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霸道总裁胖总

第122章 田政的bug

第122章 田政的bug

汪兴尧在荆州府待了半个多月,期间还被引荐着去见了一次聂杰人。

聂杰人专程拉着汪兴尧的手,笑着说道:“得君之所助,何愁不能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这套话术是儿子教他的,没别的用处,就是效仿三国里的刘备,用主公话术让臣子觉得很爽。

汪兴尧不是汉军的臣子那没关系,拍个主公话术的马屁又不少块肉。

汪兴尧初闻也有些惶恐,因为这等同于是把他架在火上面烤,可惶恐过后,暗爽也是真的暗爽,甚至生出几分知遇之恩。

想不到,自己一个长年在外走南闯北,为家族跑商路的旁系掌柜,有天也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关键这评价大多数都是那些名臣将相、大才名儒才有资格,自己一个商人何等何能啊!

后续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汪兴尧这趟过来,主要就是来谈食盐生意,无非把淮盐换成了“汉盐”。

他也知道对面的汉军只是暂时没办法,能选的商路太少,再加上徽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才会给他们垄断特权。

汪兴尧必须抓住机会,为自己和家族的商行谋取最大利益。

嗯,自己的利益在前,家族商行的利益在后。

豪族大户又怎么样

就算真的顶级豪族大户,那也不是铁板一块。

汪兴尧之前是没得选,生在这个吃人的时代,必须背靠庞大的家族才能生存,也必须得为家族卖力,才不会被放弃。

现在汉军来了,从贼需要考虑,可谋取私利,那就是人之常情了。

前后商议了一整天,中途留汪兴尧在将军府吃了个便饭,到了傍晚才算把事情谈妥。

跟陈兴怀答应差不多,“汉盐”可以给徽商垄断,但只在清廷地盘里有效。而无色透明玻璃器,不在垄断商品行列,徽商也不能阻挠汉军拓展销路。

作为回报,包括无色透明玻璃器在内,其它诸如香料、味精等奢侈品,汉军都会优先卖给徽商和为徽商供货。

味精是什么,汪兴尧没吃过,但汉军给的回复是,比不苦的“汉盐”还要美味,能够为食物提鲜的特制顶级香料,绝对的奢侈品,能化腐朽为神奇。

换作之前,汪兴尧肯定不信,但有了“汉盐”在前,无色透明玻璃杯在后,这味精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是假的,也不影响现在的“汉盐”生意。

在荆州待了半个多月,汪兴尧终于启程返回。

来的时候轻装简行,走的时候带了二十多人,全是汉军硬塞的商人伙计。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实际上这些伙计全来自军队,都是操练过鸳鸯战阵,给把刀就能列阵打仗的合格战兵。

这些战兵都会跟着汪兴尧,去到徽商的地盘,在那里为汉军拓展商业销路,同时暗地里进行地下活动,打探和传递情报。

徽商这么大的班子,还是曾经的全国首富,哪怕现在不行了,也依旧势力庞大,不好好利用起来怎么能行

“唉,这辫子是越看越难看,还不如全剃了。”

“哈哈,真要全剃了,老六你怕是回头一下船,就得被官差抓去砍了脑袋。”

“我也就说说,但这辫子确实是真难看啊!不如和尚们剃的光头敞亮。”

“咳咳!老刘,都别说了。汪掌柜,不好意思,我家老六也就是说着玩,到了徽州,还要您多关照啊!”

“哪里哪里。”

“……”

汪兴尧当然得照顾,这些人说是跟着来拓展销路,做生意的生意人,但除了领头那个,其他几乎都充斥一身行伍气,明显看着就不正常。

呵,不正常就不正常吧!

他就是来赚钱的,队伍里塞了这么些人而已,关他什么事

不过,那老六说的也没错,以前都还没觉得,这趟来荆州只是住了半个月。不论丫鬟佣工,全都看到他头上辫子,就抿嘴偷笑。

这辫子……

……

却说岳州府这边。

聂宇刚刚回来没多久,长沙、衡州那边已经把分田释奴,都交给了新知府管理,同时还留了秘书阁、陆军司的官员,分别负责募兵扩军。

衡州府募兵一万人,长沙募兵一万五千人,同时建立全新的火器坊分坊,火器坊已经划属于陆军司下属部门。

“拜见大将军!”

