞭,就抽了过去,
“反了天了,狠狠地打,狠狠地打,”
韩志卫铁青着脸,俘虏还未交接,竟然出了这一幕,立刻让手下兵丁出手,挥舞着马鞭,狠狠抽打过去,也不知怎么,好似太平教那些人着了魔一样,越打喊得越凶,脸色涨红,奋力呐喊,两万人的呐喊声,几乎传遍半个京城,
保宁侯眼神闪过狠辣之色,竟然在京城如此张狂,立刻抬起手,吩咐道,
“杀,直到停声,”
“这,是,大统领,”、
副将姚大统,冷汗直流,一咬牙答应着,立刻喊道;
“大统领有令,立刻扑杀叫喊之人,”
随即,身后的禁军齐刷刷的抽出兵刃,对着前面手无寸铁,还在那奋力呐喊的太平教俘虏,毫不客气,挥刀就砍,刀光一闪,血溅五步,可惜,就算如此,太平教的人,仿佛是中了邪一般,并没有丝毫停下之说,
“杀,再杀,”
保宁侯脸色一凝,厉声呵斥,就连王子腾也抽出长刀,说了一声,
“杀,”
几乎是就在城门口的位子,府军,京营,还有禁军,近乎是屠杀,近两万余太平教众,尽皆死于城门内外,震撼整个京城,
血水几乎是汇聚成溪水,围观的百姓,早就吓得逃之夭夭,剩下的官兵,也沉默不语,贼军如此气势,杀得他们心惊胆战,
保宁侯摸了一脸的血迹,望着同样如此的王子腾,动了动嘴,也没有什么安慰之言,
“陛下口谕,”
一言既出,
府军全部将领,在王子腾带领下,齐齐跪拜在地,也没有顾忌地上污秽的血水,
“罪臣王子腾,率府军将领,恭听圣训,”
“王子腾并众位府军将士,劳苦功高,力保大梁城不失,朕甚是欣慰,着主将乘奏此役功劳薄,各自回府休整,阵亡将士抚恤银,由户部和内务府共同发放,钦此。”
“罪臣王子腾,接旨!此番南下,府军十余万弟兄们,折损十之八九,是罪臣无能啊。”
王子腾红着一双眼睛,在那嗷嚎大哭,身后的府军将校,更是痛哭出声,一时间,就连禁军众人,也不忍直视,
保宁侯带着宫中口谕,念完后,赶紧快步走到近前,双手托起王子腾臂膀,念叨;
“王兄,苦了你了,快回府上休息吧,”
“康兄,败军之将,有何颜面回去,这就去宫前请罪,”
此时,
王子腾也没有之前一些算计,皇上连面都不见,怕是日后,府军一脉就完了,索性心一横,去午门前谢罪,
不等保宁侯劝说,还剩两万残兵败将,就这番摸样,横穿闹市,去了午门前跪地谢罪去了,虽有禁军陪同,但见者无不忍心直视,
“大统领,人都杀完了,又该如何交代。”
姚大通此刻还有些心惊胆战,两万人死在此处,闻所未闻,保宁侯脸色狠辣一闪而逝,
“还能怎办,大逆不道者,杀了就杀了,把这些人尸身,全部拉到南城外,让弟兄们筑起京观,震慑天下叛逆,”
“这,是,侯爷。”
姚副将喃喃应下,这一刻,才知晓侯爷的威势,回头喊道,
“来人啊,把尸体拉出去,筑京观。”
剩下的京营士卒,早已经回营,韩将军也把前方功劳薄递交给保宁侯之后,立刻走的远远的,直到回了京营,还是一脸的惨白色,就连上午炖的肉食,一闻之下,就吐个干净,
可城门的发生的事,却瞬间传遍整个京城,
不说那些小商小贩,酒肆茶馆,就连大酒楼和青楼里面的窑姐,都争向派人来打听,一听说南城门发生的惨事,所有人都吓得一个机灵,更有一些食客,为了吸引人,不管是去的,还是没去的,全都在那夸夸其谈,其中就有一位跑商的,叫上两壶酒,点上两碟肉食,就见桌头,围上一群人,
“哎,你们可知道,当时候南城门已经把百姓都驱赶走了,禁军也从城里过来,外头你们可知道什么摸样,”
说的神秘兮兮的样子,围过来的人,哪里知道这些,纷纷摇摇头,不少人急的问,
“这位兄台,还请快说,这外头难不成就是,那些太平教贼人的俘虏进城了,”
跑商的头,却摇摇头,笑而不语,急的周围的人多有不满,忽然,有人开了口,
“小二,来,给这位爷在上六个肉菜,这一桌,爷们请了”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