民政衙执掌官刘骏、岳州知府李琛一道过来汇报工作。

此时还在大早上,聂宇正在吃早饭,见到人来了,夹着筷子说道:“都坐吧!吃了没有没吃的话,我叫厨房再加两双碗筷”

刘骏拱手道:“谢大将军,我和李知府已经先用过。”

“嗯,”聂宇点头,夹了一口咸菜,就着白粥喝了一口,“你们递上来关于田政的文书我已经看过,说说看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吃饭是可以说话的,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这话也没错,但人家说的是你吃东西,嘴里还没咽下去,就囫囵着说话,这才是不礼貌。

聂宇在问田政怎么解决

这不是随便问问,因为汉军的田政才只一年不到,就遇到了极其严重的问题纰漏。

一年前,刚刚起兵的汉军,分田分的爽快,也的确收拢了流民、佃户的民心。就连许多中小地主、自耕农都倒向了汉军,因为汉军田政下,小地主、自耕农也能分地,中层地主倒是分不了地,却也少了很多纸面“土地”。

飞洒嘛!

为什么只有大地主能豪富,中小地主都过得艰难就在于大地主把自己应该交的税,都飞洒给了百姓和中小地主,这样大地主就不用交税了,中小地主和百姓背上了千钧重压。

汉军能在新税法推出后,迅速收拢大量人才,一方面在于新税法能让中小地主得到好处,另一方面也是汉军彻底清掉了飞洒。

那些中小地主,本来以为自己还要交飞洒的赋税,结果发现汉军来真的,新一年的正税里,不仅没了苛政杂捐,连正税也恢复成了正常的税额。

到了这里,似乎一切还好,可这里头出了一个意外的bug!

因为汉军的田政,经过几次改良,从户口分田,变成了以人头来算分田,也即男女老少都有田可分。

这样一来的好处,是百姓一户能分的田产变多,对百姓肯定有好处。

那么坏处呢

坏处就是,男女老少都能分田,男子和老人孩子,都是这一户名下,那女子不同,女子是要嫁人的。

女子嫁人了该怎么办

那田不是分到户头,而是分到了人头,女子嫁人,与别人组建新户口,那田是不是也跟着走

要是一户农家,生了几个女儿,女儿们都嫁人了,那这户农家的田是不是就得缩水大半

土地可是百姓的命根,分田时候有多高兴,女儿要把田带去夫家,那就得有多痛心。

都是女儿的还好,父母也不在乎女儿带走田产,可有儿有女的,娘家人怎么能同意

李琛说道:“来到岳州初时,我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因为百姓对这一套已经有了解决方案,那就是有儿有女的,各自对娶,那就田产都不会有损,两家也能结成双亲家。”

聂宇瞬间听出了问题的关键:“那没有女儿的怎么办”

刘骏摇头:“没有办法,没有女儿的,只能在村子里打光棍。这次问题之所以暴露,还是因为一户农家子,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实在娶妻困难,就来到府城想要从军当兵。但新一轮的募兵令还未下发,所以这农家子思来想去,觉得憋闷,就把他们村长给告了……”

好嘛!一个讨不到老婆,想来当兵的汉子,发现兵也当不了,一怒之下就把村子给告了。

也难怪会惊动到了李琛这个岳州知府,还有刘骏这个民政衙执掌官。

他们两个一开始甚至以为是村长贪污,成了村子里的村霸,还准备大干一场,好好肃清一下汉军官场的吏治。

闹了半天,是百姓没法正常嫁娶了,关键这问题还是汉军搞出来的!

汉军没法效仿,因为汉军是土地直接分配,而非承包,一旦立法强制女子可以带走土地,那必会招致所有百姓集体怨怼。

改成土地承包

那更是扯淡了,就古代这生产力,再给聂宇三十年,也没可能把土地变成承包制度,基层的田政肯定会糜烂。

现在直接分田,已经是汉军的极限,直接把田产变成百姓私产,不允许土地买卖,即使未来出现问题,田政糜烂了,也不会烂的太过,还有法可依,可以进行调控恢复。

土地分到最后不够分,那就大不了转移到海外,对外殖民转移矛盾,刺激国土和经济发展,同时搜刮世界白银。

不过现在,汉军分田的第一步,也是第一年,就出现了民间嫁娶艰难的难题,几乎让聂宇以为自己梦回现代……

刘骏、李琛汇报了问题,但同样也表示束手无策。

聂宇想了想,立刻召集麾下众官,集思广益一起想办法。

连续商议好几天,总算得出解决办法,那就是……放任自流,让百姓自己解决。

田已经分了,好处已经拿了,剩下引发的问题,那就让百姓自己想办法解决,互相换女儿嫁娶,这个办法可以,那就可以吧!

只要不出大问题,那就各自凑活着过呗!

没有女儿的,儿子不能结婚,那你要么忍着,要么就承诺不要女方的土地。

又想要土地,还想要结婚,什么好处全占了,哪有那么美的事情